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PBL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17 06:59吴丽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严 灿 吴丽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广州 510060)



案例式PBL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严灿吴丽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广州510060)

摘要:为了提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将案例式PBL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之中。案例式PBL教学法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既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加强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转变,为塑造学生的中医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案例式PBL教学的合理运用、具体实施以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PBL;中医基础理论

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创立了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法是指教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整合的宗旨,根据课程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种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到临床实践之中,并使学生具备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的能力,以及团体合作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1]。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2],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分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问题或病例进行讨论的学习模式[3]。案例式PBL教学则是将PBL与案例教学两者结合,目的在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问题的解答,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基础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高等中医院校学生系统学习中医学专业课程的入门课,也是主干课和必修课。中基课程主要讲授的是中医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学生如果对中基的知识掌握得不牢,那么,其后续的中医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很难有所深入。目前,一般中医院校对中基的教学时数定在80节左右,这其中还包括实验教学,因此,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中基的教学基本上采用课堂讲授为主。但课堂讲授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虽然可以主动地讲,但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听。加之课时、进度的约束,学生对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兴趣度、接受度、理解度以及对知识掌握的深度等,在师生之间都缺乏相互细致的了解和沟通。此外,由于中医理论的构建方式与西医不同,很多中医基本理论的建立都源于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因此,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不能脱离临床。不可否认,课堂教学对纯理论的讲授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对缺乏医学背景知识的新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但对理论拓展与运用的教学则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我们在中基教学中采用案例式PBL教学法,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既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加强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转变,为塑造学生的中医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合理运用案例式PBL教学

目前通行的全国统编《中基》教材一般都包括“中医学哲学基础”、“精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内容。而高校中开始学习中基课程的学生大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为入学新生,大多缺乏对中医的了解,或根本未接触过中医。二是尽管一些中医院校招收文科毕业生,但学生总体擅长于实证逻辑思维模式。三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大多缺乏古代传统哲学、文化和历史的背景知识。因此,对“中医学哲学基础”部分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并尽可能地丰富学生古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而后面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出案例和问题进行案例式PBL教学。

医案是中医临床思维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展示古今名医临床思维技巧,因而案例教学是启发中医临床思维的有效途径[4]。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完整性和针对性,我们根据拟讲授的重点和难点,选用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中医名家临床医案,并设计出问题。案例中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引导性,最终反映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尚未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情况下,设计的问题过深过难,往往会使学生无处着手,无的放矢,有时甚至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畏难情绪。由于还没有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所以《中基》的案例分析不是要求学生给病人开出具体治疗方药,因此,问题的设计着重于脏腑的定位判断、病因的初步诊断、病机的分析以及基本治法。

由于案例式PBL教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课堂讨论,因此,应先由教师拟定好采用案例式PBL教学的知识点以及学时数,然后对原有的教学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案例式PBL教学既可以与课堂教学同时进行,也可以在集中完成课堂教学后再开展。

2 案例式PBL教学的具体实施

2.1教师设计首先由教师确定所要讲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认真挑选符合教学要求的典型病例,精心设计问题,认真编写授课计划,合理细致地制定课堂讨论的实施方案。比如,在讲授脏腑关系时,选用中医名家施今墨医案:张某某,男,38岁。胸脘胁肋胀窜痛已10余年,甚则掣及后背,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有时欲呕,大便较干,易发烦躁,夜寐欠安,周身倦怠乏力。舌苔薄黄,脉沉涩微弦。设计问题如下:①患者出现的病理变化涉及到哪些脏腑?为什么?②脏腑之间在病理上是如何相互影响的?③根据脏腑的生理特性,应做何种调理?只要求给出指向性的意见和建议。再如,在讲授六淫致病相兼性特点时,选用中医名家蒲辅周的病案:苏某,女,31岁。1956年3月顺产一孩,6月来诊。四日前上街遇大雨,当夜无感觉,次日即不能起床,腰部以下如瘫痪状,两腿疼痛不能移动,只能仰卧,不能翻身。经检查,腰骶关节处外部不红不肿,亦无压痛,脉象两关弦虚,两寸尺均无力。设计问题如下:①苏某发病的直接原因是外感还是内伤?②若是外感,由何种病邪所致?③苏某的发病有无内伤的基础?为什么?

2.2教师引导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对病案进行适当地讲解,使学生对一些尚未接触到的医学术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对病案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有所把握,以免无的放矢。接着按照教师要求,学生自行分组,一般分为7~8组,每组6~8人,学生自定组长1名,负责制定小组的工作内容,组织组员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以及撰写学习笔记等。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会向同学声明,病案讨论课的成绩将以15%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2.3学生自主学习第一步,资料收集。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广泛地查阅文献和书籍,同时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严谨性,这也是对学生科学精神的一种培养。第二步,开展组内讨论,由组长主持,每个组员都必须就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其他组员可以对其的解答进行质疑和补充。以上工作都须做好原始记录。最后,由组长汇集本组成员的讨论意见,形成书面报告,以便在课堂讨论时发言和提交。

2.4课堂讨论每组由组长作为代表根据书面报告在课堂进行病案解读和问题解答,包括提出新问题。每组汇报完后留5~10分钟的时间,由其他组同学提问,并展开答辩。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虽然不需做出评论,但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组的回答进行分析和比较。

2.5教师点评归纳总结学生分组汇报答辩完成后,教师开始点评。首先解析医案中的重要信息,这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其次,对学生回答问题中出现的错误,指出症结之所在,当然对学生正确的解答应给与表扬。再次,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逐一解答。最后把设计的问题与课堂讲授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突出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3 体会

从教学设计而言,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5]。案例式PBL教学法对现行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中基》教学模式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作为系统学习中医专业课程的第一门课程,又面向大学新生,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非常重要。但如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真正做到基础教学为临床服务,理论学以致用?我们认为,案例式PBL教学法与传统的课堂讲授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中基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案例式PBL教学法的引入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案例式PBL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更要“导”。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对本专业课程内容熟练掌握,其次应具备良好的临床学科知识;同时,教师还必须不断地锻炼和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设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程,张巍,李妍,等.案例教学法结合概念图在临床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8):106-107.

[2]刘星霞,赵春华.PBL教学法在研究生干细胞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4):512-514.

[3]殷玥,马恒,冯娜,等.案例式PBL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14-15.

[4]孙丽霞,薛博瑜,李春婷.浅谈医案教学是启发临床思维的捷径[J].江苏中医药,2009,41(10):66-67.

[5]白云,潘思文,刘萍.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172-174.

Application of Case-PBL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 Can,WU Lili
(Department of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ne,Guangzhou 51006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ase-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 was applied.The case-PBL teaching method could establish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teach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It not only consolidates the students'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basic knowledge,but also strengthens the analysis ability of students to the actual problem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knowledge.Meanwhile,Case-PBL teaching method greatly stimulates th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udents'thinking mo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hich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reasonable us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experience were preliminarily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case teaching method;problem-based learning;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张文娟2015-11-10)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4.011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4-0023-03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
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