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职语文评价的思考

2016-02-25 18:29向成喜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特长评价语文

一、改革职业中学语文评价的必要性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工具。语言是维系民族关系的纽带,是打开人类文化的金钥匙。当今社会,学生表达能力的强弱,不仅成为衡量其语言能力的标志,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和今后事业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思维敏捷、口齿伶俐、机智应答者求职容易成功;善于沟通,使正确主张得以顺利、快速实施,完成任务效率高者,能够深得领导和同事的赞赏;能说会道、风趣幽默能营造和谐的交际环境;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讲求机智善变、一语中的、言简意赅、推销自己、当仁不让,已成为当今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而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途径。

可是,学生从小学到职中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到了毕业年级还有不少学生的作文错字不少、别字多多、语病“沉重”;应聘时语无伦次、甚至沉默以对的还大有人在。笔者在本地的五所职中做过调查,在所开设的课程中,90%的学生最喜欢的是专业课,因为专业课新鲜、实用、学习周期短。虽然95%的学生认为语文实用性强、应用面广,但普遍认为很难学好,虽然学了十几年语文,仍然是既不会说又不会写,考试时竟有35%—40%的人不及格。多年来,语文课堂把鲜活的语言、优美的文章肢解了。由于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窄,致使其视野狭、积累少、表达不畅、写作困难重重,因此,改革中职语文教育及其评价方式刻不容缓。

而改革的关键又在于改革评价方式,即改变那种只用纸质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语文成绩和教师教学水平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而是全面的、综合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质。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评价学生的语文成绩不能是语文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尤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应由“一元”转向“多元”,建立良好的成绩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我们要以激励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多元化的学生语文综合成绩评价体系。

二、改革职业中学语文评价的策略

(一)“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其基本形态是动态的,是日常性的,是个人性的。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其基本形态是静态的,是阶段性的,是集体性的。

新时期的语文教育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持续性的,因此,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学习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采用形成性评价,不能等同于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要采用多样性、开放式的方法,全方位地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收集反映学生学习语文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学生对语文学习资料的收集情况,学生的自我评价、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获奖情况记录,教师、学生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与测验的信息等。着重评价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加大形成性评价的力度,记录学生语文学习的每一点进步,淡化分数的作用,可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当然,单一的采用形成性评价,也不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因此,只有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形式有机地结合使用,才能使评价结果真实反映由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变化。

终结性评价是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是毕业阶段的语文学习进行的评价。例如,可以利用“班级语文会”的形式,营造一个和谐评价气氛,让学生总结、回顾一个学期以来,你读了哪些书,把学习心得呈现出来,能背诵多少诗文,现场朗诵出来,以及对自己奖奖或发表的作品进行展示等等,多层次的给学生做评价。

当然,我们不能回避今天高考的评价,它无论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对于个体的学生来说都是终结性评价。倘若我们的专家和同行在命题和阅卷能够多一点从语文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性出发,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三个维度出发,从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出发,从理解善待学生出发,同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他们才华、促进他们发展的平台。比如,在中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中,命题者可在阅读部分出一道感受与评价题:本卷阅读部分的几个选篇,你最喜欢哪一段?简要谈谈你喜欢该段的理由。我以为类似这样的题目就能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为各类学生展示自己构建了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能体现评价是为了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促进语文课程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最大效益。

这样,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使评价更全面、更客观,使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去体验、去想象、去创造,促使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二)基础评价与“特长”评价相结合

我们的职业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学生的就业问题,撇开这个问题去奢谈一切都是假的。我们的毕业生面临的用人单位,不是问你“考了多少分”,而更多的是问“你会做什么”,他们更关心的是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学生,他的语文成绩不一定每个单项都很优异,听说读写能力也许不可能均衡发展,但他自己在语文方面总有某些值得他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特质,这些特质最终将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基础,并在他热爱的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创造。

“特长”认定——是指除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外,各种拓展型语文学习内容和研究型课程。语文拓展型课程都是些“不考试的内容”,通过考查、论文、交流、比赛等形式来完成评价。学生学起来压力小,兴趣浓。在特长培养过程中,一些平时语文考试成绩平平的学生“脱颖而出”,他们的语文社会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现。

为了激励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我们把学生语文特长的发展作为一个领域进行“单独”评价。在特长评价时,我们不关心学生“你考了多少分”,更关注的是“你提了哪些问题”、“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因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学习起来会非常主动,学得越多,问题也越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强。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特长”评价时,不能搞“一言堂”,而应由任课教师、学生自己、班级同学共同评价,鼓励学生爱好广泛,兴趣多元。

当然,作为一个评价体系,我们要评价一个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不能单一的以某一方面的特长来评价,还要综合学生其它方面的基础,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思想情感、学习品质,基本技能等各方面的因素,但在特长方面可予以更多的权重。

(三)“评定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成绩记录

职业语文教育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技能为目的,成绩的综合评定没有必要给出一个确定的分数,可采用评定等级和评语两种形式相结合。评定等级一般采用等级制,即将学生成绩分为四级或五级制。四级制分别为优、良、及格、不及格,五级制则在良和及格之间加中。

如果我们中职语文教育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还包括了学习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这些很难用数字精确地表示出来,可用评语的形式表达,评语应根据学生平时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在听取同学意见后由辅导教师填写,评语一定要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语文的优点和点滴进步,对缺点和不足要写得恰如其分,具体详实并鼓励其不断进步。但如果用语模糊性太强,还可以细化评价条目,将模糊性语言描述加以等级化,以尽可能符合不同个体的学生实际。

中职学生的语文成绩评价要重视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应多元化,由一元因素向多元因素转变,既要关注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关注评价语文的“教” 与“学”的过程,注重学生意识和情感、伦理道德修养、科学技术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全面评价。评价的体系和标准只有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现状出发,才能对我们的教与学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

向成喜,教师,现居重庆奉节。

猜你喜欢
特长评价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