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6-02-15 04:55张立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医嘱肢体小儿

张立霞

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

张立霞

目的 探究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 将我院9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小儿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另外一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一些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将两组小儿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常规护理疗法的小儿患者遵从医嘱概率为67.67% ,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护理的一组为94.48%。结论 运用肢体语言沟护理的一组小儿患者更加遵从医嘱,临床效果更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小儿护理;肢体语言沟通;应用效果

小儿患者不同于成年人患病,由于其年龄较小,身心也未成熟,因此在小儿患者生病入院之后,对于护理方式也应该区别于一般的成年人,应该更加注重人文关怀[1]。肢体语言沟通是心理学的一种,有研究发现,人的肢体语言有时比单纯的语言在传递信息方面更能给人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小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往往伴随着恐惧、焦躁、紧张的情绪[2-3]。因此对其进行护理时,不仅要明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态,更要对其增加关心和爱护,帮助缓解小儿患者的心理烦恼,及时安慰和鼓励,让小儿患者从内心加深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理解,克服自身的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早日重获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于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小儿患者。将这90例患者编号为1到90号,按照编号将其任意分成两组,其中一组45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包括男26例,女19例,年龄最小的为1岁,最大的为13岁,平均年龄为(7.2±1.7)岁,病种主要为肺炎、过敏性紫癜、急性肾炎等。采取肢体语言护理的一组中有男25例,女20例,年龄最小的为1岁,最大的为12岁,平均年龄为(7±1.9)岁,病种有肺炎、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由于两组小儿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类型不存在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小儿患者通常是在13岁以下的患病儿童,他们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家庭的内在支柱同时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小儿患者在生病时由于其自身年龄较小,身体发育也未健全,因此其往往没有成年人的良好自控力,对于疼痛的敏感度更强,更愿意通过哭声来表达[4]。因此,临床上对小儿患者的护理加入了肢体语言护理,肢体语言护理是指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入动作以及言语和面部表情的关怀。希望借此能够帮助小儿患者缓解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帮助其早日康复[5]。采用常规护理的一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为常规性护理。采取肢体语言护理的一组除了对小儿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之外,还应该对患者进行肢体语言方面的照顾和关爱[6]。护理人员在护理时还有多多关心小儿患者,小儿患者有些时候表达不清楚自己的病情,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小儿的不良反应,以及了解患者的需要,要常常和小儿患儿进行肢体语言的交流,同时要善于和家属沟通,了解患儿的病情病史,更好的为患儿服务;要及时与小儿患者交流和沟通,了解患儿的生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对于恐惧治疗的小儿患者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安慰,帮助其树立成功克服病魔的坚定信念,如果患儿在接受治疗时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应该用言语给予鼓励,必要时抱着小儿患者使其感受到温暖与关爱。

1.3评价方法

对采取两种护理方式的小儿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评级的标准为小儿患者是否能够遵从医嘱,其中能够积极主动和医护人员交流,住院最初的恐惧感和焦虑感消失被视为完全遵从医嘱;小儿患者接受一些治疗,其抵触的情形并不明显,但是有些患儿仍然对治疗表现出恐惧和焦虑,但是如果医护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安慰和关照,患儿还是会接受治疗的可以视为部分接受;本文中的总接受率为小儿患者可以完全接受治疗和护理以及部分接受的总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采取常规护理疗法的小儿患者遵从医嘱概率为67.67%,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护理的一组为94.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肢体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肢体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占我们日常交流沟通中的一半以上[7-8],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肢体语言往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也应该把肢体语言沟通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式。

通过两组的对比护理,结果发现,采取常规护理疗法的小儿患者遵从医嘱概率为67.67%,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护理的一组为94.4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因此,在对小儿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注意加入肢体语言沟通护理,这对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1]何梅.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104-105.

[2]安小茹.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22(9):171.

[3]张玲.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4):89-90.

[4]张宝焕.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114-115.

[5]唐伟伟.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261-262.

[6]黄爱英. 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解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8):246-248.

[7]汪晓珍,卢贤秀,柳炎珍. 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54.

[8]何素平.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163-164.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 Pediatric Nursing

ZHANG Lixi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Heilongjiang 163000, China

Ob 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 lication effect and promotion value of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 pediatric nursing. Methods 9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of children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another group in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based with some body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nursing, and two groups of pediatric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rate of compliance with the doctor's advice probability was 67.67%, and the group of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nursing was 94.48%. Conclusion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he care of a group of children with a group of children to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the clinical effect is better, has better promotion value.

Child care,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R 473.72

A

1674-9308(2016)24-0205-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4.133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儿科,黑龙江 大庆163000

猜你喜欢
医嘱肢体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小儿涵之三事
肢体语言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