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肾结石术后患者肾造瘘管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6-02-13 06:54朱永敏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肾造瘘管肾结石

朱永敏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商丘 476100)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肾结石术后患者肾造瘘管及并发症的影响

朱永敏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肾结石术后患者肾造瘘管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5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肾造瘘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及肾造瘘管拔出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肾结石患者术后肾造瘘管拔出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肾结石;肾造瘘管;并发症

【CLC】R692.4【Documentcode】B【Article number】ISSN.2095-8803.2016.10.046.02

肾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其形成主要有机体代谢紊乱、感染及异物等原因[1]。临床常采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技术(PNUL)清除患者体内结石,肾造瘘管是清除体内结石的重要渠道,达到引流尿液及血液的作用,避免尿路感染[2]。目前肾结石术后护理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护理不当会引起肾造瘘管脱落、堵塞等问题[3]。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肾结石术后患者肾造瘘管及并发症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者5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3-78岁,平均(46.52±6.48)岁;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1-74岁,平均(45.87±5.9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步骤如下:①肾造瘘管护理:防止肾造瘘管感染,保持肾造瘘管的洁净与干燥;观察患者肾造瘘管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流通畅情况。②并发症护理:术后并发症多为出血及肾造瘘管的脱落或移位。少量尿血或出血是黏膜损伤所引发的正常现象,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其症状原因,缓解患者焦虑情绪。③感染护理: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手术次日需补充足够的水分,稀释尿液,排出肾结石。保持肾造瘘管口干燥洁净,如有污染及时更换。④心理护理:缓解因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紧张心理,适时予以疏导,多列举成功病列,树立患者信心,积极参与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肾造瘘管的拔出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并发症:肾造瘘管脱落、出血、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数(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肾造瘘管拔出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对比(±s,d)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对比(±s,d)

组别住院时间肾造瘘管拔出时间对照组14.16±3.22 9.82±2.56观察组10.41±1.20 5.07±1.24 t 5.456 8.349 P<0.05<0.05

2.2 并发症

护理后,观察组出现1例肾造瘘管脱落,1例血尿,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4例肾造瘘管脱落,3例血尿,2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肾结石的发病率日益增多[4]。临床上多采用PNUL手术清除患者体内结石,但由于术后需给患者体内放置肾造瘘管,容易造成肾造瘘管脱落、变形、出血、感染等并发症[5]。故加强患者术后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中有重要作用。

个体化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性出发,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而提高护理质量[6]。针对术后肾造瘘管脱落、变形及感染等并发症,采取个体标签化管理引流管,观察肾造瘘管的畅通情况,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肾造瘘管脱落、感染及血尿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肾造瘘管拔出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缩短了患者肾造瘘管拔出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肾结石患者术后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肾造瘘管拔出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王 斌,陶佳意,汪兴旺,等.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与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3):3026-3027.

[2] 李 翔,龙清志,陈兴发,等.超声实时定位技术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盏无明显扩张肾结石中的应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6,21(08):589-592.

[3] 杨立洲,丁德刚.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05):941-942.

[4] 潘慧仙,诸靖宇,李瑞鹏,等.超重和肥胖对肾结石成分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6,38(13):1093-1095.

[5] 李勇敬.个体化护理在肾结石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06-108.

[6] 李 静.层级整体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取石术后造瘘管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6):150-15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对比

3 讨 论

关于盆底功能障碍的产生,分娩以及妊娠是诱发其最为主要的原因,胎儿长期的压迫盆底肌肉以及在妊娠期子宫的逐渐增大,并且在分娩的时候因为过度拉伸盆底的肌肉,会使其受到损伤,使其有肌肉松弛的现象在盆底产生,会阴伤口疼痛、性生活不满意以及阴道的松弛,这些是比较轻的症状,泌尿生殖道感染、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盆底器官的脱垂是比较严重的症状反应[2-3]。我们医院对其进行治疗多采用的方法是将中医治疗的特色充分的利用起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都是生物电刺激,并且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观察组患者还采用了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的护理方式,将其治疗的时间规定为两个月。经过治疗,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2.22%和91.67%。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疗效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是明显高的,因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盆底功能障碍明显改善,与治疗之前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盆底康复治疗仪与中医的中药熏洗、穴位贴敷以及keler锻炼这样的治疗,使得妇科盆底功能障碍将其预后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冼海燕,刘桂英,叶耀群,等.补中益气丸协同盆底康复治疗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2):91-93.

[2] 言彩蝶,黄慧红,梁 鸿.盆底康复仪结合中医调护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6,(09):4-6.

[3] 徐丽萍.中医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02):87-89.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renal fistula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renal calculi

ZHU Yong min

(Department of Urology,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Henan Shangqiu 4761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renal fistula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renal calculi. Methods 50 cases of kidney stone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Urology of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5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individual nursing.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renal fistula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ospitalization and nephrostomy tube extubation time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nal calculi in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enal fistula pulled out of tim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Renal calculi; Nephrostomy; Complication

R692.4

B

ISSN.2095-8803.2016.10.046.02

猜你喜欢
肾造瘘管肾结石
鬼针草水提物对大鼠肾结石改善作用
对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两种不同方法固定肾造瘘管的效果比较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常规夹闭肾造瘘管的必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