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漫谈校园文化建设

2016-03-01 14:58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海文
新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仪式校园文化师生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海文

以文“化”人
——漫谈校园文化建设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海文

什么是文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是不同的解释。而什么是学校文化?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大家走进一所名校,不用别人介绍,你也许就会感受到良好氛围的熏陶,这就是学校里最有文化的东西。表象的建设往往十分显性,如学校的硬件设施、学生人数、师生的着装、行为举止等,而真正支撑学校持续发展的恰恰是看不见的东西——无形的校园文化,其核心就是学校的精神。特别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真正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的“文化”,也就是学校里学生身边的人和事。

所以,要把学生教育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实最简单的就把他身边的人和事做好!学校里并不缺乏好人和好事,但如何挖掘、利用,那就涉及到校园文化的范畴。打造和挖掘校园文化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学校的文化建设,既不是人为的搬来几块石头,在石头上刻几个字,也不是找几个名校友,在宣纸上写下几句话,更不是校园内彩旗飘飘、墙壁上写满了各种标语、口号。校园文化的挖掘和打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深度

校园文化是隐形的、抽象和长期的,它深藏在事物内部,贯穿于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抽象思维、综合分析、深度提炼,才能打造出有价值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

1.活动课程化。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周周有主题、天天有活动。但是,假如都是从一个活动到一个活动,简单循环往复在具体的活动中,每个学校都可以做到。那是从活动到活动,也就没有所谓的个性,更不是学校的文化。就像当今的广场舞,为什么那么普及?原因很多,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家没有统一的“艺术价值”追求。跳舞者不讲究动作、不强调表情、不在乎评价……只是自娱自乐、流汗锻炼。但是,有追求、有目标的“舞者”,就会不断地提升、更替,从而走向更为广阔的艺术舞台,产生更多的文化影响,也就从当初的“锻炼”提升为艺术了,内涵更丰富、文化味更浓。

在学校文化的挖掘中,必须把校园活动演变为课程,甚至变为学校较为固定的校本课程,有较为固定的时间、有活动目标、有考核评价等。把内容整合化、活动体系化、评价科学化,提炼学生活动中的共同价值追求和教育目标,从而把校园活动提升为校园文化。如我校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宿舍文化节、班主任节等等,已经从日常的校园活动中完善升华,提炼出活动的文化价值,成为附中校园活动的一种固定的符号。

2.制度标准化。制度,是一个学校规范发展的基本保障。每所学校都要规范,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反思,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到监督,是不是都有固定式的规范?是不是标准化?例如:学校的礼仪常规教育,很多学校都规定学生必须穿校服、剪短发等等规范,但是,很多学校多没有出台固定的细则。有些班级穿所谓“班服”,有些同学穿学校社团制作的“队服”等等,有些学校规定每周一、五必须穿,也难以对学生的头发做出具体规定。有些学校这个学期这样规定,下个学期又那样规定。如何把仪表这种外在的表现,形成一种有内涵的学校文化,那就必须对学生的仪表、着装等做出基本规范要求,制定一个科学的“标准”,形成固定的“制度”。我们学校在对男生头发的长度规定“标准”:“前不遮眉毛、后不挡衣领、左右见耳朵”,并且,每月检查一次。当然,还有谁检查、谁教育、谁反馈等一系列的规范性描述和标准化的规定。

3.言行规范化。良好的言行是文化人的外在表现。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最外显的就是良好的言语和健康的行为。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方面应该尤为明显。课堂语言、交往语言、主持语言等等,都要有一定的规范。见面说“老师好”,离开时说“再见”,影响了别人说“对不起”,大众场所不能喧哗……都要对师生有规范化的要求。我校每周一升旗仪式,都由不同的学生主持,但学校团委对主持的程序、表述、着装等都有具体的规范,让广大师生感觉到语言规范、行为端庄、气质高雅。

二、有亮点

亮点,在这里主要是指让师生眼前一亮的活动,也就是工作的切入点或兴趣点。一般的学校活动,往往都具有季节性,同时又具有反复性,很容易给师生带来反应“疲劳”。如何吸引学生呢,那就是要在普通、平凡、日常的活动中找到新抓手,挖掘出吸引师生的亮点。

1.“先进”英雄化。每所学校都表彰先进,都表彰过先进事迹,但都很难发挥先进的模范作用,甚至都没有给大家深刻印象,更多是“水过鸭背”!大家应该还记得,在1998年抗洪救灾中,海南籍的李向群烈士,成为了千千万万烈士中的楷模,并且激励着一代人。他的故乡,也把当地小学更名为“向群小学”;还有,最近全省上下共同学习的优秀县干部林北川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所有县干部几乎一样的工作,但他能脱颖而出,成为千千万万干部学习的模范。这些先进人物的故事,值得我们学校领导深思和学习。其实,在学校教育活动的过程里,我们要善于把“小事做大”,就是要挖掘平常的先进人物的点点滴滴,提炼他们的一言一行,聚焦他们的每一件事,然后当作“大英雄”去宣传、去展示。还要把他们的优点集中、放大,按英雄人物的特性去描绘、去述说,扩大影响。这样,才会提炼出校园先进人物的内涵和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在我们读书期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海师学生张九功同学的精神!在附中,每年“三八”妇女节期间,都会开展“十大女生”的评选活动,通过才艺展示、学生投票、任课老师推选、网络展示等环节,让大家聚焦她们的“小”事,挖掘出“英雄般”的气概,在校园中形成“深远”的影响。

2.经历传奇化。学校发展,总会经历自己的历史。不同的经历,也就打造了学校的特色。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经历,形成学校独特的资源,从而构建学校个性的校园文化。其实,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难忘的人或事,或许是“奇异”的事、或许是感动的事、或许是稍纵即逝的突发之事……特别是发生在师生身边的事,我们都要深挖,尽最大的可能促使经历的独特化、传奇化。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海师大的郭丽华老师,她身患绝症,坚持在工作第一线,在平凡岗位上,做着和大家一样平凡的工作。但是,她的事件,为什么能引起如此之大的轰动?除了郭老师本身的感人事迹之外,海师大提炼出来的传奇色彩也增强了事件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才会成为艺术,才会感动人们。学校的好人好事没有吗?感人事迹没有吗?有!但我们更多的是平淡化、或者说是漠视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会记录,坚持记录,用心去记录每一位师生的成长、进步的足迹,用情去呵护师生们内心世界的点点感动,用大数据去描绘学校发展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段历史。

3.故事史诗化。发生在师生身边的教学故事,是最容易让师生接受和信服的。身边的故事,更有影响力,更容易让师生去模仿、去学习。每所学校肯定都有很多值得宣传、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特别是班级教育过程中,很多“特殊学生”成功蜕变的事例,在学校的教育下,他们既改变了个人的成长轨迹,也提升了家庭的幸福,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在校园文化的挖掘中,要及时把他们的成长经历归纳、提炼和升华,让故事既真实,也具有“史诗化”、经典化!

三、有载体

文化是意识形态,需要有物质载体,只有与物质载体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的积极影响。在很多人看来,花点钱就可以让校园变得有“文化”。其实不然,在校园文化的挖掘中,很多载体并不是通过“钱”来解决的。

1.仪式专业化。仪式,是学生接受“规矩”教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学校一般都会举行开学典礼、军训、成人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和班会、校庆日等活动。但很多学校在反反复复的仪式中,更多的是把仪式当作活动,从仪式到仪式,错误地认为仪式就是文化,忽视了仪式的教育功能,特别是文化育人的功能。其实,仪式要想真正发挥更好的育人功能,就必须把仪式提升到文化层面,把仪式按照“专业”的模式举行,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产生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长期酝酿,用心“经营”,创建氛围、强化规范、专人负责,把每一项仪式做好、做透,仪式的内涵将会提升,仪式的育人功能才会增强,才会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我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由专门训练的国旗班同学负责。他们着装统一,精神抖擞,步调一致,口号响亮,既有专业棋手的严肃,又有青年学生的活泼,成为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国旗班的同学更是引以为豪!

2.节日经营化。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春节等等,特别是中学阶段,有些节日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要经营好。经营,就会考虑“顾客”的感受,就会考虑效益。如果我们把学生当作“顾客”,其效益就是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随着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进入校园,我们必须经营好每一个传统节日。既是传统纪念,也是文化传承,更是文化育人。如何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感兴趣、如何发挥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挖掘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和精心策划。

特别是校庆日。我们要详细准确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学校建校的背景和不同时期承担的不同任务,甚至是学校校名的变化等,还有优秀校友名录,这应该是我们重点经营的内容。

3.任务人性化。执行力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涵。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就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工作的安排既要坚持原则性,也要体现人性化,既要体现部门或小组的协调互助,也要体现不同的主体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物质载体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发挥物质载体的育人功能。

文化,是一个既虚幻又实在的概念。说虚幻,是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不易感性把握;说实在,就是你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它的影响。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是知识的殿堂。当我们走进校园的时候,应该感到文化扑面而来,走进校园,会有一种冲击、感染和敬畏……

当今社会,教育工作者应该经常反问自己:学校是什么地方?教师应该做什么?学生应该怎样发展?

我们应该建设一个“生态校园”、构建“生命课堂”、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

猜你喜欢
仪式校园文化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十岁成长仪式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仪式感重要吗?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麻辣师生
Talking strategies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