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与被听的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2016-03-03 21:42
关键词:乌鸦课文语言

屈 玲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第四小学 江西九江 332500)

听与被听的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屈 玲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第四小学 江西九江 332500)

在小学的课堂上时常会出现这样的两种场面:一种是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不一会儿,学生开始争相举手回答,不时地高喊“我!我!”唯恐别人抢了先。当老师点了某一人后,其他学生在叹息声中一个个垂头丧气,有的则不甘示弱,仍在下面悄悄地说着自己的见解;有的干脆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有的虽毕恭毕敬端端正正地坐着,却一言不发。 对答问的学生的表达完全不关心。另一种场面则是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满腔热情期待学生答出答案时,举手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点一个出来回答时,答案大相径庭,于是老师再次补充引导,再请学生回答,可是发现答案与之前的答案毫无差异。有些学生甚至举手说与问题无关的其他事,让老师烦恼不已。

学生既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只管自己说不管别人听不听,他们在意的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潜意识中交流的目标是教师,因此当其他同学发言时与自己无关,只是在等待下一个轮到自己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师十分有必要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听和说能力的培养。我们这里所说的“听说”主要是用耳朵认真地听,辨析别人的语言,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一个过程。涵盖两层意思:一是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努力听懂、理解,从而作出积极的反应,即给予正确的评价。

一、明确要求,强化听的注意力

小学生对语言的消化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情况下,他们的眼睛不用来观察,耳朵不用来倾听,就像我现在教授的一年级学生,就算教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他们仍会错,更不用说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口述。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会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学会说。对学生“听”的训练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切入口不能太大,多跟他们进行简单轻松的交流,让学生首先能听懂,然后才能表达。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未完善,但他们的模仿性强,这就需要课堂上教师语言作为典范,成为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所以教师语言首先具有准确性、示范性,教师说话时必须语法规范,用词恰当,言简意明。教师的语言越直接越能让他们表达出想要的效果。

二、激发兴趣,投入交际氛围

小学的学生特别是低段的孩子,容易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产生兴趣,进而产生表达和倾听的欲望。许多的学生到了高年级,上课的时候都不愿意举手,习惯等待别人的表达,只当个听众,可是又不愿意“倾听”。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低段的时候没有给他们充分表达的自由,我们教师总是强迫学生说我们想听的内容,而不是他们想说的内容。所以我认为我们低段的教师在让学生交际的时候不能太局限范围,尽可能让孩子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片、动画、音乐等为他们的表达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他们在愉悦的状态下乐于倾听,善于表达。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这一课时,为了让课堂开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上课文之前先给学生讲了《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学生一听要将故事,马上打起精神,津津有味的听了起来,听完故事后我问学生:“你觉得故事中的乌鸦是只什么样的乌鸦?”学生马上就开始发言:有的说这只乌鸦愚蠢;有的说这只乌鸦不会动脑筋;有的说乌鸦容易被骗……在他们开心的说完后问他们:“你们喜欢这样的乌鸦吗?”“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呢?”学生听完说完,再进入课文的学习,更容易让他们理解课文中乌鸦的聪明和善于观察,也让学生愿意学习课文。

三、课堂有效实践,训练听说能力

有了说的兴趣,还得会说,别人才愿意倾听,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外,得益于课内”。听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教材上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趣有意义的交际题材。在上课时我们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倾听与表达的良好习惯。

我对学生在听说方面提出了这些要求:首先表达时:1、普通话要标准,语言清晰,声音洪亮,这样别人才能对你的表达做出相应的听后评价。2、要能把一句话说完整,把一个意思表达清楚。3、能根据内容适时恰当的选择一些修辞手法或加上一些辅助表情和动作等。其次听话时能做到:1、态度端正有礼貌,尊重他人。2、养成边听边记得习惯,能在听完后用自己的话转述主要意思。3、不重复别人的错误并能对倾听的结果进行加工,做到更具体生动4、能对他人的表达做一些个人的评价。

在课堂上,学生表达结束时我都会问一句:“你们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为什么?”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比老师的评价效果更明显。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听的习惯,所以我在课堂上不仅赞赏积极发言表述的孩子,更明确表达自己对专心倾听的学生的喜欢,同时不断鼓励在听完后也说说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进行表达时首先自己做到耐心倾听,不去打断,等他说完后再加以评价。很多时候当学生听到意见不一样的答案时总会按捺不住想说的心理,而不愿意听同学把话说完。这时,我都尽可能用眼神或肢体语言告诉他们安静的听完,提醒学生:“听完他的意见好吗?”“等他说完再举手老师会更喜欢。”多次重复并坚持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后,学生慢慢就懂得去听,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思考。

四、家校结合,加强听说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和亲近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交流的话题,学生的听说能力很大程度受到家庭的语言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家庭成员重视孩子早期的语言习惯的培养,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和咨询师。让孩子说说“今天有什么趣事发生吗?”“你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了吗?”“这道题老师是怎么讲的啊?”等等。在孩子说的时候纠正他的口误,赞赏他的表现。我也会经常布置这样的口头作业:“请把今天老师将的故事回家讲给爸妈听”“和朋友一起读课文”等。平时注意让学生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参与更多家务活动或室外锻炼等活动,给学生更多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的视线更开阔。

其实听说的培养是与知识的掌握是同步的,它在教学中必须用许多的精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平时重视听说这一工作,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日积月累就可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就能为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乌鸦课文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是刀
小乌鸦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乌鸦喝水后传
背课文
我有我语言
乌鸦搬家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