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初探

2016-02-15 08:35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考试考核

张 敏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高职英语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初探

张 敏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高职英语课程的考试模式可以尝试从单一的测评教学结果转向教学全过程整体监控和评价,探讨多种考试模式,比如形成性评价考核与终结性评价考核有机结合,强化口语考核内容,改进口语考核方法,探讨“一页开卷”考试模式,增强非笔试考试的途径和方法。

考试模式;评价考核;非笔试考试

一、高职英语课程考试模式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根据高职教育的目的和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已经在选取英语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但对于如何进一步改进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的考核模式及内容,依然缺乏必要的重视。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考试仍沿用传统的模式,即单纯的终结性评价。试题内容主要考核本学期课堂教授的以英语课本为主的知识,通常包括阅读理解、词汇、语法、翻译、写作等部分,以闭卷笔试为主。其中,课本知识的考查量一般占卷面总分值的60%~70%,学生只需“死记硬背”就可过关。虽然许多学校的英语课程考核也会把学生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作为平时成绩,但多数学生更为重视的还是期末考试,因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现象。以上述的考试模式作为检测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标准,很难做到真实、客观。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地方和环境,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即使同一个学生在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的水平也会有所差异。而期末一场闭卷考试所占的分值过大,遏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挥,如果考不好,除了补考没有其它机会和途径加以弥补,从而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高职英语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对英语考试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或将中、高考英语科目分值降低,或将英语改为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这些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英语回归实用性的本质。高职英语课程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评估体系在衡量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明确教学导向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考试模式的选取也决定着教学评估的效能, 因此,课程考试的内容选定,应该是教学重点内容的测试。考试是用来检查和督促学生学习的,科学合理的考试能够对教学起到反馈作用,从而使学生尽量做到从被动应付考试到主动学习乐于参加考试。

三、高职英语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形式和内容

总体来说,高职英语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从单一的测评教学结果转向教学全过程整体监控和评价。

(一)形成性评价考核与终结性评价考核有机结合

所谓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是对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所作出的评价,是在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分析的基础上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估,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语言学习不应该仅仅只限于获取某些知识点,也不应该只是考试前的阶段性任务,而应该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学习,需要终身不断的学习。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使用语言的机会,使学生在众多的课堂活动中掌握语言的各种技能。因此,有必要尽可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形成性评价的内容。

以往许多高职院校采用的“一卷定终身”的终结性考试模式,很难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片面考察学生对所学基本语言点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对听说及英语使用能力的考核,而学生把通过期末考试作为课程学习的唯一终极目标。这种单一的考试模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果采用形式多样的形成性评价模式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完善这一过程。通过改变期末考试方式,将课程考试分阶段进行,将评价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作业、测试等环节反映出来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思想,加以认真记载,并按一定分值纳入到英语课程考试总分中。只有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才能比较全面、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估可以包括课堂评估,书面测试与作业,自我评估,评估反馈与改进等四个方面。

(二)强化口语考核内容,改进口语考核方法

在目前的高职英语课堂上,一般会在每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针对某个主题专门安排一次听说课,但受班级人数、上课时间和学生英语程度参差不齐的限制,学生能在课堂上表现的时间和机会不多,因此,一般采用口语考试的学校也不多。为了改变“哑巴式英语”的现状,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在开设英语听说课的同时,可以改变以往只学不考的模式,平时加大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测试,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并按一定分值计入课程考试的总分。口语考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随堂考试,比如朗读课文、用英语回答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等。

2.学生自由结合,2~4人为一个小组。按照教师指定的话题,进行角色表演。教师根据表演中各个学生的语音语调、表达习惯、应变能力等酌情给出相应的分数。

3.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长,展示自己口语方面的特长,如朗诵、演讲、演唱等。

(三)探讨“一页开卷”考试模式

近年来,一些高校试行了部分课程“一页开卷”的考试模式。“一页开卷”是指允许学生在考试前携带一张A4纸,在纸上写下某门课程中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或典型题例解题法,只能手写不能复印。考试结束时,这张纸连同考卷一起上交,这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将被阅卷老师作为打分的一项参考。这种考试办法,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对于某门课程,尤其是他们比较薄弱的课程的心理压力;同时,在安排纸上所写内容的过程中,迫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难点自己做出必要的梳理和总结。对于英语学科来说,虽然大量的基础记忆和平时的阅读积累是极其重要的,但是,也可以在考试中适当采取这种半开卷方式。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较差,在高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考试时出现严重作弊现象。如果允许学生在A4纸上写下一些常用的句型,可以便于学生在做类似句子翻译时能灵活运用;或者允许学生写下应用文写作时常用的一些基本格式和套句,可以减少写作的难度。学生考前做这些准备,实际上也是对所学的重点句型、应用文写作等内容的复习回顾,加深对这些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能在考试时快速运用,减少和避免作弊现象的发生。当然,对于一些必须记忆的单词等,不能作为开卷的内容。

(四)增强非笔试考试的途径和方法

从整体上来看,目前高职英语课程考核的内容,除了一些平时的课堂提问、听写、课后作业占一定比重外,主要以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为主,这种考试形式通常针对课本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考核,包括重点词汇、句型、句子等。这种考试重课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对于一些不愿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点的学生来说,容易出现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学生被动考试,成绩差强人意。要改革这种期末考试“一卷定终身”的形式,可以在平时增加一些非笔试考试的内容与题型,增加技能测试的比重。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整个学期期间,看一部英语原版电影,或阅读一篇英语文章、短片小说,或就某个重要国内外新闻主题,甚至也可以就某一篇课堂所学的课文,在期末之前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有一定字数限制,能表达个人观点的评论文章,作为一种平时的阶段性考核。这种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在课堂课本知识学习之外,需要运用英语的综合知识来实现目标,而不是单纯把课本知识点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为一些对英语学习既有兴趣又不愿限制在课本框架内的学生提供一个评定自己英语学习成绩的平台,使得学生由被动考试变为主动考试,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课程。再比如,每学期给学生布置一篇内容各异的英语文章,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各种学习工具,把这篇文章翻译成中文,要求翻译基本到位,表达基本符合原文意义。这几种考核办法,都按一定分值纳入到学生最后的总分,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达到课程考核目标的机会,增加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结语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考试的目的,是推动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协调持续发展,使学生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为自身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和教师通过对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形式、成绩评定等方面的改革,让考试时时贯穿到教学中,教不离考,考不离教,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从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整体监控和评价。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进一步钻研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深入研究测试的形式、内容与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从而建立有针对性的考核模式,完善考试对教学的反拔作用,最终达到促进英语教学的目的。

[1]张丽春.增强高职英语非笔试考试实效的途径与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166-167.

[2]夏丽.从语言测试反拨作用看高职公共英语测试及改革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62-163.

[3]李参,熊东辉.高职英语考试模式与教学评估体系改革探究 [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1(11):119.[4]周晓培.优化高职英语考试模式,提高学生英语实用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62-263.

[责任编辑:赵 伟]

Preliminary Study of Examination Reform of English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ZHANG Min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52, China)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various evaluation methods could be taken to assess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scientifically, such as combin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with final assessment, strengthening the oral test, trying the partly open-book examination, and carrying out non-written examinations.

examination mode; assessment; non-written exam

2015 - 10 - 08

张敏(1962—) ,女,江苏无锡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G712

A

1008-6811(2016)-04-0083-03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考试考核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