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在农民大学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06 15:30黄湖滨雷云军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终端学习者农民

黄湖滨,严 静,雷云军

(岳阳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岳阳 414000)



移动学习在农民大学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黄湖滨,严 静,雷云军

(岳阳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岳阳 414000)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终端帮助下,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数字化学习活动。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情境性、泛在性、片段性、及时性、混合性等基本特征。学习者移动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学习需求、学习资源、学习终端、学习计划、学习行动、学习韧劲。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整合各类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员发展,实现培养目标。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基本范围涵盖课程学习、专业学习、实践学习、拓展学习。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模式有终端有机搭配型、方式多元混合型、师生生生交互型、线上线下结合型。基层电大教师指导和帮助农民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应明确移动学习目标,选用移动学习终端,编制移动学习计划,做实移动学习动作,掌握移动学习要领,采摘移动学习果实。电大系统应从物力配置、资源建设、技术支持、导学助学、组织管理支持和保障农民大学生的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农民大学生;培养;应用

“移动学习在农民大学生培养中的应用”是“湖南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重点专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移动学习在农民大学生培养中的应用”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

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在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移动电话等移动终端的帮助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或运用的一种数字化学习活动。学习者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必须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同时有助于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移动学习往往能够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

(二)移动学习的特征

1.移动性。移动学习往往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不再受限于固定的电脑桌,不再受限于特定的场所,只要具备无线通信连接和通话的条件,就可以随时随地、灵活机动地学习。

2.情境性。学习者借助移动设备,可以在真实环境或仿真环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形成或积累背景性经验,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泛在性。所谓泛在性,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信息。它极大地满足了“总在线”的学习需求,进而奠定了移动学习在全社会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4.片段性。着眼于移动学习的需要,学习者往往有赖于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片段(例如等车或者步行时)进行学习。但是,由于时间片段短,学习内容往往缺乏连续性。因此,学习者开展移动学习时,应当认真考虑、积极应对这一问题。

5.及时性。学习者往往切合自身需要进行学习,或者与学习内容提供者或其他学习者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反馈,及时调整学习内容,着力改善学习方法,不断增强学习效果。

6.混合性。在移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可以以移动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其他学习方式为辅助学习方式,实现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运用。

二、学习者移动学习的基本要素

学习者移动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六有”:

一是有学习需求。心理需求是主体一切行为的动机性要素。学习者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学习需求,或者具有潜在而可激发的学习需求,是学习者移动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农民大学生要开展移动学习,首先必须不满足于现有学历、知识、素质基础,具有“我要继续学习”“我要深造学习”之类明确而强烈的学习需求,或者具有“我可以继续学习”“我可以深造学习”之类潜在而可激发的学习需求。这是农民大学生这样的学习者开展移动学习的动机性要素。

二是有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学习者开展学习的前提性要素。学习者身边(包括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具有丰富可选的学习资源,是农民大学生有效开展移动学习的前提。国家开放大学、省级电大、市州电大应当建设、储备、提供丰富多样、可选可用的学习资源,包括课程学习资源、专业学习资源、实践学习资源等。

三是有学习终端。学习者必须拥有可上网、可移动、可携带的学习终端,诸如笔记本电脑、平板式电脑、基于英特尔Menlow平台推出的更具便携性能的超级移动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口袋电脑、智能手机等。这是农民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基础性要素。

四是有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战略谋划和整体布局。学习者必须制订积极向上、科学周密、可行可查的学习(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学习、实践学习等)计划,以指导、检查、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这是农民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策略性要素。

五是有学习行动。行动胜过任何思考和语言,学习者必须采取积极、切实、聪慧、有效的学习行动,以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地把学习计划落到实处。这是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关键性要素。

六是有学习韧劲。学习者必须具有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坚忍不拔的韧劲,不断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逐步解决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顺利达成学习目标。这是农民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动力性要素。

三、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重要价值、基本范围、主要模式

(一)重要价值

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重要价值,集中体现为“五个有助于”:

1.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激发农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调整学习态度与学习状态,由“懒得学习”“害怕学习”甚至“厌恶学习”逐步转化为“愿意学习”“喜欢学习”甚至“热爱学习”,从而积极投入相关课程、专业、知识、实践领域的学习活动。

2.有助于整合各类资源。有助于整合、发掘、利用各类资源包括政策资源、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学习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信息资源等,为农民大学生的课程学习、专业成长、素质提升提供周到的服务。

3.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缓解学员工学矛盾与教学矛盾,降低教学成本特别是学员的学习成本,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学员的学习效率,使农民大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成长更快捷、进步更顺畅。

4.有助于促进学员发展。有助于促进学员的学业发展、专业发展、职业发展、终身发展,使农民大学生的学业发展更有推力、专业发展更有支撑、职业发展更有后劲、终身发展更有动力。

5.有助于实现培养目标。有助于顺利实现农民大学生培养的整体目标包括人才数量目标、人才质量目标、人才结构目标,从而把农民大学生培养工程打造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工程。

(二)基本范围

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大致包括“四种学习”:

1.课程学习。围绕特定课程(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架构体系、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借助移动终端,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和实施移动学习,这是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基本内容。如湖南电大系统从2015年春季开始,在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里就统一安排了“农村经济政策”“农村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门必修公共课程。

2.专业学习。围绕特定专业(包括本科专业与专科专业、管理类专业与专技类专业等)的教学计划(规则)、课程配置、能力要求等要素,开展和实施移动学习。湖南电大系统从2015年春季开始,农民大学生培养首批试点专业确定为7个,专科专业有农业经济管理、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畜牧兽医、法学(农村法律事务方向)、茶叶评审与营销,本科专业有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法学(农村法律事务方向)。

3.实践学习。可以借助移动终端,围绕实验性实践、基地性实践、考察性实践等活动开展移动学习。农民大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或虚拟实验室的动手实验,现场或模拟现场的观摩操作,课堂的案例分析,演播室的实验视频观看等途径,开展移动实践学习。还可以通过参加管理类、种植类、养殖类、加工类等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活动,参与参观学习考察活动,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现代农业生态园等,开展移动实践学习。

4.拓展学习。围绕和适应知识拓展、素质拓展、专业拓展、职业拓展等需求,借助移动终端开展移动学习。可以着眼于知识范围拓展、知识结构优化的需要开展拓展学习;可以着眼于素质水平拓展、素质层级提升的需要开展拓展学习;可以着眼于专业领域拓展、专业实力增强的需要开展拓展学习;可以着眼于职业前景拓展、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开展拓展学习。

(三)主要模式

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主要模式大致有四种:

1.终端有机搭配型。以某种学习终端为主、以其他学习终端为辅、多种学习终端有机搭配的移动学习模式。比如,不少农民大学生以智能手机为主要终端,以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等为辅助终端,实行学习终端的有机搭配,开展移动学习;也有一些农民大学生以台式电脑为主要终端,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为辅助终端,实行学习终端的有机搭配,开展移动学习。

2.方式多元混合型。把多元化学习方式混合在一起,展开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移动学习模式。不少农民大学生坚持把读书学习、上网学习、面授学习、训练学习、实践学习等多元化学习方式混合在一起,并逐步展开、有效推进移动学习。

3.师生生生交互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移动学习模式。

4.线上线下结合型。坚持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农民大学生应用“线上线下结合型”移动学习模式,一方面要借助电脑、智能手机、PAD等终端基于网络空间,进行认真、求实、有效的网上学习也即“线上学习”;另一方面要借助教室、生产现场、纸介教材、光盘等传统媒体,开展集中面授学习、实践学习、小组学习、个性化学习等网下学习也即“线下学习”。

四、基层电大教师指导和帮助农民大学生应用移动学习的基本关注点

基层电大教师包括专业责任教师、课程辅导教师、助学辅导教师,应当悉心指导、热忱帮助农民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其基本关注点大致有六:

一是明确移动学习目标。目标体现方向,目标产生动力。农民大学生只有树立和明确积极可行的移动学习目标,才能推动和实现移动学习。基层电大教师应当根据“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从本地、本校、本专业的实际出发,指导和帮助农民大学生树立和明确积极可行的移动学习目标,以牵引、推动移动学习在农民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及时应用、充分应用、有效应用。

二是选用学习终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离开了可上网、可携带、可移动的学习终端,移动学习就无法开展、实施和推进。基层电大教师应当指导和帮助农民大学生量力而行,及时选用可上网、可携带、可移动的学习终端(或一种,或两三种),以满足移动学习的需要。

三是编制移动学习计划。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移动学习的成功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科学可行的学习计划。基层电大教师应当指导和帮助农民大学生精心编制科学可行的移动学习计划,从而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移动学习,助推自己的成长与成才。

四是做实移动学习动作。任何学习包括移动学习,都贵在脚踏实地,重在做实动作。基层电大教师应当指导和帮助农民大学生,从查看和编发每一条导学信息做起,从收阅和消化每一个教学视频做起,从浏览和占有每一篇网络文章做起,从开展每一次师生交互做起,认真做实做好移动学习动作,从而逐步完成学习任务,不断逼近学习目标。

五是掌握移动学习要领。学而得法,事半功倍;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基层电大教师应当指导和帮助农民大学生改进移动学习方法,拓宽移动学习路径,掌握移动学习要领,遵循移动学习规律,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六是采摘移动学习果实。有耕耘必有收获,有付出必有回报。基层电大教师应当指导和帮助农民大学生在真真切切、扎扎实实、持续不断地开展移动学习的同时,珍惜一个个学习成功点,抓住一个个学习成功体,采摘移动学习果实,品味移动学习成效,从而促进学员的成长。

五、电大系统支持和保障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基本着力点

对省级电大、市州电大及其系统来说,应当鼎力支持、着力保障农民大学生的移动学习,其基本着力点大致有五:

一是从物力配置上支持和保障。从物力配置上支持和保障农民大学生应用移动学习,解决“用什么来开展移动学习”的问题。省级电大、市州电大应当做好有助于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网络平台建设和相关硬件建设,为农民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便利和服务。同时,作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受益者的农民大学生,应当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自主配置特定的移动学习终端,为开展移动学习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是从资源建设上支持和保障。从资源建设上支持和保障农民大学生应用移动学习,解决“移动学习学习什么”的问题。以湖南电大系统为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资源建设的任务,就是要动员和凝聚全系统的力量和智慧,集中实施、不断推进7个本专科专业的课程资源建设,为农民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提供充分有力的资源保障。

三是从技术支持上支持和保障。从技术支持上支持和保障农民大学生应用移动学习,解决“移动学习靠什么支持”的问题。应当不断壮大技术支持队伍,逐步加大技术支持投入,切实加强技术支持管理,着力提升技术支持能力,持续强化技术支持激励,为农民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认真做好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保障。

四是从导学助学上支持和保障。从导学助学上支持和保障农民大学生应用移动学习,解决“移动学习靠什么服务”的问题。应当根据农民大学生的特点,探索构建自主学习、多元实施的“导学助学服务模式”,从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主持教师、省级电大课程责任教师、市州电大及教学点的课程辅导教师,到校外的实践指导教师,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等助学辅导员,形成一个健全的“导学助学服务系统”,通过学习空间、课程论坛、QQ群、电子邮箱、电话、微信等远程方式以及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的助学辅导,为农民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提供持续有力的导学助学服务。

五是从组织管理上支持和保障。从组织管理上支持和保障农民大学生应用移动学习,解决“移动学习靠什么确保”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级电大、市州电大及其系统应当切实加强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为农民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提供及时有力的组织管理保障。

[1]胡通海.移动学习的定义、特征和结构[J].软件导刊,2010,(7).

[2]约翰·特拉克斯勒,海伦·克朗普顿.文化视角下的移动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15,(10):6-14.

[3]胡茶娟,沈春蕾.国内移动英语学习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基于国内十年(2004-2014年)研究的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10):15-20.

[4]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印发《湖南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Z].湘电大校通[2015]48号,2015.

[5]王正东.基于数字化学习的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2).

[6]厉毅,郑炜.移动学习在农民大学生培养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1,(6).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in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HUANG Hu-bin,YAN Jing, LEI Yun-jun

Mobile learning is an e-learning activity and can occur at any time, any place with the help of mobile terminal. The mobile learning has six basic characteristics: mobility, situationality, popularity, fragments, timeliness, and miscibility. The mobile learning has six basic elements: learning needs, learning resources, learning terminal, learning plan, learning action and learning resilience. The mobile learning will help to 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 integrate learning resources, improveteaching efficiency, and promote learners’ development. The mobile learning covers course learn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 mobile learning mode includes mixed type, interaction between tutors and learner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The tutors at the basic level should have clear learning targets, select mobile terminal and make mobile learning plan. The Tv university should support and guarantee the mobile learning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materials alloc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upport, tutoring and management.

mobile learning; peasant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application

2016—03—01

福特基金资助项目“湖南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重点专项研究课题(XDK2015Z-A-10)。

黄湖滨(1957— ),男,岳阳广播电视大学原校长,三级教授;严静(1978— ),女,岳阳广播电视大学校科研与项目处副处长,副教授;雷云军(1982— ),男,岳阳广播电视大学校教务处副处长,讲师,工程师。

G725.83

A

1009-5152(2016)04-0020-04

猜你喜欢
终端学习者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GSM-R手持终端呼叫FAS失败案例分析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