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发展对策研究

2016-03-03 21:42杨丹卉
关键词:双师旅游专业

杨丹卉

(九江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发展对策研究

杨丹卉

(九江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本文分析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亟需提高的必要性,分析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力相应的对策。

旅游管理 教师 实践能力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建议》中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坚定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专业,且知识涉及面广,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求教师有广泛而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许多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又进入学校工作,虽然参与过学校安排的实习,但毕竟没有经历过实际的工作锻炼,因此对学生实践方面的指导水平有限。[2]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1.教学的需要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对口单位为酒店、旅行社、景区等,进入工作岗位后,直接面对游客,为他们提供餐饮、客房、导游、景区管理等服务,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果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学校和教师不能给他们在实操方面的指导,进入单位工作后就不能胜任工作,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同时,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丰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至于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收效甚微。[3]

2.竞争的需要

旅游管理专业在国人的观念中不受重视,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后只能从事服务员等的基层工作,没有很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与其他专业相比,招生存在较大的劣势。同时,全国各高校间旅游管理专业的竞争也较为激烈,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一方面会考虑学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会考虑专业的办学条件、实力和师资;同时也会考虑历届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口碑。因此,除了学校能提供的硬件条件如实验室建设等,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也为本专业的竞争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

1.理论教学任务重

一方面,高校现在普遍实行绩效考核,每位老师都担负着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有些高校教师还同时担任班主任等工作,工作任务较重,平时不能拿出太多实践参与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涉及面广,一位老师每学期可能同时任几门专业课,教师经历有限,不可能每一门专业课都拥有较强的实践经验。

2.教师考核体系偏重科研

在教师的职称晋升和业绩考核方面,除了担任的教学任务是考核的一个方面外,科研成果的考核也占很大的比重。没有重要的科研项目和论文成果,职称晋升会受到较大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教师更注重科研,而会忽视对自己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对策

1.提倡“双师”

国家教委1998年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指师德良好,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拥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双师型”教师不仅意味着拥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还意味着真正能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可以鼓励教师针对本人的研究方向,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一些机会参与行业的社会实践,紧跟行业发展的节奏,传授给学生相应的行业技能。

2.形成教学团队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面广,需要教师形成一个教学团队,这样能更好、更完善的发展本专业。例如,酒店业务涉及客房、餐饮、前厅三个部门,旅行社业务涉及计调、导游、外联等部门,有些学校还开办了会展管理、航空服务等专业,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教学团队,学科的发展会受到极大限制。教学团队的老师出外学习、实践,回校后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更好的提高各位教师的能力。此外,教学团队的建立也有助于科研成果和实践成果的获得。

3.鼓励教师挂职锻炼

《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指出要采取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和锻炼等措施,使文化课教师了解专业知识,使专业课教师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现在许多高校也响应国家号召,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在薪资和待遇方面给予保障,这的确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政策支持。

4.校企合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高校可以和一些知名或有实力的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定期输送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给企业节省人力资本,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得到很好的学习机会,甚至因此可以给教师带来许多科研上的研究灵感。高校也可以鼓励各院系教师自主开办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也可以极大的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1]李春燕.《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4(5).

[2]徐红英,张艳.《浅议旅游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4(5).

[3]李永强.《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及内涵》[J].旅游论坛.2013(9).

杨丹卉,1980年10月出生,女,汉族,湖北天门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双师旅游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