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未控误诊盆腔感染1例报道

2016-02-21 14:48王文慧郝榆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9期
关键词:暗区残端包块

王文慧,郝榆霞

(1.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101300;2.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北京100089)

宫颈癌术后未控误诊盆腔感染1例报道

王文慧1,郝榆霞2△

(1.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101300;2.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北京100089)

宫颈肿瘤;盆腔感染;误诊;病例报告

宫颈癌误漏诊可导致延误治疗,加速病程发展。现将1例宫颈癌术后未控患者合并感染诊断为盆腔感染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28岁,主因宫颈癌术后2个多月,发热4d,发现盆腔包块1 d,于2015年9月24日入院。患者2个多月前因宫颈低分化鳞癌Ⅰb二期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切缘及淋巴结阴性,出院后未遵医嘱放疗。9月8日门诊B超提示盆腔70 mm×25mm液性暗区,口服抗生素治疗。入院前4 d无诱因间断发热,且夜间明显,体温高达39.1℃。9月23日B超提示:阴道残端上方可见一不均质低回声团,约58 mm×44 mm× 38 mm,内见暗区约42 mm×26 mm×15 mm,盆腔左侧可探及63 mm×50 mm×48 mm不均质回声,可见不规则暗区,盆腔右侧可探及一低回声团39 mm×34 mm×32 mm,与周围肠管关系密切。超声结果提示:盆腔囊实性肿物,盆腔积液。入院查体:体温37.1℃,一般情况可,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结果显示:阴道通畅,有黄色分泌物,壁光滑,残端愈合好,无触痛。肛门检查结果显示:阴道与直肠间可触及50 mm×40 mm包块,边界不清,不活动,有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0.85×109L-1,中性粒细胞(NE)81.8%。入院诊断:宫颈癌术后盆腔感染,给予头孢唑肟、奥硝唑抗感染治疗。9月27日患者诉腰骶部疼痛不适,体温高达39.5℃,复查血常规WBC 11.63×109L-1,NE 86.7%,C反应蛋白(CRP)>200 mg/L。9月28日阴道检查结果显示:阴道残端周围水肿,可见脓苔,后壁与直肠间5 cm质硬包块,边界不清,触痛,阴道残端左侧角有一包块,大小不清。给予拜福乐(盐酸莫西沙星片)及奥硝唑抗感染治疗。此后患者出现持续腰骶部疼痛、不适,间断高热,但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超声检查未见异常。10月2日复查血常规WBC 15.36×109L-1,NE 82.8%,CRP 50 mg/L,拜福乐及奥硝唑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及支持治疗。10月5日B超检查:盆腔积液,盆腔及右侧髂窝包块,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清亮液体15 mL。10月7日体温高达40.1℃,妇科检查:阴道残端可见白色脓苔样物,后壁与直肠间可及7 cm×6 cm质硬包块,边界不清,较治疗前软,无触痛,阴道残端无触痛,盆腔未触及明显包块。血常规WBC 15.44×109L-1,NE 86.4%,继续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及支持治疗。盆腔CT扫描:盆腔内见多发不规则炎性包块影,肠管包绕,部分病灶与肠管分界不清。外科会诊考虑肠间小脓肿,超声引导下穿刺右侧髂窝液性暗区,抽出黄色浑浊液体120 mL。10月10日体温高达40.2℃,腹部检查: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血常规WBC 16.28×109L-1,NE 87.4%,CRP 135 mg/L。感染科会诊:发热近20 d,7~8h出现1次体温高峰,高达40.7℃,考虑由感染所致,给予美罗培南联合氟康唑抗感染治疗。再次超声引导下穿刺右侧髂窝液性暗区,抽出黄色浑浊液体110 mL,送检。10月12日体温高达39.8℃,腹部检查: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WBC 21.11×109L-1,NE 91.9%,CRP 196 mg/L。加用万古霉素抗感染、输血浆等支持治疗。多次血培养、盆腔积液培养未培养出细菌。病情无好转,10月14日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可见肝周及盆腔积液200 mL,直肠前直径6 cm包块,其左方见直径6 cm包块,髂血管间隙内见脓苔。考虑盆腔慢性炎性包块,行清除术见包块为实性组织,质脆,灰白色。术后予厄他培南抗感染治疗,输血浆、清蛋白、氨基酸等支持对症治疗。病理回报:低分化鳞癌。低温1周后体温渐增高达40.2℃,考虑术后继发感染,盆腔引流呈脓样,细菌培养结果:大肠埃希菌,呋喃妥因敏感,加用硝呋太尔口服、氟康唑及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此后,患者情绪不稳,出现腹泻、肢体麻木等不适,更换磷霉素感染不能控制,体质逐渐衰竭,11月10日拒绝治疗出院,不久即死亡。

2 讨论

宫颈癌术后6个月后发现重新长出来的肿瘤叫宫颈癌复发,如果6个月内出现叫宫颈癌未控[1]。宫颈癌复发主要与治疗方法及临床病理特征有关[2]。Hirakawa等[3]研究认为,年龄小为预后不利因素。2016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对Ⅰb及ⅡA二期治疗可选择:(1)盆腔放疗+顺铂同期化疗+阴道近距离放疗,A点剂量大于或等于85 Gy(1级证据)。(2)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2B级证据)。(3)盆腔放疗+顺铂同期化疗+近距离放疗,A点剂量75~80 Gy,放疗结束后行辅助性子宫切除术(3级证据)[4]。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在术后30 d内手术部位的感染[5]。

该患者入院诊断为盆腔感染主要原因是有明显盆腔感染临床表现,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阴性,淋巴结无转移,术后时间短而忽略了肿瘤未控的可能。患者年龄小,肿瘤组织低分化、手术创伤影响加速了肿瘤生长(不排除肿瘤组织残存可能)形成局部包块。肿瘤包块合并不明原因持续感染导致患者长期高热、抵抗力下降、抗感染治疗效果差。且二次手术打击、体质衰竭及精神因素加重了盆腔感染及肿瘤生长。

该患者于术后1个月后发生严重感染,提示尽管无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也应增强抵抗力,预防远期感染发生,因此对严重感染治疗还有待探索。术后2个月肿瘤未控,临床医生还需努力,发现新方法以早发现和早治疗未控病灶。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时间来看,应为患者选择最恰当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对本例患者的观察,对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治疗首选盆腔放疗+顺铂同期化疗+阴道近距离放疗疗效可能更好。

[1]曹泽义.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66-2071.

[2]Waggoner SE.Cervical cancer[J].Lancet,2003,361(9376):2217-2225.

[3]Hirakawa M,Nagai Y,Toita T,et al.High-risk group for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B-IIB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treatedwithconcurrentchemoradiotherapy[J].Anticancer Res,2011,31(4):1437-1441.

[4]周晖,林仲秋.《2016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1(3):223-230.

[5]沈铿、郎景和.妇科肿瘤临床决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2-167.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9.065

B

1009-5519(2016)19-3093-02

△,E-mail:haoyuxia1970@163.com。

(2016-04-10)

猜你喜欢
暗区残端包块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基于配准图像与水平集算法的宫颈荧光多生暗区分割方法
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光束分析仪测量高阶拉盖尔高斯光束暗区半径研究
杭州市三年消除城市照明暗区3098处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