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语用,品味语言的魅力

2016-03-03 14:3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张嵩柯
学苑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筏子炼字品析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张嵩柯

践行语用,品味语言的魅力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张嵩柯

课标强调语用,强调需要在教学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这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去赏析、去揣摩,甚至内化语言。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浅析其语言品味策略,具体有:在比较中炼字,品析语言意境;在反差中会文,把握语言内涵;在疑惑中感悟,丰富语言意蕴。

语言 比较 反差 疑惑

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要“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引导学生亲近语言,品析语言,继而揣摩语言,内化语言,让阅读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本文笔者结合实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就阅读教学中语言品析浅析其策略,以便参考。

一、需要在比较中炼字,品析语言意境

汉语博大精深,词语稍有差别,意义就千差万别;很多时候即便同一个词语,也会因语境不同,而导致意义迥然相反。因而要践行语用,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并在比较中进行炼字,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而且还能丰富学生语言感知,提高其语言辨析能力。比如针对《爱如茉莉》这一课,语言十分感人,其中有一句,即“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笔者就曾引导学生对“探”进行比较:

(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这一句)

师:同学们,好好读读,品析一下,这里的环境描写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感受到那种幸福,初升的阳光能给人幸福。

生:我感觉里面有一种温暖在流淌。

……

师:那你们说说这个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

生(集体回答):探。

师:可以换成哪些词语?尝试一下?

生:照。

生:射。

……

师:你们自己把字带进去,读读,比比,看看有什么感觉?

(学生带字入句进行比较)

生:“照”好像有点生硬。

生:“射”好像强度太大,不太好。

生:还是“探”好,有种温馨的感觉。

师:是的,一个小小的“探”字,但是却把当时的温馨气氛给烘托了出来。

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换字入句,以及反复朗读比较的办法,对句子内涵、语言意境进行深入辨析,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可以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二、需要在反差中会文,把握语言内涵

文本语言文字是一个抽象的符号,阅读文本则需要作者把学生主观情感与文本理性主题融为一体。文本体验,主题把握必须依靠学生自己进行,而教师只起到催化作用。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剥夺学生体验,只会让学生囫囵吞枣。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进行多元对话,以便实现共鸣。如果学生生活实际与文本情境有较大反差,就容易产生情感冲击,从而更能引导学生深入品析,走近作者内心。比如针对《水》这一课,作者就曾利用其反差进行教学:

(多媒体出示: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仰起头、张大嘴巴)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词语,读读,感觉怎样?

(学生自由朗读)

师:你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

生:感觉非常痛快。

生:心情非常舒畅。

……

师:那你们对下雨有什么感觉吗?

生:老师,很烦躁!衣服都没得干。

生:很平常,就是有点郁闷,没地方去。

……

师:是呀,这里我们需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我们感到很普通,甚至有点很烦躁的下雨,在作者眼里却像过节一样?

(学生自由讨论)

师:可以结合这一句“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进行思考。

(学生讨论,思考)

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存在强烈反差,在给学生形成强烈冲击的同时,还能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主题,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水给作者带来那种痛快之感,从而理解其背后的那种苦涩。

三、需要在疑惑中感悟,丰富语言意蕴

学则须疑,疑问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对于言语品析来说,也需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推敲,在深入把握语言意蕴的同时,鼓励他们敢于质疑、乐于解惑,提升他们语感能力,拓展其思维内涵,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针对《黄河的主人》这一课,当学生通过文本诵读感受到描写黄河气势主要是为了反衬出艄公的镇静、勇敢与技艺高超后,作者就曾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师:你们再认真想想,读读,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方面衬托了艄公的不畏艰险?

(学生讨论,交流)

生:“也只有十只到二十只羊那么大的体积……装得满满的麻袋”这一句可以更好衬托艄公的形象。

生:老师,我对这一句有疑问,说羊皮筏子小,我承认,但是它并不轻,毕竟上面有6个人,还有两只大麻袋。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是对于羊皮筏子究竟是轻还是重,你们可以好好讨论一下。

(学生自由讨论,小组交流)

生:我认为应该改为“重”,毕竟事实上很重。

生:我认为这里用“轻”,因为这是作者从远到近写的,在远处看,羊皮筏子的确很渺小,很轻。

……

案例中,对于羊皮筏子是“轻”还是“重”,其实并不重要,毕竟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在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质疑,对于文本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究,对主题内容又一次进行了深入思考。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去品析语言的美,去感受文字的魅力,触摸语言的神韵,从而真正走近语文,走近语言,亲近语言,在语言文字这方沃土上陶冶情操,滋养心智。

猜你喜欢
筏子炼字品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一条筏子的浮生若梦
兰州羊皮筏子
坐羊皮筏子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整合语文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炼字”喜作文
运用“读、品、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