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2016-02-18 01:09韩建强王兴国尤志国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韩建强,王兴国,尤志国

(华北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构建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韩建强,王兴国,尤志国

(华北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关键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摘要: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特点,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职业能力,建立以培养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从而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几年来,建筑工程学院准确定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建立适应社会需求并具有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全日制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现状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中规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面向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概括性较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层面的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某领域的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硕士教指委《关于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对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是:(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2)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

教指委的文件除了提出工程硕士应具备的品德修养要求外,明确了工程硕士的具体的实践能力,这些能力可归结为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在探讨某一工程领域的具体培养目标时需要从某一职业工程师的职业特性上考虑。

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近5年的招生现状见表1,发展趋势见图1,招生数量已经超过学术型研究生。探索有效的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问研究生的培养新模式对整体研究生的培养意义重大。

表1 近五年建工学院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情况

图1 近五年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趋势

二、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模式

(一)培养目标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归纳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职业能力要求: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初步具备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科规划与设计能力,能够进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工程造价、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实践能力要求: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图书文献资料获取本领域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在专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用技术语言对研究和设计内容进行论述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拓展培养方向与研究范围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在一个工程领域内可能有多个职业,涉及的职业除了工程设计、工程造价、工程加固、工程抗震外,还有工程防灾、工程管理、工程施工、工程评估、房地产开发、建筑节能等。因此,结合我校的特点确定的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向主要有:工程设计、工程造价、工程加固、工程抗震、工程防灾、工程管理、工程施工、工程评估、房地产开发、建筑节能等。

(三)体现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

我国现行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程教育的教学体系长期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来划分和安排,缺乏适应现代工程特点的变化,甚至相当部分专业基础课是按照科学教育的理念组织的,主要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不是按照工程的需要加以重组,专业课也主要是讲技术、讲分析,以还原论为基础,缺乏工程的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传统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其特点是: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忽略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严格按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先后修的顺序组织教学。结果是需要学习的知识往往很多,安排较多的理论教学,学时有限,实践教学不受重视。

专业学位应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强化能力的系统性,将知识、实践和训练融为一体,形成培养系统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其特点是:强调职业能力的系统性,不严格按先后修的顺序组织教学,按需安排知识点,每门课程中可能有多门学科知识,做到有的放矢。理论教学时间可大大减少,实践教学增多,以项目为依托组织教学。

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学科的专业学位特点,设置了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相关的课程培养方案,使专业学位研究生了解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基础专业知识,掌握系统设计方法;开设结构设计类课程,了解建筑工程规划政策和理论,掌握城市建筑规划方法;开设建筑与土木工程前沿类课程,包括钢筋混凝土原理及分析、结构可靠度、抗震工程学等,了解建筑工程学科最前沿的理论与技术,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研究能力和开发能力;开设工程项目管理及风险分析管理类课程,掌握工程管理或现代建筑企业管理知识和能力。每门课程中以具体的实际工程项目为主线,安排适当的实践环节和训练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习与训练紧密结合,以达到培养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四)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灵活的教学模式

《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要求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是一个填鸭式的教学过程和知识的简单传递过程,显然不能满足基于二维能力的工程硕士培养目标要求和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要求。因此,在教学模式上摒弃了传统的讲授和填鸭式教学方式。做到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训练。

(1)讨论、答辩和完成实践类项目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主要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2)在每一门课程中留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文献,写出文献综述,进行一对一的讨论或答辩。强化自主学习,就是要强化对自主学习的考核,只有通过讨论和答辩,才能够达到应有的自主学习的效果。

(3)工程训练、实验、实习、模拟训练、设计训练、完成实践项目等是培养研究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主要方法。

(4)参加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参与科研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欲望,使研究生养成能够创新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会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创新能力提高的目的。

(5)与科研团队一起开展学术活动,定期进行研讨、答辩,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则有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在现阶段,完全采用集中实践方式,不仅时间不允许,社会资源也不允许。因此,实践教学宜采用分散式与集中式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

一是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实践环节。规定实践环节不少于一定的学时,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一样有教学计划,与课堂教学一起考核。

二是设置实践教学类课程,按照职业的要求,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提出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内容,撰写实践论文并通过答辩。

三是在研究生论文阶段穿插进行实践教学,可集中安排,由导师负责指导,提交实践报告或论文并通过答辩。

实践教学必须有合理的考核机制,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实践环节的考核,一般应以论文或实验(习)报告为主,必须有答辩环节。

实践教学必须有可靠的实践基地作为依托。不论是分散式的实践教学还是集中式的实践教学,都需要有实践基地,同时有现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建筑工程学院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与多家校外企业,为研究生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结论

通过构建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实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对原有技术和工程设计及施工进行改造革新,提出新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新发明的创新能力;能够团结团队成员进行协同合作、共同研发的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

[2]方展画,薛二勇.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的学生参与——以北欧五国为例.教育研究,2007.1.

[3]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袁贵仁.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国高等教育,2012.2.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degree student goa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embodies the occupation ability in the course, set up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riented teaching mode, the teaching mode of combining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which constructs the build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degree engineering graduate school with a unique and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training mode.

Construction of New Train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Major in Full-time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HAN Jian-qiang, WANG Xing-guo, YOU Zhi-guo

(College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

Key words: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degree;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708(2016)01-0096-04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