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广东粤剧向广西的传播

2016-02-15 01:41唐咸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粤剧艺人广东

唐咸明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晚清民国时期广东粤剧向广西的传播

唐咸明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晚清民国时期,粤剧以广东为中心,以粤剧艺人等为传播主体,通过城镇商业网络、水路和陆路等传播客体,在广西城乡地区流传和发展。粤剧向广西传播有3次浪潮:清朝中叶、清末民初、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本土业余粤剧团体的兴起和发展,是民国时期粤剧西传的最重要结果。

晚清民国;粤剧西传;两广经济文化交往

一、问题的缘起

粤剧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行范围遍及广东、海南、广西南部、西部和香港、澳门等地。在海外东南亚、大洋洲、美洲等粤籍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1]436-437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广东“本地班”。清嘉庆、道光年间开始,广东“本地班”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受徽班影响,以西皮二簧为基本唱调,同时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再吸纳广东民间乐曲,逐渐形成了粤剧。①由于粤剧采用广州方言演唱,吸收、融合了广东地方的民歌小曲,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深受广府方言区民众的喜爱。粤剧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粤剧向外传播。清末民初,随着两广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在粤剧艺人、入桂经济型移民和粤商的参与和带动下,粤剧在桂东南、左右江流域、柳州、桂林等地得到广泛传播。有学者认为,至少在清朝中后期,粤剧通过水路和陆路传入广西城乡地区。[2]卷三,275因此,对粤剧传入广西(简称“粤剧西传”)的动因、载体、特点等进行考察,有助于从新的视域深入探索晚清民国以来两广经济文化交往的情况,为当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提供历史借鉴。

二、粤剧传入广西的两种方式及其特点

(一)常规传播方式

清代中期,地广人稀、经济开发相对滞后的广西吸引了众多的外省农业移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随之大量进入,形成了一个经济型移民进入广西的高潮。[2]卷一,518-519这一时期,主要以广东、福建和山东、湖南和江西等省外移民为主。有学者认为,清末民初广西经济的开发,得益于入桂粤商等经济型移民的作用。广西城镇经济的开发和营造,离不开以粤商为主体的经营和拉动。[3]4入桂粤商,为了经商和联络乡谊的需要,在广西60多个县兴建了100余座粤东会馆,大多为清代所建[3]9,会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答神庥,笃乡谊”[4]14,每逢岁时节令和神诞庙会,广东同乡聚集会馆,共同祭祀本乡本土尊奉的神祇。会馆一般建有戏台,作为唱戏酬神、联络乡谊的需要,由此建立了遍及广西各主要圩镇的粤东会馆网络。在粤东会馆,一般以演唱粤剧酬神为主。据记载,清咸丰年间,柳州有粤剧演出,或为庙宇、会馆酬神,或为民众庆典,演出活动渐次增多[5]269,这样,通过粤东会馆戏台网络的作用促进了粤剧在广西圩镇的传播。

据《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统计,明代至清末广西各地共建有戏台50余座(不包括各圩镇临时搭建的戏台),其中部分戏台成为粤剧演出的主要场所。参看下表。

表1 明清时期粤剧在广西城镇演出戏台一览表

表中数据显示,明清时期广西有10座戏台经常有粤剧演出,传播地域以柳州以南的粤方言地区为主。

地处桂东南的北流县(今北流市),与广东接壤,水陆交通方便。清代同治年间不断有粤剧戏班来此演出。据杨恩涛的《北流日记》卷三记载:“同治乙丑年十一月廿四日,晴。在廉州募广班来演戏三昼夜,凡三百金,今夕始开台,演《六国封相》,闻出场者将及百人,其热闹不减梧州”;“腊月朔日,晴。晚间随三兄赴粤东馆观演《困曹》一出”;“正月初二日,晴。往粤东馆观剧。戏演《还阳配》,系粤剧东土戏,吾省所无也。夜演《问卜》《沙陀》《捡柴》三出。”[6]69-77可见,广东商人在广西各地兴建的粤东会馆所属戏台,是粤剧演出的主要场所,成为向广西传播的主要物质载体之一。

清朝中叶以来,广东大量经济型移民溯西江而上进入广西定居和进行经济开发,这些移民以桂东南地区为最密集,成为主要的广府民系粤方言地区。据调查20世纪30年代,从明清至民国陆续迁入和繁衍的广东土白话人、客家话人、潮汕话人至少占广西总人口一半以上。[7]据清同治年间出版的《广东境内水路交通大全》记载,当时粤剧在广西梧州府、桂林府、北流县城、太平府城、永淳县城、赤水圩、百色等地巡回演出地点有44个。[8]在雷州、钦州、廉江一带有“下四府班”演出;西江支流一带有“水尾班”常年巡回演出。[8]清末民初,广东粤剧“过山班”常来桂平演出。在桂平粤东会馆搭起戏台,来此演出的有“乐同群”“得得声”等戏班,剧目有《风波亭》《八仙贺寿》等。[9]43

每年秋收后至次年农历三月和节日、庙会,成为广西白话方言民众观赏粤剧的黄金季节,他们是粤剧在广西传播的主要受众群体。平南县大成古戏台有一楹联曰:“煞尾做诛奸,受刑戮是谁?前日作威那汉子;开头演封相,问英雄何处?当年落魄小书生。”[10]539此楹联反映了粤剧在平南县演出的盛况。百色田林县央白万和班撰写的楹联曰:“广班亦可谢神恩,何妨外装模样;土戏固堪酬圣德,原是本地风光。”[10]543说明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右江流域本土传统神功戏演出市场中,广东粤剧戏班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总括上述史实,笔者认为在明清以降的和平时期,入桂经济型移民和粤商为了联络乡谊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对粤剧演出有着广泛的需求。在长期的粤剧巡回演出中,广西桂东南等粤方言地区产生了大量粤剧受众群体,这些群体到民国时期发展到自发组建剧团演出粤剧。因此,清朝中叶以来粤剧在广西城乡各地长期巡回演出,成为粤剧向广西传播最正常、最持久的方式之一。

(二)非常规传播方式

清末民初,广西城镇商业和手工业日益兴旺,从业人员渐增。原有的年节、庙会的戏剧演出远远满足不了普通观众的要求,这一时期戏班的经营方式随之有了改变。省会桂林一些喜爱戏曲的官绅、商贾、甚至戏班名角,纷纷集资开办戏园(戏院),雇请戏班作长期售票演出。这种新型演出场所使市民日夜有戏可看,深受欢迎,遂在广西各主要城镇推广。稍大的县城和地处水陆要冲的圩镇,都开办规模不一的小型戏园。城镇戏园的兴起促进了广西地方戏曲的提高与发展。

民国时期,桂林、柳州、南宁和梧州等城市总计有78家戏院,四大城市和广西其他县城的戏院中经常有粤剧演出的共有21家,参看下表。

表2 晚清民国时期粤剧在广西演出戏院(戏园)一览表

资料来源:《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年,第446-469页。

在晚清民国时期,戏台(剧院)是桂剧、粤剧、壮剧、邕剧、采茶等戏剧演出的场所,并不是单演粤剧,但在粤剧以戏棚官话演出年代,在广西的传播范围是比较宽泛的,随着粤剧改革采用粤方言演出,在广西的传播范围有所缩小,局限流传于柳州以南的白话方言区。但由此看到,广西主要城镇的戏院(戏园)成为民国时期粤剧在八桂大地传播的主要物质载体。

晚清民国时期,广东粤剧还以农民起义、革命和外来战争等非常规传播方式向广西城乡地区流传。这种传播方式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能够在短时间内在新的地区产生大量粤剧受众群体。

清朝中晚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激化了两广地区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1851年初,首先在广西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金田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序幕。在这场农民战争的影响下,1854年6月,陈开率先在广东佛山领导反清起义,粤剧艺人李文茂在广州北郊响应。[2]卷二,179-180起义军在围攻广州不克之后,迅速向广西转移。1855年5月,起义军进入梧州。9月攻克浔州。陈开、李文茂在浔州建立了大成国农民政权。[2]卷二,181起义军先后转战象州、武宣、柳州、永福、贵州黎平等地。李文茂是粤剧武打著名艺人,以演《芦花荡》中的张飞、《挡琼》中的陈友谅著称。参加这次起义的有数千粤剧艺人,李文茂将戏班中健儿按粤剧武打行来编队。这些梨园子弟平时练习武艺,擅于搏击,使起义队伍战斗力大增。“唱戏酬神”是李文茂起义祝捷和与民同乐的重要活动,演出的粤剧,多为忠义、武打、克敌制胜的剧目。[11]76-77据记载,清咸丰七年,“广东粤剧艺人李文茂率起义军攻入柳州,军中艺人出身的将士演出广府戏祝捷酬神;每逢初一、十五日、义军均演大戏与民同乐。”[5]277这里的“广府戏”和“大戏”就是指粤剧的演出。李文茂起义失败后,“大戏艺人遭清政府迫害逃匿,柳州多年不见大戏。”[5]277在清政府的高压政策下,柳州地区的粤剧演出几乎绝迹。

陈开、李文茂起义被镇压后,清朝封建统治者迁怒于粤剧和琼花会馆,下令解散粤剧戏班,禁演粤剧,焚毁粤剧的大本营佛山琼花会馆,残酷地捕杀粤剧艺人。[12]16为了躲避封建统治者的残酷迫害,大批粤剧艺人被迫远走他乡,其中部分艺人流落到广西各地。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笔者认为陈开、李文茂起义是晚清时期粤剧向广西城乡非常规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②

20世纪初期,为了推翻清朝反动统治,黄鲁逸、陈铁军等粤剧艺人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密谋组织反清起义。他们以编演富于反抗精神的粤剧为掩护,秘密从事起义组织和发动工作,形成辛亥革命时期的“志士班”。1908和1909年,广东志士班“天演台”两次到广西梧州演出,随后“优天影”志士班也来到梧州演出。在广东志士班的影响下,广西梧州的同盟会会员在1911年夏间,组织了“优者胜剧社”作为宣传革命的基地。他们编演《岳飞报国仇》《文天祥殉国》等新剧目,鼓吹革命。[2]卷二,704志士班在桂东南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促进了粤剧在广西城乡地区的进一步传播。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海内外炎黄子孙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进行全民族的艰苦抗战。粤剧艺人集中地广州和香港于1938年底和1941年底相继沦陷,粤剧艺人被迫流落海外和广西各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鼓舞下,广大粤剧艺人积极投入到爱国救亡运动中,认识到“艺术在抗战时期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不要为了金钱而演唱颓丧的戏剧”。[13]20在梧州,“四十年代初,马师曾等粤剧艺人为维护民族尊严和保持民族气节,先后从湛江进入广西。他们曾在梧州停留,与南强戏院的凤凰剧团联袂演出。马师曾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唱法,给梧州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14]86著名粤剧艺人薛先觉,抗战时期来到广西,利用粤剧演出为抗战出力,“1942年春,薛觉先和夫人唐雪卿率领‘觉先声剧团’一行五十余人,从香港经广州到桂林,分别谒见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和广西绥靖公署参谋长张任民,表示愿为抗日献捐义演,二张嘉其行。抗战期间,薛觉先在桂林、柳州、南宁、百色等地巡回演出,给广西的粤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14]88-89八年抗战,不少广东粤剧艺人避难来到南宁组班演出。男女班有铜雀台、逸龙、新中华和抗战宣传团等,抗战胜利后,铜雀台、逸龙、觉先声等名班依然在南宁演出。[15]229抗战时期的柳州,广东粤剧团和粤剧艺人大量汇集于此,“40年代初期,广东粤剧团体为避战火到柳州,有关德兴领衔的第四战区粤剧队、薛觉先领衔的觉先声粤剧团、梁醒波领衔的粤剧团、马师曾领衔的太平粤剧团等,各自演出看家戏和改良戏《苦凤莺怜》《神鞭侠》等,一时出现粤剧名班、名角、名剧及流派竞争的景象,形成粤剧在柳州发展的鼎盛时期。”[5]277可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东粤剧艺人为逃避战火,从水陆两路大量流落到广西城乡地区,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广西城乡地区巡回演出,促进了广西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和粤剧受众群体进一步扩大。

抗战时期粤剧在八桂大地的广泛传播,催生了广西本土业余粤剧团体的兴起和发展。例如,抗战胜利后,宜山的粤剧爱好者,为了活跃文化生活,自发组织演唱粤剧,聘请逃难归来路经宜山的广东粤剧名伶杨丽卿夫妇当艺术指导。组织了近50人的“龙江业余粤剧社”,在戏院旧址和露天茶社等演出传统粤剧[16]45,获得地方人士的好评,促进了粤剧在宜山城乡地区的传播。在武宣镇和桐岭街的民众中讲粤语的较多,喜看粤剧。1934年和1940年,广东粤剧女班“醒梦魂”和“小兰卿”班先后来武宣县演出。武宣镇和桐岭街随之组织粤语剧团。1935年冬,武宣县商会开始牵头筹办粤剧演出经营[17]117-118,利用校门广场、操场、孔庙或公园演出粤剧,经过多年的经营,使粤剧在武宣县生根开花。在百色,由于明清以来广东商人在此经商,兴建粤东会馆和聘请粤剧团演出,百色民众受粤剧艺术陶冶较早,从1932年起很多青少年相继组织“音乐社”“丽梨社”等业余粤剧团,进行粤剧演出。1943年,百色粤剧爱好者组织成立“百色同乐会”,分设体育和戏剧两组,经常组织体育比赛和粤剧演出。[18]87-90地处右江下游的隆安县,距省会南宁不远,境内民众历来酷爱戏剧,有“爱看台上戏,不想席中肴”之说。民国时期的隆安县,“每逢国庆等日,军政各界多表演白话剧,各处青年多学习粤剧,于春秋佳节表演之。”[19]“民国初年,全县有7个业余戏班,民国30年,有业余戏班14个”“民国时期,流行的剧种主要是邕剧,群众称老戏,其次是粤剧。”[20]581,589

总之,抗战时期广东粤剧团在广西城乡地区的长期巡回演出,不仅促使粤剧受众群体进一步壮大,而且催生了广西本土粤剧业余团体的兴起和发展,形成民国时期粤剧向广西城乡地区传播的第3次浪潮。

(三)“粤剧西传”的特点分析

晚清民国以来,广东粤剧文化在广西城乡地区传播是以圩镇戏台以及农村圩市、庙会等临时搭建的戏台、后以城市的戏院(戏园)为传播的物质载体;以腊月春节、春秋社日、秋收冬闲以及圩日庙会等为集中传播时段;以巡回演出为主要方式,表现出以下3方面特点。

1.粤剧西传有陆路和水路两种途径,以水路为主

两广山水相连,地理区域是一个有机整体。清朝中叶粤剧在广东佛山诞生之后,就有粤剧艺人不间断地来到广西城乡地区进行演出。他们乘红船溯流而上,先来到梧州,而后再溯流桂江而上,到省会桂林;或溯邕江而上到南宁,再溯左右江而上到龙州或百色等地巡回演出。与广东接壤的桂东南地区如梧州北流等地,成为粤剧从陆路传入的最早地区。

2.粤剧流传广西有正常传播和非常规传播两种方式

前者的传播表现为缓慢渐进式的,一年的演出时段较为集中,粤剧受众群体相对稳定,呈现由小到大逐渐扩张影响范围的基本特征。而后者是以农民起义、革命排满、外来战争等非正常传播方式,表现的是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而不稳定、影响大等特征。

3.粤剧传播是以广东戏剧文化中心区向广西边缘区单向传播为主

晚清民国时期,广东作为粤剧文化中心城乡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广西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导致粤剧文化的传播呈现出由中心区不断流传文化边缘区的梯级传播态势。抗战时期诞生的广西本土粤剧班,尚处于幼年和不成熟阶段,边缘文化区尚未形成对中心文化区的逆向传播,因此,广东粤剧文化中心区向广西城乡边缘区的辐射呈现出单向传播态势。

三、解读“粤剧西传”的独特历史背景

晚清民国时期,广东粤剧文化不断向广西城乡地区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背景。

(一)粤商和经济型移民在“粤剧西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明清以来,随着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经济开发的加速,经济文化落后、地广人稀的广西成为闽、粤等外省经济型移民主要迁入之地,其中广东经济型移民最多。这些移民不仅保留着原有粤方言的生活习俗,而且对本土粤剧文化有着强烈的怀旧感和认同感,成为粤剧传入广西的最持久动力,因此,粤剧在广西粤方言地区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每年重大节日的圩市和庙会,都会聘请粤剧戏班前来演出助兴,圩市和庙会戏台成为粤剧演出的主要场所。清朝中叶,大量粤商不断进入广西圩镇经商,为了经营便利以及联络乡谊和的需要,修建粤东会馆,每逢神诞和年尾,经常聘请粤剧戏班在会馆戏台演出,既娱神又娱人,促进了粤剧向广西城乡地区的传播。

(二)农民起义等非正常因素加速了粤剧西传

清朝晚期,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激化了两广地区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为了推翻清朝反动统治,不少粤剧艺人参加了陈开、李文茂起义,在转战广西各地之余演唱广府大戏,促进了粤剧的流传。清末,革命党人利用粤剧志士班组织在广西策划反清革命,也便利了粤剧艺术在广西城乡的传播。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战争,大批粤剧艺人被迫流落到广西各地,出于谋生和抗日救亡需要,到广西城乡各地长期巡回演出,促进了粤剧文化向广西的广泛传播。正是在这一阶段,得益于粤剧长期传播的影响,催生了广西本土业余粤剧团体的兴起,是粤剧西传的最重要结果。

(三)“粤剧西传”的实质是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交融互动的结果

粤剧形成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与此同时,粤剧和祁阳戏、花鼓戏、湘剧等外省剧种相继传入广西。在桂东南等粤方言区,由于戏剧受众群体庞大,粤剧先进的演唱艺术对广西本土戏剧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促进了本土文化和外来戏剧文化的交汇融合。例如,邕剧有100多年历史,它是吸取粤剧、祁剧、桂剧等剧种的成分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粤剧在南宁的传播,1932年后邕剧观众逐步被广东粤剧班吸引去,邕剧班离开南宁,转移到圩镇山区巡回演出,沦为“过山班”。[21]102在浦北县,鹩剧是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广州,许多粤剧班沿着西江、郁江纷纷进入六万大山一带演出。粤剧完整的唱本、唱腔、程式、行当、道具等使鹩剧相形见绌,不少鹩剧艺人弃鹩从粤,鹩剧陷入低潮。[22]701-702粤剧对邕剧和鹩剧的冲击,是外来先进文化和土著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其结果是土著戏剧文化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进步。例如,1933年在南宁成立的月华圆班,除演出邕剧外,还聘请广东开戏师爷黄敬堂编演粤剧《嫦娥奔月》、《野蛮龙太子》等,开本地班演粤剧的先河。1937年成立的觉民声男女剧团,既演邕剧、粤剧,也演师公戏[15]227-229。可见,明清以降外来戏剧文化与广西本土戏剧文化的交汇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本土戏剧文化只有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戏剧文化的精华并推陈出新,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晚清民国时期的“粤剧西传”实质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本土文化交汇融合共同发展的结果。

结语

“粤剧西传”是晚清民国以来岭南地区城乡经济文化交往互动的独特历史现象。有学者指出,文化的特质之一就是传播,传播是文化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23]1-4“粤剧西传”的内在动因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广东作为粤剧文化中心辐射影响带动了广西本土戏剧文化的发展,形成由中心区向边缘区梯度辐射的传播效应。二是移居广西的经济型移民和粤商,催生了粤剧向广西传播的原动力,成为粤剧向广西传播的内在推动力量。三是晚清政府和广东当局,在陈开、李文茂农民起义后加紧对粤剧艺人进行政治迫害;20世纪30年代中日战争的影响,粤剧艺人为避难和求生存被迫向广西城乡地区转移,构成粤剧西传的外在推动力量。总之,粤剧文化由广东向广西的传播,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晚清民国以来岭南地域内两广城乡经济文化密切交往互动的必然结果。

注释:

①《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第83页)指出:“辛亥革命前后,粤剧改良,出现了志士班,为宣传革命思想而将官话改成白话,以真嗓代替假嗓,还吸收地方歌谣和广东音乐,粤剧才正式形成,并从农村进入城市。”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赞同广东学者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形成粤剧的看法。

②粤剧传入广西的具体时间,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粤剧不是咸丰年间由李文茂起义传入广西,但肯定李文茂起义对粤剧传播广西起了重要作用(李计筹著:《粤剧与广府民俗》,羊城晚报出版社,2008年,284-287页)。粤剧传播是一个渐进的长期演变过程,以某一时间节点作为传入的界标是不准确的,笔者赞同嘉庆道光年间粤剧传入广西一说。

[1]李权时.岭南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2]钟文典.广西通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3]黄滨.近代粤港客商与广西城镇经济发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5]柳州市志编纂委员会.柳州市志.第六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6]政协北流文史资料委员会.北流文史[J].1994(10).

[7]薛暮桥.广西农村经济概况调查[R].1934.

[8]无名氏.广东境内水陆交通大全[M].广州西炮台宏文阁,清光绪末年重刻本.

[9]政协桂平文史资料委员会.桂平文史资料[M].1990(2).

[10]中国戏曲志·广西卷[M].中国ISBN中心,1995.

[11]政协佛山文史资料委员会.佛山文史[M].1988.

[12]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13]中国戏曲志·广东卷[M].中国ISBN中心,1993.

[14]广西文史研究馆.桂海遗珠[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15]南宁市志编纂委员会.南宁市志·文化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16]政协宜山文史资料委员会.宜山文史[M].1992(7).

[17]政协武宣文史资料委员会.武宣文史资料[M].1997(5).

[18]政协百色史志编纂委员会.百色史志[M].1985.

[19]刘郑西.隆安县志.卷三[M].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

[20]隆安县志编纂委员会.隆安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21]《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2) [M].1985.

[22]浦北县志编纂委员会.浦北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23]胡大雷,何林夏.粤西文化与中华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4]李计筹.粤剧与广府民俗[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谢雪莲

Westward Spread of Cantonese Opera from Guangdong to Guangxi in the Late of Qing Dynasty

TANG Xian-ming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angxi Guilin,541004)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Chinese opera to Guangdong as the center,to the Cantonese opera as the main body of communication,through the town center network,water and land and other objects,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Guangxi.Cantonese opera to Guangxi communication has three big waves:in the middle of Qing Dynasty,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in twentieth Century thirty or forty time.Guangxi native Cantonese opera group is arisen with development,this period is the most important opera to Guangxi dissemination of results.

late Qing Dynasty,westward spread of Cantonese opera,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Guangdong and Guangxi

I236

A

1674-8891(2016)05-0035-05

2016-07-08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项目)《抗战时期岭南地区古籍抢救保护史料整理和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6XTQ007。

唐咸明(1967—),男,广西灌阳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城市发展史。

猜你喜欢
粤剧艺人广东
SINGING THE CHANGES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花灯艺人
广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