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疍民青少年语言使用和语言教育现状

2016-02-15 01:41黄骥毛春洲马金凤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族群普通话受访者

黄骥,毛春洲*,马金凤

(1.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海口570228;2.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海南疍民青少年语言使用和语言教育现状

黄骥1,毛春洲1*,马金凤2

(1.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海口570228;2.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通过实地发放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来探查海南疍民青少年语言使用和语言教育的状况,以图从中透视海南疍民族群在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时代中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海南疍民青少年基本上都是“三语”——疍家话、海南话和普通话的掌握者;他们在学习主流社会语言和传承本族群语言之间达成了有机的平衡,具有令人期待的进步空间与潜质。

海南疍民;语言使用;语言教育

疍民,作为以舟船生活和江海捕捞为业的族群,素有中国“海上吉普赛人”的称谓。自古时迁入海南以来,疍民就扎根海南,在海南各地的濒海之所繁衍生息,成为海南社会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1]。与其他族群相比,受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疍民在社会生活中常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经济文化发展滞后。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汉语(普通话)和英语为符号表征的现代化与全球化浪潮正持续推进,任何族群都无从置身事外。在海南社会生活中相对弱势的疍民族群,他们在现代化和全球化中如何生存与应对,值得人们加以关注,特别是其年青一代,他们的语言交际和语言教育状况直接决定着疍民这一族群在将来社会发展中的适应力与自信心。为了解疍民青少年的语言交际和语言教育状况,课题组成员深入海南多地的疍民聚居地,就上述问题展开详细调查,希望获致第一手的调查资料,为增强海南疍民青少年的语言交际和信息识读能力提供意见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涉及的对象是年龄介于10~28岁的疍民青少年①,居住地域包括海南三亚、陵水新村港和昌江海尾。依据回收问卷的有效性,确认共有83名合格受访者,具体情况描述如下:

表1 调查对象描述

(二)调查方法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观察法、访谈法。受访者以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个人简况、语言使用及语言教育。语言使用部分包含10个调查项目,语言教育部分则包含6个调查项目(分别见表2和表3)。

表2 语言使用调查项目

所有项目均采用封闭式的问答题形式,要求受访者从所列出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自己情况的一项或多项。调查数据由笔者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旨在获得各个调查项目中不同选项的百分比,以便为调查项目的总体数据的分布态势作深度解读。

二、结果分析

(一)语言使用

语言是人类赖以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也是不同族群扩大对外交流、走向开放的纽带。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深入以及惠民政策的普及,疍民也逐渐走出闭塞,与外界的交往日趋密切。与此相应,作为个体的疍民具备怎样的对外语言沟通能力则成为此次调查的重点。

在有关语言使用的调查项目中,按其指向性的不同分为三大类:项目1~4主要考查疍民青少年平素使用何种语言,特别是试图了解年青一代使用母语——疍家话的情况;项目5~8着意探查疍民青少年使用普通话的状况,项目9~10则力图了解疍民青少年在网络时代下是否进行了有效的信息阅读和交流。

1.语言使用调查1类指向项目分析

如图1所示,在项目1“你会几种话?(可多选)”中,除了母语——疍家话外,绝大多数的疍民受访者同时也掌握海南话和普通话,这突出表明了在对外交往方面,疍民正日益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海南话是流行于海南省本地居民的主要语言,属汉语闽南方言,在海南乡镇一级的广大地区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高达94.5%的疍民青少年能够说海南话,说明年青一代的疍民已几乎和当地的其他居民无异,横亘在双方之间的语言差异已基本消弭。不仅如此,有92.7%的疍民青少年懂说普通话,则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年青一代的疍民同样跟上了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具备从事一般工作业务的交流能力。

图1 疍民青少年语言使用调查1类指向项目

项目2“您平时生活中说最多的话是哪种话?”,考查的是疍民青少年使用当前三种主要语言的概率高低。从三个选项的百分比来看,没有哪一项占有绝对的优势,生动地说明了疍民青少年广泛的社会交往以及越发扩大的生活范围,这与他们通晓多语种的事实是相符合的。

项目3“作为疍家人,你觉得疍家话重要吗?”和项目4“通过讲疍家话,你学到了什么?(可多选)”,关注的是疍民年青一代如何认识自身的母语及其文化。虽然疍家人说疍家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只有1/4(25.4%)的受访者认为疍家话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其余约3/4的受访者并不认可疍家话的重要性。这样的比例差距透露出日渐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疍民年青一代所具有的开阔理性视野,他们能够客观地看待自身族群语言的地位。与此同时,没有一位受访者认为疍家话是无关紧要的。究其原因,是由于疍家话作为疍民的母语,承载着疍民自身所秉持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引导疍民迈开人生第一步、走向社会的最初传承者。从对项目4选项的选择中可看出,不论是生活经验(A项,70.9%),还是做人道理(B项,60%)甚至人际关系(D项,47.3%),疍民青少年都从疍家话中获益良多,这也表明作为在疍民社区内部使用的共同语言,疍家话在指引青少年成长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2.语言使用调查2类指向项目分析

常言道: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普通话作为当代中国通用的口头语,是当代国人在境内生活与工作所必需的交际工具。一个人的普通话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怎样的交往能力和心理调适力。特别是对那些从事相关政府工作或商业活动的疍民公民来说,是否操持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在项目5“你什么时候开始学普通话?”中,大多数的受访者(60%)都是在上小学后才开始学讲普通话的。结合受访者所处的教育环境以及其年龄结构来审视,如此的反馈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疍民由于历来所处的弱势地位,其教育条件本来就差,加之受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限制,通常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出生的疍民并没有获得十分完整的学前教育,其正规的学校教育往往是从小学才开始的,因此小学也自然成了疍民全面接触普通话的发轫之所。

图2 疍民青少年语言使用调查2类指向项目

项目六“你的普通话如何?”,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问题,难有客观统一的判断标准。在四个选项中,60%的受访者对自己普通话的判断是“很好”(40%)和“比较好”(20%),说明疍民青少年对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是颇为自信的。但从笔者与他们交谈的印象来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普通话水平应该说仍只处于一般的水平,带有较浓的当地口音,但就其普通话的表达水平而言,受访者进行一般的口头交流是不存在问题的,基本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他们所处的教育环境背景中找到缘由。让人感到乐观的是,从与受访者的交谈中得知,更年轻一代的疍民,尤其是21世纪以来出生的疍民,他们已能够接受和当地其他居民一样的学前教育,其普通话的习得从幼儿时即已开始,可见,新一代疍民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项目7“在学校里你跟同学及老师主要说什么话?”高达76.4%的受访者选择C项“普通话”,说明学校教育是推广普通话的有效途径,学校是疍民青少年使用普通话较多的场所。对于项目8“对于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你觉得什么话最重要?”的反馈来看,78.2%的受访者认为普通话是最重要的语言,表明疍民年青一代对普通话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认知。这一结果同项目3“作为疍民,你觉得疍家话重要吗?”中的选择结果是彼此呼应的。

3.语言使用调查3类指向项目分析

当今现代化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信息网络技术正日益全面深入地渗透进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一方面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不同人群之间的技术与信息的鸿沟。由此,现代化的不断演进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另一种“语言”能力——信息技术识读能力,也即多模态识读能力[2]2-10,才不至于被隔离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之外。偏于一隅的疍民特别是其年青一代同样必须具备这样的“语言”能力,以跟上时代飞快的脚步。

图3 疍民青少年语言使用调查3类指向项目

网上阅览和在线聊天是当下最普通、最流行的网络信息获取和交流活动,也是判断人们是否具有基本的多模态识读能力的行为标准。在项目9“您常常上网阅览信息吗?”中,将近80%的受访者保持着比较高的网上阅览率;项目10“您经常上网在线聊天吗?”的反馈结果则显示,网上聊天是大多数疍民青少年都喜爱参与的行为。总的来看,当地社会经济和教育条件的改善,疍民青少年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得到了切实有效的培养,保持了与时代发展的同步。

(二)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拓展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知识和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考察疍民青少年的语言教育状况,有助于增加对疍民青少年语言发展能力的了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以促进疍民青少年的成长。语言教育的调查项目包括两种不同指向性的类别:项目11~13专注于疍民青少年的汉语教育情况,项目14~16则把重点放在英语教育方面。

1.语言教育调查1类指向项目分析

对于疍民来说,学校不仅是其大量说普通话的地方,更是其接受全面的语言训练的主要场所。全面的语言训练可以使语言使用者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思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素质及其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图4 疍民青少年语言教育调查1类指向项目

项目11“您的语文成绩如何?”用于考查疍民青少年在学校期间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总体情况。有超过一半(56.3%)的受访者对自己的语文成绩表示了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疍民青少年在接受相关语言训练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在项目12“您的作文写得如何?”中,50.7%的受访者给出了积极的反馈,这同他们认可自己的语文成绩的反馈是相一致的。相形之下,针对项目13“您经常看报刊或课外书?”的提问,有超过一半(52.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太经常”或“没有”看报刊或课外书,说明疍民青少年在养成读书习惯、追求新知识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阅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离开校园的人来说,阅读还是加强自我修养的主要手段[3]63-66。考虑到参加此次调查的大多数受访者已离开校园,这样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疍民青少年在有意识地提高自我素质方面动力明显不足,缺乏可持续性的进步——当然这也和当地社会不太浓厚的读书氛围有关。

2.语言教育调查2类指向项目分析

图5 疍民青少年语言教育调查2类指向项目

英语无疑是当今全球化中使用最广的语言,以其为符号表征的国际文化借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席卷全球的几乎每一个角落,“洋化”的符号表达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中文的社交语境中,譬如我们平时常见的GDP、CPI和PM2. 5等。面对日渐“国际化”的社会现实,对于普通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的意义不在于能够习得多少语言,具备怎样的外语表达与交流能力,而在于增强学习者的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的多元识读能力,以提高学习者在全球化中的生存与适应能力。

在项目14“您觉得英语重要吗?”中,58%的受访者持肯定意见——这样的数据看似不坏,但与很多城市青少年的看法比较起来,其实并不高。个中原因,还是跟疍民的生活所在地与城市的发展差距存有很大关系,疍民青少年对国际化的认识尚不够真切、深刻。至于对于项目16“您英语学得如何?”的回答,在所有正在学习英语的受访者中(35人),选择C项“一般”和D项“不太好”的人数占60.8%。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疍民青少年的英语成绩都不甚理想,这固然与乡镇的英语教学仍比较落后有关,但也反映了疍民社区对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总而言之,囿于当地相对滞后的社会发展环境,疍民青少年的国际化认知有待深化,对英语学习的动机和成效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讨论

面对当代不断推进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浪潮,任何国家、民族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积极主动地置身其间,在结合本国、本民族实际的基础上加以学习和变革,才不至于被巨大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浪潮所冲垮。由此,对于众多非英语国家和民族而言,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随之产生:如何处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跟主流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当前普遍的做法是大力推行母语和英语并行的双轨教育,要求本国公民既要精通本民族语言也要学习英语。如此,既尊重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化又能适应经济国际一体化的完整现代人才能被培养起来。但是,在很多的多民族国家——例如中国,那里的少数族群面临的任务要繁重得多: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本民族的语言以及主流社会的通用语,而且还必须学习英语。由此引发的一个现象是许多民族地区纷纷开展“双语”甚至“三语”教育——从多年的实践结果来看,成效虽然显著,但其中暴露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强势推行,少数民族成员为了实现更好的就业、信息交流和社会流动等目的,都极力地要求自己的子女掌握好汉语,对于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则往往容易忽视[4]。这样的情况通常导致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的新一代人开始不用或主动放弃自己的民族语言,使语言的多样性受到极大的削弱,影响到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构筑。依据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语言的多样性对维护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难以估量的正面作用,多样性的语言不仅丰富人类的生活,而且还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性变化提供了资源[5]。一种语言的消亡通常意味着以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的消亡。如果某个民族或族群的语言文化得不到传承,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绝不是什么福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少数民族语言的弱化无益于中国社会多元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联系本研究来看,疍民虽然不是中国官方认定的具有独立身份的“民族”,但在长期的发展繁衍中,疍民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语言文化传统;疍民作为一个族群的存在为中国社会的多样性与活力增添了自己的力量。作为一个在历史上曾处于弱势的族群,面对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奔涌潮流,如何在提高自身适应力的同时保留和传承本族群的语言文化,对于疍民族群和全社会来说都是亟须加以关注的问题[6]61-65。

从调查结果来看,海南疍民青少年的语言使用情况还是值得肯定的,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是“三语”——疍家话、海南话和普通话的掌握者。疍民的年青一代在兼顾本族群文化和融入主流社会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受访者都非常认同疍家话在传承本族群文化、提升社区凝聚力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海南话与普通话的掌握则使他们能够不受障碍地参与当地的主流社会生活,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地位。尤为值得指出的是,海南疍民青少年对信息网络技术并不陌生,可以基于网络技术平台进行顺畅的信息阅览和交流,这充分表明疍民年青一代具备了基本的多模态信息识读能力,在信息技术时代中并没有被边缘化。在另一方面,对语言教育的调查结果让人欣喜地发现,海南疍民青少年对语文学习展露了较高的热情与自信,这或许可以理解为海南疍民本身具备了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与潜质。相比之下,海南疍民青少年对英语的学习仍需要大力予以推动,尤其是要从观念意识上改变疍民对英语的认识;要让疍民认识到,学习英语有助于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增强自己在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时代中的适应力。当然,应该看到,在正在学习英语的受访者中,约1/4(26.1%)的疍民学生的英语成绩是相当不错的,此点和很多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只徒具形式是不同的[7],说明疍民青少年在学好英语方面并不存在额外的负担。总体而言,秉承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从语言透视社会,海南疍民展现了一个曾经边缘化的族群追求现代化发展时的稳健与活力。

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海南疍民青少年的语言使用和教育状况来透视疍民这一族群的发展趋势。综合各项调查项目的结果来看,海南疍民青少年在学习主流社会语言和传承本族群语言之间达成了有机的平衡,具有令人期待的进步空间与潜质。但研究无法对海南疍民青少年的语言使用与教育情况进行深入持久的跟踪观察,研究范围也没能涵盖海南其他的疍民聚居地,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研究的信度与全面性。

注释:

①关于青少年的定义,当前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本研究着眼于考查海南疍民青少年的语言使用与语言教育状况,因此把青少年的年龄上限定为10岁,下限定为28岁:一个人在10岁左右时,已是母语的熟练掌握者,同时也是海南当地乡村青少年在校接受普通话和英语教育的关键起始阶段;在28岁左右时,则是一个人持续接受从小学到研究生正规语言教育的一般最高年限。

[1]陈光良.海南疍民千年迁徙路径[N].海南日报,2014-06-09.

[2]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3]罗传玲.阅读与建设学习型社会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9(4).

[4]滕星.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5]钱民辉.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6]杨洋,翁里.论少数族群人权的国际法保护:以保护中国海南疍民人权为例[J].法治论丛,2011(4).

[7]滕星.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李凡生

An Investigatory Study of the 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Schooling of Dan Youths in Hainan

HUANG Ji1,MAO Chun-zhou1,MA Jin-fengx
(1.Tourism College,Hainan University,Haikou,Hainan;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ainan University,Haikou,Hainan,570228)

This article,by distributing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ing on the spot,is aime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language use and the language schooling of the Dan youths in Hainan are getting on,in the hope of procur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prosp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Dan peop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cultural diversifica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Dan youths basically are the speakers of three languages——the Dan dialect,the Hainan dialect as well as Mandarin;the Dan youths are keeping a balance between learning the dominant language in society and inheriting their native language,which allow them to have room and potentials for more progress in the future.

Dan people in Hainan,language use,language schooling

G420

A

1674-8891(2016)05-0146-05

2016-09-11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规划课题:海南疍民语言使用状况研究(编号:HNSK(GJ)14-67)

黄骥(1977—),男,海南文昌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毛春洲,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e-mail:continent39@aliyun.com.

猜你喜欢
族群普通话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新兴族群的自白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