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外学生融合式培养模式探究——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

2016-03-03 06:27袁海萍
新课程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袁海萍



高校中外学生融合式培养模式探究——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

□袁海萍

【摘要】本文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提出构建高校中外学生融合式培养模式的设想,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中外学生交流交往情况进行调查,梳理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构建中外学生融合式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外学生;融合式;培养模式

当前,高校普遍采取学历留学生的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实行中外学生趋同培养。中外学生共同学习生活,这给高校学生培养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并且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高校应积极挖掘其中机遇,充分了解中外学生特点和需求,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科学设计、有效引导,通过中外学生融合培养,培养中外学生共同成才,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本文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对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中外学生交流交往情况进行调查和梳理,并提出了构建高校中外学生融合式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中外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情况的调研——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

上海财经大学对中外学生实施趋同化管理,现有留学生1000多人,其中学历学位生占比接近70%,学历留学生跟中国学生打交道的时间更多,因此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具有较强代表性。本文从中外学生两方面开展了调查访谈。

1.来华留学生学习生活调查

本调查通过分层随机抽取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留学生,共发放问卷189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167份,男女比例为99∶68,涵盖金融学、工商管理、经济学、对外汉语等专业。

(1)留学原因及相关背景。关于选择来华留学原因,留学生选择最多包括“学习经历对我以后找工作有帮助”(43.11%),“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38.92%),“父母朋友推荐”(34.73%),“想在中国旅游和生活”(17.96%),也有其他如“中国大学的学费低”“大学所在的城市吸引我”等。在被调查对象中,20.96%的留学生从没来过中国,11.98%的在中国待过1~6个月,13.77%的在中国待过6~12个月,20.36%的在中国待过1~2年,14.37%的在中国待过2~3年,17.96%的在中国待过3年以上。上大学前没学过中文的留学生占7.78%,学过不到1年的占29.34%,学过1~2年的占29.94%,2~3年的占10.18%,3年以上的占22.16%。

对于在上海学习生活是否适应,有25.15%表示很适应,66.47%的同学表示一般,也有7.78%的同学表示不太适应。当进一步追问不适应的原因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41.32%),其次分别是“中文不好”(37.72%)“感到孤独”(36.53%)“生活习惯相差很大”(32.34%)“缺少帮助与关心”(23.95%)。当问及留学生最需要的帮助时,提到最多的是“学习方面”,达到52.69%,其次是“课外活动方面”(24.55%)“心理方面”(14.97%)“生活方面”(10.18%)等。

调查发现,留学生认为在上海难度最大的是“找一份兼职工作”(48.51%),由于语言问题以及相关制度限制,留学生找兼职非常困难,而他们很希望通过兼职工作接触社会、锻炼自己或勤工俭学;其次是“应对学业压力”(48.5%),“与中国学生在同一课堂上课”(40.72%),一方面是由于语言障碍,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外学生生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随后依次有“和中国学生交朋友”(26.95%)“找到喜欢吃的食物”(23.96%)“适应中国老师的教学方法”(23.36%)等。

高达62.87%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历过孤独及文化不适,有17.96%的留学生表示得到“学校的培训或活动帮助”,25.15%的留学生得到“自己国家的学生会等的帮助”,有一些留学生从在华亲戚朋友等处获得帮助,也有一些学生没有得到太多帮助。

(2)交友情况。留学生认为交中国朋友“有利于适应上海生活”(34.13%)“有利于提高中文口语水平和文化理解能力”(29.94%)“可以在学习上帮助我”(21.56%)。28.74%的留学生有“1~2个中国朋友”,20.36%的留学生有“2~5个中国朋友”,有“5个以上中国朋友”的留学生占27.54%,他们的中国朋友大多是“本校的中国学生”(46.11%),也有“别的学校的中国学生”(13.17%)及“社会上认识的中国朋友”(25.15%)等。通过调查,我们也了解到,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交往还不够深入,大多只是讲讲话聊聊天,很少有深层次的交流。

对于跟中国学生交友的障碍,留学生认为有“没有很好的认识机会”(38.32%)“文化差异”(32.34%)“语言差异”(27.54%)“不知道中国学生在想什么”(20.36%)“自己不太主动”(17.37%)“中国学生不太热情”(11.98%)等。对于中国学生对留学生的态度,34.13%的留学生认为“中国学生愿意帮助留学生”,也有20.96%的留学生认为“中国学生不太愿意帮助留学生”。很多留学生们认为中国学生对美、韩、日和欧洲的留学生更热情。

(3)学习情况。留学生对自己学习态度的客观评价,认为自己“很认真”的占14.97%,“比较认真”占43.11%,有近40%的留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不认真。对于影响学习的最大困难,选得最多的是“中文不好”(57.49%),其次是“不爱学习,没有信心和热情”(33.53%)“没有很好的学习氛围”(32.34%)“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管”(27.54%)“高中的基础不好”(28.14%)。可见,很多学生成绩不好是因为态度问题,高校应开展相关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对于上课老师,44.91%的留学生认为“大部分老师会帮助留学生”,26.95%的留学生认为“大部分老师对中外学生一样”,也有25.75%的留学生认为“大部分老师觉得留学生能力一般,不太喜欢留学生”。在访谈中,有同学提到了个别老师认为留学生水平不好,让留学生退课。如果教师对留学生不能考虑适当照顾,至少要一视同仁,这样的言行绝不可取。

对于中外学生一起上课,12.57%的留学生认为“留学生应该跟中国学生一起上课,没有什么困难”,他们认为可以“更好地学习中文”“交更多中国朋友”以及“中国学生在学习上可以提供帮助”等。有部分留学生表示,来中国留学不跟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就不是真正的留学。更多留学生则心有余而力不足,“觉得应该跟中国学生一起学习,不过觉得上课有点儿难跟上”占56.89%,另外有22.75%的留学生“觉得留学生应该单独开班上课”。不赞成跟中国学生一起上课的同学认为“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占58.68%,有22.16%的留学生“中文不好,交流不方便”,也有一些学生“觉得中国学生看不起留学生”(34.13%),有个别留学生谈到部分老师普通话不标准、字迹潦草,对留学生理解有较大难度。

(4)课外活动。关于感兴趣的课外活动,留学生选择最多的是“体育类活动”,占37.13%;其次是“语言文化类活动”和“娱乐类活动”,各占29.94%;还有“朋友聚会”(25.15%)“实践类活动如志愿者活动”(18.56%)“学术类活动”(17.37%)。60.48%的留学生本学期参加了“1~3次”活动,11.98%的同学参加了3次以上,也有26.95%的留学生没参加过。留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活动是“国际文化日”“汉语大赛”“圣诞晚会”等;留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的组织部门多为“自己国家的同学会”(41.32%)“校留学生会”(29.94%)“院学生机构”(17.37%)及“校学生会或社团”(16.77%)。67.07%的同学表示没参加过学生组织和社团,有约24.55%的同学参加过如学生会、武术协会、茶道社团等。50.90%的留学生认为“学校活动很多,但适合留学生参加的很少”,也有留学生“不清楚学校有些什么活动”(32.93%)。可见高校针对留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还需进一步努力。

2.中国学生访谈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中国学生跟留学生的交往主要包括提供学习或生活帮助、共同参加活动、日常生活中交朋友等。受访同学均表示,无论是跟哪个国家的留学生打交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主要包括:①开阔了视野,了解不同文化和习俗。②提升了人际沟通能力,收获了友谊,扩展了人际关系脉络。③在帮助留学生的过程中,获得被认可感和被需要感,提升了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④提升了外语知识和能力水平等。

很多中国学生坦言,目前中外学生在学习上还很难做到互帮互助,中外学生差距较大,更多的是中国学生为留学生提供帮助。大多数中国学生在与留学生交往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国别偏好,更倾向于和对自己有利的留学生打交道,比如有的同学希望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更喜欢跟英语国家、法语国家的留学生交往,有的同学则希望了解某个特定国家的历史文化,如印度、法国等,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相对受亲睐,这也与留学生反映的情况相符。

通过上述调查,我们发现高校中外学生交流交往机会很多,并且双方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取长补短,在互助过程中实现双赢。留学生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方面可以获得帮助,而他们也有语言文化、经历经验等宝贵资源可以分享。而中国学生通过与留学生交往,也能开阔视野、学习语言文化、锻炼交际能力,还能体验助人的乐趣等。但双方都缺少机会和平台。高校应积极构建中外学生融合式培养模式,为中外学生搭建沟通交往的有效平台。

二、对构建高校中外学生融合式培养模式的思考

高校中外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差异较大,要实现真正的融合式培养绝非易事。高校在中外学生融合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开放包容、平等信任的氛围,体现文化尊重,不强加于人的原则。高校中外学生融合式培养,既要有形式的融合,即中外学生在共同教室上课,在共同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实现思想、文化、心理的融合,形成互相尊重理解的校园氛围,这是实质上的融合。高校中外学生融合培养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学生多方面参与,本文仅就高校层面提几点建议。

1.把好入口关,吸引更多高素质来华留学生

由于我国高校国际影响力还不够强、留学生录取制度不完善等,当前高校招生的留学生生源差异很大,有部分留学生基础很差,这极大地打消了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交往的积极性。高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严把入口关,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让中外学生在同样的水平层次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加强校园硬件软件建设

高校应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为中外学生共同培养提供保障。校园硬件建设应满足中外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提供学习及活动的场所,主要体现在对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等需求上。软件建设首先体现为制度建设,高校应适应新形势,在规章制度中体现对中外学生融合式培养的鼓励和引导;高校教职员工的素质提升也很关键,高校教师的教学、其他教职工的语言和服务水平等都应该相应改进和提升;而中国学生则应具有宽容胸怀、开阔视野,乐于、善于跟各国同学打交道,从能力上做好准备。

3.营造中外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应该致力于营造中外学生融合的国际化校园文化,让校园里充满着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氛围。①多途径培养高校学生国际视野。可通过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知识普及、国际会议和活动承办、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中外学生交流分享等方式实现。②营造相互学习、理解和尊重的学习生活氛围。可以通过汉语及外语的语言沙龙、语言角等形式,让中外学生各取所需共同进步;专业学习上的互帮互助也是重要的形式。③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交往是中外学生融合的关键。应鼓励中外学生在课外加强交流交往。④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学习实践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中外学生共同参与。

4.结合中外学生融合式培养新特点开展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

当前高校对留学生思想教育还不够重视,很多留学生存在学习动机不强、缺乏目标及远景规划、生活拖拉懒散等问题,这都可以通过思想教育进行警醒和鞭策。在思想教育中,也要融入中外学生交流交往的内容,鼓励中外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建立健康积极的关系。对于心理教育方面,应该设立专人专岗,开展相关课程教育,如跨文化交际学、心理学等,平时加强对同学情况的排摸,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多关注并及早介入,防患于未然。

5.积极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引导中外学生共同参与

高校中外学生融合培养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作用,将中外学生交流交往搬到网络“第三空间”,可以尝试将实践活动、学习交流、语言文化活动等都搬到网络上,为中外学生积极参与提供更便捷的方式,做到全方位多平台的融合,提升中外学生融合培养实效。

参考文献:

[1]李云鹏.中美两国留学生教育结构之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1,5(9):114-117.

[2]孙冬梅,柴小娜.国际化阶段中美两国留学生层次的现状及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43-45.

[3]徐海宁.中美日三国留学生教育的状况与政策比较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8-72.

[4]张小明.英国留学生教育管理透析[J].江苏高教.1997,(2):88-90.

[5]张铮.试论留学生管理的“特殊照顾”与“同一管理”——中美高校留学生管理之比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3):167-172.

(编辑:王春兰)

作者简介:袁海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留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5-0038-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文学作品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实践研究”(编号:2015-D-3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