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思考

2016-03-03 00:02黄厚江
新课程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黄厚江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思考

□黄厚江

【编者按】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的加强,中小学语文课程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中小学语文课程逐步加大传统文化内容及经典作品的比重;另一方面,“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2015年已向20多个省区市发行,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范围、大规模推出标准化传统文化实验教材。中小学语文课程受到了来自“国学”的空前影响。由此也产生了各种深刻的反思、建设性的建议、富有成效的做法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

【摘要】现今中小学教育的重点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责任,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如果通过运动式、行政化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显然只能适得其反。有关方面花大力气编写了一套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其良苦用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

必须思考的问题是:

(1)教学时间。目前中小学的教学时间,尤其是中学,安排非常紧张。要开设一个课程,要完成20册的教学内容,时间问题肯定不是随便挤一挤就能解决的。那么将现有的哪一项教学内容强退出去腾出教学时间呢?如果在学生已经少得可怜的自主时间上再动脑筋,肯定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2)课程标准。如果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就要明确它的课程目标,每一学段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教材的编写要求等一系列问题。教到什么程度,应该怎么教,各年级有什么具体指标,这些关键问题不解决就做为课程,就编写教材,显然是有点草率的。能不能成为教材,能不能成为课程,都是值得斟酌的。

(3)教师队伍。这套教材谁来教,谁能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棘手的问题。如果需要专职教师教,目前似乎没有这样的条件,大学似乎还没有这样的专业,各学校更没有这样的现成教师,至少是时间和数量上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兼教这门学科,估计能胜任的不多,勉强凑数,效果很难保证。

(4)评价方式。简单说,就是要不要考试,中考、高考要不要体现。如果中考、高考不要体现,即使行政部门明确为考试科目或考查科目,也是形同虚设,学校、家长、学生都不会真正重视。如果中考、高考要单独作为一门科目,这对中考和高考的整体方案必定带来很大触动,更值得好好研究。

我们以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有没有教材,也不在于是不是课程。我个人以为,习总书记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担忧也是必要的。但他所批评的“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等“去中国化”现象,主要不是教材的问题,而是教学的问题和考试的问题。笔者参加编写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和高中语文教材都没有这样的问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不仅必修安排了一定量的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选修教材中也有《论孟选读》《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和《唐诗宋词欣赏》等几门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选修课,而且都是绝大多数学校所选修的。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由于畸形的高考压力等原因,语文、政治和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严重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笔者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文言文教学要“文字、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五个“文”统一。这一主张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但教学实践中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情况,恐怕并不理想。很多老师教学文言文就剩下了“文言”,就是“串讲”,就是“翻译”,就是讲古代汉语知识,就是为了能翻译。而很多高考文言文的题目,基本就是考查能否理解和翻译(直接的或间接的)。于是在很多课堂里,不仅文化不见了,文学和文章也不见了。这样看来,历史和政治学科情况也未必比语文更好。

至于语文如何发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笔者个人的意见,如果要追求有效,就只能是渗透。有专家认为要调整课本选文篇目及比例,自然有他们的道理,如果发现哪一种教材相关篇目太少,增加一点也未尝不可,但文化的特点就是“渗透”。事实上,没有古诗文,我们也可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安排了古诗文,也可以没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以为,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所谓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即使教材里有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也应该是用渗透的形式来濡染学生。如果采用说教的方式和学生讲传统文化,恐怕效果也未必如我们所料。倘若我们的相关学科都能够重视这个任务,都能够在学科教学中很好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再辅之以丰富的专题性活动,解决这个问题是不难的。如果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能够结合有关内容开发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微课程,效果一定会更好。最近两年,笔者就所带班级的同学开设了“论语读人”等经典阅读的微课程,学生很喜欢,效果很不错。

至于要不要让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多地体现在高考中,体现了会不会是“高考的灾难”,关键看如何体现。倘若用“渗透”的方式适当体现,也许问题并不大。

(组稿:李旭山编辑:胡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7-0004-01

作者简介:黄厚江,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长助理兼总督学。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