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着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

2016-02-28 18:19王树华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8期
关键词:行云流水教者学情

王树华

生:我看好像是“敲”字。

师:是“敲”吗?

生:可能是“斯”字。

师:是“斯”吗?

生:好像是“派”字。

师:哎,说说你的想法。

生:……

看起来,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进入预设环节。可是,猜对的可以说想法,猜错的说明想法的机会就没有了吗?难道“猜”不需要观察、分析和推理吗?那两个猜错的学生到底怎么想的,就这样被悄悄“忽略”了。教者心中,是不是认为他们的想法对这堂课的推进没有什么意义,得赶紧进行“派”的学习才是正道。

“是‘敲’吗?”“是‘斯’吗?”好像是委婉的引导,实际是无情的否定。这一点学生心里很清楚,不要自欺欺人地低估儿童的感知能力,看他们落寞的神情便可知晓。我在想,猜“敲”“斯”的学生一定有着自己的想法,或许他们认为右边的部分就像“敲”“斯”的右边,或许还有更大胆的猜想。既然是猜,为什么不给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说一说呢?即使错了,也是很好的纠正机会啊!只有让他说出来,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再说还有那么多没有发言的学生也一定有各种猜想,也不一定都猜正确。当他们听到这样的评价时,一定会变得“谨慎”起来、“小心”起来——以后没把握还是不说为好!长此以往,一定会变得不敢说、不想说,不去思考更不愿思考!或许这也是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发言越来越不积极的原因之一。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日常教学、公开教学都有,几乎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记得一次全国性的教研活动中,一位“名师”执教《跳水》一课,在讨论一个问题时,学生说了好长时间,就是说不到教师所预设的答案,教者就一直这样引导:“是这样吗?还有别的答案吗?”终于有位同学说出了他想要的答案,教者情不自禁地说了句:“你们可把我急死了,我的汗都出来了!”

为什么教者着急引出“预设答案”呢?因为设计就是这样的,如果不引出如此答案,下面的教学就无法进行,或者就不能连贯下去,就达不到“行云流水”的境界。而习惯上我们认为“行云流水”才精彩,“磕磕绊绊”就不完美了。其实,这完全错了!行云流水往往掩盖学情真相,磕磕绊绊却是学生发展的真实。当课堂上“节外生枝”时,不要急着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要停下来舍得花时间好好讨论,或许会发现“更美的风景”。

猜你喜欢
行云流水教者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唯 一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巧妙过渡 行云流水
少年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
其实,行云流水也不是那么任性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