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对口援疆工作成就、问题及推进建议

2016-02-27 18:05尤小春陈阳兵团对口援疆办经协办新疆乌鲁木齐832000
新疆农垦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产业兵团

尤小春 陈阳(兵团对口援疆办(经协办),新疆 乌鲁木齐 832000)



兵团对口援疆工作成就、问题及推进建议

尤小春 陈阳
(兵团对口援疆办(经协办),新疆 乌鲁木齐 832000)

[摘要]对口援疆工作为新疆和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成为兵团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兵团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总结了兵团“十二五”时期对口援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经验做法及创新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当前兵团对口援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下一阶段推进兵团对口援疆工作的目标和建议。

[关键词]兵团;对口援疆;产业

一、兵团“十二五”对口援疆工作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期间,对口援疆投入资金之巨、人力之多、规模之大,在我国对口支援历史上前所未有。特别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五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以来,对口援疆工作在助推兵团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支持产业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加强干部人才培养、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十二五”期间,10个支援省市对口支援兵团12个师,共安排改善民生、支持产业发展、干部及组织人才和其他等四大类项目,规划总投资249.43亿元,其中援疆资金84.12亿元。实施援疆项目958个,累计完成投资266.58亿元,完成规划总投资的106.88%;累计到位援疆资金85.15亿元,完成规划援疆资金101.23%。援疆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良好,超额完成“十二五”援疆规划目标任务。

五年来,兵团把90%以上的援疆资金投入到改善民生项目上,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15.21万套,实施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项目263个;实施产业援疆项目2048个,到位资金1940亿元;有2437名援疆干部人才到兵团工作,累计培训各类干部人才9万余人次;兵团与内地互派考察团2133个,互访人数达到2.1万余人次;新建基层组织阵地96个;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实施援疆项目172个,投入援疆资金23.66亿元,占援疆资金总额的27.78%。五年来,支援省市在国家规定的援助资金外,无偿援助兵团折合人民币超过11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兵团经济、人才、科技、文化、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经验做法及创新之处

(一)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援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十二五”期间兵团把90%以上的援疆资金投入到改善民生项目上。五年来,兵团共建保障性安居工程57.4万套,其中,援疆省市参建15.21万套,共计投入援疆资金20.43亿元,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团人住进了具有现代设施的楼房;建设了一批教育、医疗、文体、社会福利等与职工群众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民生投入超过兵团恢复以来历年的总和,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的民生需求。

(二)坚持把产业援疆作为深化合作、以业聚人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形式

兵团与对口援疆省市和中央企业紧密合作,积极推动产业援疆。2011-2015年,安排支持产业发展项目125个,完成投资33.82亿元,到位援疆资金12.4亿元;12个省市21个国家级开发区与兵团16个产业园区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十二五”期间对口支援省市在兵团实施产业援疆项目2048个,到位资金1940亿元;兵团与中央企业合作项目共计2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889.12亿元,已完成投资274.75亿元,完成了30.9%,通过产业援疆,实现柔性引进人才1万余人,带动就业约6万人,为兵团创造利税约10多亿元。兵团与中石油、中石化、国电、国投等19家央企建立了合作关系,三峡集团、中广核集团、北京能源、浙江洁丽雅等一批知名企业到兵团投资、建厂。在第八师石河子市开辟了“飞地经济”园区,积极推动北京市企业入区发展。

(三)坚持把干部人才援疆作为援疆工作的关键环节主动谋划、扎实推进

2011-2015年,兵团安排组织及干部人才建设项目260个,完成投资6.23亿元,其中援疆资金4.49亿元。已有2437名援疆干部人才到兵团工作,其中,计划内1267人,计划外、柔性引进人才1170人。累计培训各类干部人才9万余人次,其中,赴内地培训2.5万余人次,在疆培训6.5万余人次;选派1430名干部人才外出挂职锻炼;援疆干部人才传帮带了1907名兵团干部人才。选派了181名援疆干部人才进团场工作,初步实现了干部人才“一对一”结对团场模式全覆盖。援受双方立足兵团干部人才需求实际,利用优势培训资源,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加大受援地各级各类干部人才培训力度。

(四)大力推动交流交往交融,有力地拉近了兵团与内地的关系

五年来,兵团与内地互派考察团2133个,互访人数达到2.1万余人次,组织开展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手拉手,以及考察团、学习团、参观团、夏令营等群众性的交往交流活动,特别是团中央统战部组织青联委员走进兵团举办的“相亲相爱一家人”文艺演出,团中央学校部启动的“新疆学子百村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活动,促进新疆与内地各族群众走动起来,拉近距离,加强了解,增进感情。兵团通过大力推动建立对口支援结对工作机制,有力地拉近了兵团与内地的关系,加强了兵团与援疆省市多方面的交往交流,让兵团人充分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兵团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从中汲取了无穷的精神力量。《兵团记忆》《豫疆情—金色好声音》《全家福》《朝阳沟》《生命如歌》《扎根》“屯垦业、援疆情”美术书法作品全国邀请展等,在北京、辽宁、河南、太原、浙江、乌鲁木齐、哈密等地产生强烈反响。

(五)坚持将基层政权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

2011-2015年,新建基层组织阵地项目96个,总投资6.12亿元,其中援疆资金3.14亿元;兵团检察系统到位援助资金2000余万元,重点支持了办案区建设、交通装备、信息化建设;兵团司法系统先后选送24批次167名处级以下干部到援助省市参加培训,到位援助资金609万元,用于办公装备、业务用车的采购;12个师法院全部完成了与支援省市法院的对接,到位援助资金2478万元,选派援疆干部40人,免费代培干警386人次,巡回培训15次,培训干警4100余人次。

三、兵团对口援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观念转变还有差距

部分援疆省市和受援师仍沿袭惯性思维和做法,不同程度存在“重投入、轻交流”“重项目、轻融入”“重输血、轻造血”“重当前、轻长远”倾向。

(二)规划实施不够严谨

援疆规划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地方领导调整变更后工作衔接不及时、部分行业管理部门通过直接下达任务或规定比例等方式对援疆资金安排使用提出要求等因素,导致规划不同程度存在执行不严格、程序不规范甚至随意调整问题。

(三)项目安排不够科学

其中富民安居住房工程所占比例较高,而相应的供水、供热、排水、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效益发挥。一些交付使用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由于技术力量、运行费用不足,维护管理不到位等,也造成了设施闲置或利用率低的情况。

(四)产业发展投入不足

2011-2015年,在改善民生、支持产业发展、组织人才建设和其他项目四大类中,投入援疆资金比例分别为24∶5∶2∶1,支持产业发展和组织人才建设投入少,影响了产业发展在促进人口、就业、消费向城镇转移聚集的效果,以及基层组织阵地作用的发挥。

(五)人才支援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

许多专业人才是以柔性人才的形式入疆工作,因不在中央援疆干部人才总体规划内,应有的待遇得不到保障;专业技术人才援疆数量不足,尤其是缺乏职业教育、工程技术、医疗卫生、企业管理、城市规划、城市管理、金融贸易等兵团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教师援疆时间与学制时间不一致,给教学安排和效果评估带来困难。

四、兵团“十三五”推进对口援疆工作的目标与与政策建议

(一)目标

1.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使对口援疆工作全面迈向新台阶,工作内涵进一步深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兵团实现维稳戍边能力明显提升,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职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到2018年,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主要指标

(1)产业就业。支持兵地融合发展的产业合作项目投资的比重大于等于5%;产业援疆带动就业人数年均增幅大于等于5%;内地人口到兵团就业占新增就业人数比重大于等于5%;支持产业发展资金的比重大于等于30%;支持创新创业孵化园区投资的比重大于等于10%。

(2)教育发展。支持双语学校覆盖率100%;支持双语幼儿园覆盖率100%;“双师型”教师比例60%;援疆人才对师团医院、学校覆盖率100%,职业教育结对支援覆盖率50%。

(3)民生建设。参与兵团“十件实事”投资的比重大于等于80%;支持团场及团场以下项目投资的比重大于等于80%;支持贫困团场项目建设覆盖率100%;支持贫困人口脱贫覆盖率大于等于20%;师团医疗机构年诊疗人次增幅8%。

(4)人才培养。选派到团场工作的援疆干部人才的比重大于等于40%;选派到各师的专业技术人才占援疆干部的比重大于等于40%。

(5)交流交往。各师累计派出赴对口支援省市各类团组数量大于等于20%;各师累计开展各类交流活动场次大于等于20%;各师累计接待对口支援省市商务、旅游团组大于等于20%。

(6)维稳建设。支持新建基层组织阵地和政权建设覆盖率大于等于30%;支持新建反恐维稳能力项目建设覆盖率大于等于50%;师级政法系统“一对一”结对覆盖率100%。

(二)政策建议

1.争取各方支持,落实兵团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资源。要积极争取与中央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兵团辖区内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建立兵团石油、化工产业,并积极参与油田开发的生产加工基地、生活服务基地和生产指挥基地的建设,搭建聚集内地人口的产业发展平台。要积极争取自治区和地方支持,为兵团在南疆发展,聚集人口,提供必要的水土及矿产资源保障。

2.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在资金安排和项目布局上体现兵团需要和兵团特色。要重点突出兵团重大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南疆兵团建设、促进兵地融合发展、增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以及提升维稳戍边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需要,保证重点,合理分配资金,并按轻重缓急,做好年度重大项目建设的规划安排。各师市拿出30%以上的援疆资金作为产业援疆专项引导资金,对到兵团投资、解决就业岗位在300人以上的项目给予支持;拿出不超过60%的援疆资金支持民生建设(包括富民安居工程、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干部人才交流和培训、“三交”、基层组织阵地和反恐维稳能力建设等工作;拿出10%的援疆资金作为统筹资金(其中预备费不超过3%),主要用于对重点团场和重点项目所需资金的支持、宜在师(市)安排的培养培训、交流交往交融项目和加大对兵团在南疆发展的支持等。预备费主要用于中央明确的新增任务、受援师团重大突发事件所需资金等。

3.围绕提升兵团综合实力,加大以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援疆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产业带动就业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优先目标,引导援疆省市积极参与兵团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支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产业合作项目。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农牧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积极谋划一批外向型发展项目,加强出口产品基地建设,创造岗位吸纳内地劳动力、地方群众到兵团就业,带动人口聚集,优化人口资源。结合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各类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对兵团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的支持;鼓励援疆省市和中央企业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打破对口支援关系,利用全兵团各种资源和优势,建设飞地经济园区和园中园。

4.突出重点,探索有效方式,深入推进教育援疆工作。以双语教育、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做好教育援疆工作。加大内地师资对口支援力度,加强“双语双师”型教师培养,采取多种方式结合就业市场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抓好思想政治教育,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向青少年的渗透。发挥兵团在促进民族融合和双语教学方面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加大兵团各类学校接收地方少数民族学生就学工作力度。

5.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提升民生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坚持把当地群众最热切期盼解决的问题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解决水、电、路、气、房五大问题。提高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公共服务技术水平,提升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与国家扶贫开发相关规划做好衔接,着力解决贫困群众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学校、卫生院(室)、孤儿院、养老院、文化站、妇女活动中心等公共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6.加强干部人才培养培训,优化援疆干部人才结构。优化援疆人才结构,按需选派干部人才;做实“一对一”对口支援模式;采取双向挂职、两地培训、“组团式”支援等方式,加大教育、卫生、科技、工程、文化等人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统一的援疆干部人才管理服务体制。严格落实以受援地管理为主的援疆干部人才管理办法,制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提拔、留任、转任激励办法。

7.围绕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大力推动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文化援疆,支持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体育交流活动;组织开展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手拉手,以及考察团、学习团、参观团、夏令营等群众性的交往交流活动,促进民族团结。

(责任编辑:管仲)

[作者简介]尤小春(1963-),女,江苏南京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与政策;陈阳(1967-),男,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与政策。

猜你喜欢
产业兵团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兵团在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八路军留守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