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导语,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2016-03-03 14:33湖南省耒阳市一中
学苑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渔夫导语语文课堂

湖南省耒阳市一中 徐 辉

巧用导语,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湖南省耒阳市一中 徐 辉

语文课的课前导入即一堂课的开场白,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带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较强烈的探究心理,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由此可见,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用得好,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 导语 妙趣横生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情感的第一个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确实,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好的导语就像是优秀的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也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在知识的宝库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

那么导语的设计有哪些要求呢?

1.导语设计要有新奇性。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来说,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奇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学生前所未闻才感新奇,因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2.导语设计要有艺术性,即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青少年学生正值如诗年华,他们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要力求达到美感性。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导语设计要富有知识性。导语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服务的。因此,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文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基于以上要求,我认为要使整个语文课堂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语文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巧妙运用导语艺术,激活语文课堂。

一、巧用故事导入,增强课堂趣味

故事本身具有情节,学生比较爱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有典故可引的作品,教师在开讲时,复述文中的某一精彩片段,着力凸显人物形象或情节的曲折精妙,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如教学《渔夫的故事》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

师: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发现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渔夫打开瓶子,这下可坏了……

生:老师,怎么样了?快往下讲啊!

师:要知后事如何呀,大家阅读课文《渔夫的故事》就知道了。

二、巧用谜语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猜谜语往往是感兴趣的。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可以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教学《蜘蛛》一文时,先让学生猜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同学们兴趣高涨,很快猜出谜底,从而也引出了本课内容。

三、巧设悬念导入,帮助理解主题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设计了一个“设置悬念”的导语:

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在表演相声时说,他知道周瑜的母亲姓“既”,诸葛亮的母亲姓“何”。原来这位演员在和大家开玩笑,他是根据周瑜在临死前哀叹道“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说:既然有了这个智勇过人的周瑜,为什么还要有比他更为强大的诸葛亮呢?周瑜是孙权手下的一名大将,有勇有谋。为什么还要怕诸葛亮呢?学了《草船借箭》大家就会明白了。

学习贵在能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发现问题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爱探个究竟的心理来设计导语,一下子就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对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起到铺垫作用。

四、巧设情境导入,激起阅读欲望

教师可利用录音、录像等电化教学,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用美妙的歌声、令人陶醉的画面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进入预期的“情境”。如教学《沁园春·雪》时,首先用幻灯片或录像放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北国雪景,让学生从视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情境,就能使学生激起新的阅读欲望,从而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题。

五、巧用直观导入,培养观察能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输入,为语文课的导入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和前景,多媒体课件、录像片、幻灯片等的运用,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会使课堂教学的气氛轻松、愉快,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教学《荔枝图序》时,可先放映荔枝树、树叶、果实等画面,使知识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创造了条件,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六、巧解题目导入,提高思维能力

从题目入手,导入新课。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可这样导入:“由这个题目,同学们想一下鲁迅先生在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两个方面的生活”。通过这一问题,可使学生抓住全文的脉络,了解主要内容,从而也引出了文章的教学重点。这种方法关键是抓住文眼,以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用这种方法,也会为学生在作文中审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课前导入值得探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设计和运用哪种方法,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得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甚至令人啼笑皆非。只要我们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巧妙地设计课堂导语,就能打造出一把熠熠生辉的金钥匙。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库中尽情畅游……

猜你喜欢
渔夫导语语文课堂
导语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阳光
渔夫和小猫
本期专栏导语
渔夫之利
导语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