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3-03 00:02靳旭东
新课程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化学学习新课标高中生

□靳旭东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靳旭东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改变常规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才能使学生人人学到有用的化学,真正地走进新课程。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

一、背景

从2009年开始,湖北省对高中化学教材和高考题型做了调整。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3个知识点学完后,学生普遍感到非常困难。笔者也一直很困惑:这3个知识点都是高考必考点,难度又较大,为什么要放在教材的最前面,让刚上高中的学生学得这么困难?当然,教材编写者也许会说:这里不用一步到位,只需要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以后慢慢使用。可问题是,讲概念总得举例子,如果对于学生来说,某个化学反应是陌生的,那么学生的注意力总会不自觉地放在方程式身上,而忽略基本概念。这个安排对于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是有难度的。本来高中化学就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吃力的,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接触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很容易使他们对化学这门课程产生厌恶心理,甚至放弃学习。

二、对策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以上一系列问题,需要高中化学教师采取多元化、多样式、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趣味性的课堂导入

改变传统化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创新学生学习新课程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老师可以从以下3点入手来增强课堂导入的趣味性。首先,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导入。提出生活中相关的化学现象,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带领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化学合成药物、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威胁人类健康,昆山粉尘爆炸、天津港爆炸和液氨泄露等事件如何从化学角度预防和处理,等等。其次,利用化学小实验来进行新课的导入。化学实验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教师如果及时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就能成功地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索。教师可以在备课时透彻地分析研究教材的相关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进行新课的导入。第三,利用化学史进行新课导入。利用化学史料创设学习情景,使学生了解到化学的相关历史或者一些伟大的化学家的事迹,引发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2.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化学现象中的新奇性、直观性等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将精力投放到教学内容之中,激发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物质的“五彩缤纷”:在装有氯化铁溶液的容器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之后,瞬间整个溶液变得血红;在盛有氯化铁溶液的杯子中滴入一些苯酚溶液,稍加振荡之后,整个溶液便变成了紫色;镁带是金属物质,却可以燃烧并发出非常耀眼的白光;再如反应产生的“滤纸自燃”“空杯生烟”“彩色喷泉”等化学现象,再或者铝热反应那强烈的视觉效果,乙酸乙酯实验中散发出来的真切香味等,这些都可以迅速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嗅觉等感官,使他们将注意力聚集于教学内容。其次,化学老师要尽量增强高中化学实验本身的趣味性。对此,化学教师应当以教材中的教学目标作为依据,对化学实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趣味性。设计好实验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感受化学实验魔术般的效果。通过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氛围,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理解实验后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并且感受化学学习的轻松有趣。如在将酸与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反应效果等相关知识点教授给学生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验条件,对教材当中的实验演示方法进行适当更改,采用空瓶生烟的实验方案。再如,对于二氧化碳以及过氧化钠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则能够采用吹气生火这一演示方法,使实验变得生动有趣。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运用适当的方法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充满奇趣的化学实验。同时,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变得非常浓厚,在实验过程中会表现出高亢的情绪,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对反应的原因加以解释,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3.将化学与科技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老师对待教材时,可在注重知识条理、内容丰富等基础上注意趣味性的渗透。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因此应当把化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蛋白质时,可介绍基因工程的进展及意义;在讲解电解质溶液时,可介绍一些生活中的电解质溶液;金属的中毒与解毒、蛋如何变成蒸蛋、胃酸过多及处理;在讲授化学与环境时,可介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硫与氮的氧化物与酸雨的形成,光化学烟雾与温室效应,氟利昂与臭氧层空洞,“三废”污染等;在介绍溶液时,可加入生活中常见的糖水、生理盐水等溶液及其应用;要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如铝热反应应用于定向爆破、硬水软化的新方法——纳米净水、二氧化硅的应用——光导纤维等)要关注新闻中与化学有关的信息,如SARS、苏丹红一号,注意与时俱进,加强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总之,要注重介绍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及如何利用化学知识为人类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4.开展相关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开展相关课外科技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举办恰当的教学科技活动。在举办科技活动时,需要注意活动与知识的教学应当充分对应,避免出现只注重形式,而忽略知识本身传授的情况发生。可以在校内开办化学名人讲座,也可以在课堂中放映化学学习相关的影视作品,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科研单位参观学习。

5.通过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经常在网络上搜索、浏览化学问题的网友,一定对“真·凤舞九天”这个网名不陌生。这个真名叫作杨帆的“90后”男孩今年刚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他曾经是百度化学吧的吧主,也是北京2013年度科学达人,但他最引人注目的标签还是“疯狂化学”系列科普视频的制作者。自2011年8月推出《疯狂化学1》科普视频之后,杨帆又陆续拍摄了《疯狂化学1.5》和《疯狂化学2:元素奇迹》两部作品,尤其是《疯狂化学2:元素奇迹》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了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甚至引发了孩子们学习和探究化学的热潮。如今,杨帆又出版了《疯狂化学》纸质版图书,以静态图片的方式继续展现化学之美。如果我们能利用多媒体或其他方式将杨帆的作品展示给学生们看,对培养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一定很有帮助。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45分钟,教师只有真正改变多年来的常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才能使学生人人学到有用的化学,真正地走进新课程。

参考文献:

[1]黄观耀.高中化学有效课堂导入问题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2,(8).

[2]张跃红.培养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4,(9).

[3]谢士云.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3,(4).

[4]詹文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和培养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4).

(编辑:胡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7-0099-02

作者简介:靳旭东,湖北省襄阳五中教师。

猜你喜欢
化学学习新课标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论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成绩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中职化学学习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