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性问题研究

2016-03-06 21:08王奕博孙永为
关键词:本性道家老子

王奕博,孙永为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老子人性问题研究

王奕博,孙永为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认为正确认识“人性论”问题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关系对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解读。针对学界对老子“人性”思想的不同看法和研究,认为任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并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都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老子的思想自然也不例外。老子对他所处的社会的批判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之上的,老子向人们传达的“人性”是朴实无华、善良本真的人性,老子主张人应当诉诸内心,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老子是“性善论”的首创者和践行者,“性善论”贯穿于老子思想体系的始终,是老子思想的精髓。

老子;人性;性善论

人性问题,是人进行人生思考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对人性认识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人本身的行为以及思想体系。任何一个思想家的思想体系都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但是对人性的判断,思想家们却众说纷纭,很难达成一致。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大体有以下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无善无恶论,有善有恶论。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性善论”,以至于这种观念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认为第一位提出“人性善”的是孟子。但是笔者在读《老子》一书中发现,《老子》全书都在为我们传递这样一种理念:人性是朴实无华的,人们要返璞归真,无知无欲,统治者要无为而治才能恢复人类善良的本性。虽然《老子》一书没有明确记载老子的人性论,但是考察一种思想就要深入文字背后去发现作者的意图,而不能局限于文字,要剖析文字传达的深刻思想。

1 老子人性论的提出

何为人性,人性就是人在出生之前就已经被塑造好的本性。老子的“人性论是以命(道)、性(德)、心、情、才(材)等名词所代表的观念、思想为内容的。”[1]在先秦诸子那里,对人性的把握需要很深的功夫。这里的功夫来自于自我反省,它是对生命核心的把握和自我认识。个体以人性为基础,才能发现、摆脱、扩充自己的生命,它不是用手而是用心去体悟,它不是向外而只能向内去求诸。对人性的研究的关键,在于发现人的内在精神实质,并依据“人性”形成自己一系列的理论。老子的精神实质是主张清静无为,认为人性是人本身与生俱来的自然品质,追求内心的宁静、淡泊。“中心常恬漠,不累其德;狗吠而不惊,自信其情。故知道者无惑,知命者不忧。”[2]在这里“知道”和“知命”都表示内心的宁静,不被外事外物所迷惑从而保持清静无为的自然本性。“凡人之性,乐恬而憎悯,乐佚而憎蒙。心常无欲,可谓恬矣。形常无事,可谓佚矣。游心于恬,舍形于佚,以俟天命。日月庾而无溉于志,故虽贱如贵,虽贫如富。”[2]道家“人性”的实质是纯洁的生命、精神的安宁及恬淡的境界。他们崇尚自然的特征,早已在其人性论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作为道家开山鼻祖的老子曾说,“夫物芸芸,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3]万物是清静无为的,这当然包括人类。他进一步提出清静无为是道的品质,即“道常无为”,道的特性就是无知无欲、清静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子主张人性清净就是由他的道生万物的思想决定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三[3]大道是无欲的,它成就了万物而不把万物占为己有。包含人在内的万物都与大道保持一致,所谓“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3]“孔德之容,为道是从” 。[3]老子认为万物生成的过程:①万物由“道“产生;②“道”生万物之后,又内在于万物,发展且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道”分化于万物即为“德”);③万物依据各自的本性而发展成为各自独立的存在;④周围环境的培养,使万物成熟。由此,无影无踪的“道”显现或作用于物为德(“道”体“德”用,二者密不可分),“德”必须与具体万物相结合,才能成为万物生长的内在根据。张岱年指出:“这种内在根据,儒家谓之性,道家谓之德。”[4]郑开则结合《庄子》 有关篇目对 《老子》 中 “道” 与 “德” 的内在关系做了概括 :“ ‘德’不过是专用于 ‘殊’ 的表述, 而‘道’ 则专用于‘一’ 的方面, 如此 , “德” 也就具有以下两个层面:从作为万物之性来看, 它是具体的, 因为万物芸芸, 各具其性;从 ‘自得于道’ 关系上说, 它又是抽象的, 因为 ‘德’ 亦非具体的‘物’ , 而是‘物’ 的普遍本质 (‘性’ ), 当然, 作为 ‘物’ 的普遍本质的 ‘德’ 或 ‘性’ 也是空有某种 ‘自然’ 或 ‘自得’ 的形式而已。”[5]由此可见,“道”跟“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是否就具有“善”的性质呢?其实,老子关于“道”、“德”、“善”、“静”的论述,都明显具有善的性质。如“上善若水。水善则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3]接着老子还进一步写道:“善结,无绳结而不解,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谓善要妙。”[3]道家所谓的“善”不但有适应万物发展规律的意思,而且“善”还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本质。二者的共同特征都是不为物累,以求得本性的回归。纵观《老子》一书,虽到处都包含善的性质,但不可否认的是,始终没有出现“性善”一词,甚至没有一处明言“性”。而作为道家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的庄子却经常谈“人性”,在《庄子》一书中“性”这个字共出现63次,“性命”一词出现12次,“性情”出现2次,“常性”1次,“情性”2次,“忍性”1次,“天性”1次,“形性”1次,“塞性”1次。在《庄子》中虽然到处都有对人性善的论述,却也始终没有出现“性善”一词。最早明确提出“民性善”命题的著作是汉初黄老道家的著作《淮南子》,该书写道:“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其物;心反其初而民性善;民性善而天地阴阳从而包之,则财足而人澹矣,贪鄙忿争不得生焉。”“由此观之,则仁义不用矣。”[2]对此,何大吉博士认为:老子的道家立论的宗旨是出于人学的终极关怀,寻求人类生存的根据。他还把“自然无为”看成老子对人性的最高追求,自然人性思想史《老子》一书的支撑点和主导思想。[6]笔者认为老子是“性善论“者,并以此为基础发展自己的学说。老子认为个人如果能够保持淳朴自然的本性,社会就会安定和谐,而仁义礼乐只会束缚人的言行,使人离自己从善的本性越来越远,应该“攘臂而扔之”,他特别看重人最初清净的人性,也就是“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认为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回归婴儿,“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3]。认为婴儿状态是生命不受损害的理想状态,他进一步写道:“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3]婴儿因为没有受过社会的污染,保持了道赋予的本性,因而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不幸丧失,也要尽快努力恢复,保持人的本性不受环境污染的本性。他提出人应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主张消弭贪欲。庄子也说:“性者,生之质也。”[2]“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则民性得矣。”[7]强调人素朴的本性。“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他认为清静无为是人的本性。“日月固明”“河水固清”[2]人刚开始的本性就像刚出山涧的河水那么清澈,就像没有浮云遮掩的太阳和月亮那么明亮,然而随着人生活在世俗社会中,尘世的私欲破坏了人的本性。

2 人性变恶的原因

老庄都主张人性出自大道,对“人性善”抱有坚定的信心,“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性善。”[2]行善并不是什么难事,“天下莫易于为善,而莫难于为不善也。所谓为善者,静而无为也。所谓为不善者,躁而多欲也。适情辞余,无所诱惑,循性保真,无变于己,故曰为善易。越城郭,逾险塞,奸符节,盗管(金)[玺],篡弑矫诬,非人之性也,故曰为不善难。”[2]指出“善”与“不善”的实质,行善顺应人性,行不善违背人性,行不善比行善要难,人的本性即是善。人行恶是因为背离了人的本性,“人之性无邪,久湛于俗则易。易而忘本,合于若性。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秽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唯圣人能遗物而反己。”[2]人性本来是善的,之所以变恶,就如同河水本来很清澈,而在流入河道的过程中被砂石所污染,日月之光本来是明亮的,却被浮云遮蔽而变得暗淡。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人性发生变化呢?这是老庄必须回答的问题。在老庄看来人性之所以发生变化主要由于以下三个原因。

人性形成过程中,“道”在保持本性同时掺入了其他别的东西。“道”是万物的本原,本性是善,可是“道”在扩展的过程中“善”的本性的纯度降低,但核心的部分依然是“善”。人性其实就是“道”的具体化的产物。“道”的核心是善,人性的核心也应该是善。对此,罗安宪认为:“在道家,其人性论不过是其道论的自然延伸,甚至毋宁说其人性论就是道论的具体化,是其有机组成部分。”[8]人性具有“道”最一般的特性。徐复观对道家人性论的认识切中要害,他说:“道家的宇宙论,实际上是道家的人性论。因为他把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安放在宇宙根源的处所并要求保持一致。”[1]道的自然本性决定了人的常性,怎样才能实现从“道”向人性的传递,我们还需对其进行追根溯源的剖析。人性首先表现为一种物性,而“德”即是“道”物性的表现。“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3]老子认为“德”是道的具体化,万事万物都应该具有“德”的特征,它是道的具体落实。本源于“道”的人性经历“德”的物化过程形成人自然而然的本初状态,即“道”化育成为人性的理想形式,完美的“婴儿”状态。但是无论自然本初的人性在“道”的光辉笼罩下多么令人神往,只要是往外扩展、生长和发展,它就很难拒斥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折损与异化。“道”的异化意味着“道”自然本性一定程度上的迷失。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厚礼。”[3]在“道”不断被万物所模仿的过程中,道的本性渐失,并为“德”“仁”“义”“礼”所役使。这样必然使得“道”发生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损耗,在老庄的观念中,“道”是完满自足的,所以“道”具有自然而然的特点,也就是所谓完满性和自足性。郭象认为:“以性自动,故称为耳。此乃真为,非有为也”。[7]“为”是本性的散发,“道”在顺应本性“为”的过程中必然在掺杂了很多不与自己本性相吻合的“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迷失自己,我们应该强调“道”自然而然的本性,而不应该追求与道相背离的伪性。作为世界最顶端的“道”,同时具有实在性和能动性,诸如“德”“仁”“义”“礼”是没有任何形式规定、缺乏任何实在性的非存在,它只有通过对“道”的分有和模仿,这样必然导致“道”的特质的缺失。但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道”和“道”的衍生物“人性”依然保持善的本性。

第二,世俗教育的影响。老庄认为“人性本善”,人最原始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世俗的教育使得淳朴的人性遭到破坏。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3]老子对于“智”采取排斥的态度,他认为,“智慧出,有大伪”“使夫智者不敢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实者、道之华,而愚之始。”[3]老子所说的“圣”“智”“慧”“学”其含义跟儒家和现代人头脑中“圣”“智”“慧”“学”的概念不同,必须弄清楚这些概念在老子哲学语境中的确切含义。 “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在老子看来“圣”就是弄私智、行小惠的手段。至于老子所说的“智慧”,相当于诡计,“智慧出,有大伪。”[3]这里的“智慧”是奸巧作伪,庄子对此予以发挥,他以马为例对此作了比喻性说明,“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4]在这里,庄子用伯乐比喻世俗教育者,用马比喻百姓,马本来没有多少智慧,但是由于伯乐,用智慧治理马,才使得马失去了本性变得狡猾了。“道”生出的人性是最美好的,当然不用后天的教育,不加以教育人性就能保持原有的“善”,一旦进行教育即使是正面的教育也会破坏人性原本的完美。

儒家重视世俗的教育,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够变得完善;道家则认为世俗教育会妨害人性的完美。儒家认为道德和知识对人非常重要,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下矣。”[7]除了“生而知之者”,世间大部分人要想使得自己的人性变得完美就要接受教育。孟子主张的“四端”认为善只是一个苗头,要达到高层次的善就必须接受教育。道家跟儒家不同,道家认为人的天性是最好的,是最完美的,任何后天的教育都是不必要的。道家对知识论和后天的教育有着天然的反感,认为人的知识越多,人们就越会偏离自己淳朴的本性,欲望也就越多,社会也就会也来越乱。道家的价值取向是去俗利,认为世俗之义的本质仍然是利,世俗知识不过是获取名利的工具,利义皆不可求。但是老子并不是去除一切“利”。“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2]“利”要顺应“天之道”,这样的利对人没有害处,是可以求的。

第三,客观事物的影响。世俗的知识和教育主动破坏了人的天性,一些客观事物也在无意识地破坏人类的本性。客观存在的事物在其存在的过程中,无意识地破坏了人类美好的天性。“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3]在老子看来五音、五色等客观存在的事物看似美好,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充当破坏人们美好天性的元凶,所以老子进一步感叹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3]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只要是客观存在的都会有一定的功能。陈鼓应认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4]物皆有用,人人有才,客观事物无一不依附道而存在,虽然它们无疑客观存在着,然而社会上一旦出现使人产生欲望的东西,即使有学道的心愿,也会受这些引发欲望的东西的阻挠。在《庄子》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位虽然一心学道,但是却求不到道的魏国公子。庄子评论说:“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虽未至乎道,可谓有意矣!”[4]与那些陶醉于富贵功名的人相比,魏公子的精神无疑是可贵的,但是他虽然一心向道,却很难恢复清静无为的本性。所以老子说:“不尚贤,使民无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是民心不乱。”[3]客观存在的事物使人产生心机,而人一旦产生心机精神就不会安定下来,从而使得人的内心不再保持清净无欲的状态。

3 恢复人性善的方法

既然道家已经找到了人性变坏的原因,那么对症下药就可以各个击破了。道家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的措施来恢复人类本性的美好。

第一,体道返性。道家把“道”看作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但“道”与“人”并不矛盾,二者可以统一于“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道”作为最高的本体,是人、地、天都要效法的对象,“道”的根本是“自然”,所以万事万物包括“道”在内都要效法“自然”。道家哲学,就是一种歌颂自然之性的自然哲学,体道返性就是要求人们顺应“自然之道”,返璞归真,最终达到个人、社会统一的理想境界。一切事物的根本精神在于“自然”和“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3]因此,道家主张恢复自然之性,返璞归真。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已经越来越失去天真美好的自然之性,人世间无限的巧伪权诈、厚颜无耻、贪欲暴虐,都远离了自然之道。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得而后仁,失仁而后礼。”[3]矫饰仁义、滥用礼乐,不合自然之道,主张人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即使发生偏离也应该立即返回,追求回归自然,回到“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4]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关于“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为合。”[4]“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核心是顺应自然,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够维持善的本性,“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为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3]只有效法自然,无意识无欲望,才能够符合真正的道,才能够达到人性的完善从而体道返性。

第二,绝圣弃智。老子认为世俗的圣人教育破坏人类的本性,只有反对世俗教育,不要智慧和技巧,人们才能够重返人性的完美,社会才能够安定。道家认为人性天生是最好的,老子反复提倡“抱朴”、“复归于婴儿”以及保持“赤子”之心。人性是完美的,接受任何的世俗教育都是不必要的,非但不必要而且还有可能破坏人们美好的天性。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3]为学的目的是从事知识方面的学习,而老子反对知识对事物的武断评判,认为知识是对事物实质的故意歪曲,他反对知识对生命的忽视和冷漠,认为教化人性的出现,是社会动乱、百姓痛苦的根源。所谓“为道日损”,河上公注:“道谓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3]在老子看来,从事大道的学习跟学习知识恰恰相反,所有的习道者不但要涤除自己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而且还要坚持不懈、反复不已,直到根除头脑中所有的知识残余从而进入一种无为的状态。河上公注:“当恬淡如婴儿,无所造为。”[3]像婴儿一样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而不沾染人世间的俗气,这样的心境没有受到流行知识的侵蚀,对于大道的理解亲切而且自然,这样便进入一种无所作为又无所不为的自然境界。

第三,致虚守静。老子认为体道悟道的前提就是要使心境达到极度虚静的状态。庄子把这一境界称为“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极虚。虚者,心斋也。”[4]主张要心志专一到达空明境界,大道自会到来。陈鼓应认为:“万物并做回归本根,本根呈虚静状态,在虚静中孕育着新生命的因子与机动,这称之为‘复命’,老子的‘复命’可以解释为回归本然,本根或本真。致虚守静,避免客观事物对本性的烦扰,是人们重新回归人性返‘朴’的重要途径”[3]。老子从生命的根本原则出发,认为关于事物表象的知识可以通过行动获得,但是生命的真谛需要在安静和无为中获得。“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无为而成。”[3]正是出于对生命本质的维护,老子排斥人们盲目的行动,认为行动的跨度越大,自己离本性就越远。《韩诗外传》补充说:“昔者,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知道,非目不能视乎千里之前,非耳能听乎千里之外,以己之情量之也。己恶饥寒焉,则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恶天下劳苦焉,则知天下之欲安逸有也。己恶衰乏也,则之天下之欲富足也。此三者,圣人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故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7]老子并不绝对反对发展生产力,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度,他说:“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3]老子并不反对人们为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去制造器物,但是要适可而止,所谓“虚其心,食其腹”,“圣人为腹不为目”[3],多余的东西只会破坏人类的本性。

总之,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完美的,因为受到世俗生活的感染,才会污浊不堪。体道返性就是要求人类除却外物杂念重新彰显天然本性。后来道家代表人物司马贞在自身修道中感悟到:“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今若能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曰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9]心性本来自大道,因为世俗的功名利禄,离大道越来越远,修道的过程就是“净除心垢”的过程,心垢清除干净,就能够重新恢复大道的状态。

[1] 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 [M].上海:三联书店,2001.

[2] 杨有礼.淮南子.[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3]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 [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5] 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研究[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

[6] 何大吉.《老子》人性思想论析[J].求索, 2011(9):136-138.

[7]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7] 论语 [M].张燕婴.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

[8] 罗安宪.中国心性论第三种形态:道家心性论 [J].人文杂志,2006(1):56-60.

[9] 张松辉.坐忘论 [M].北京:三民出版社,2009.

RESEARCH ON THE HUMAN NATURE OF LAO ZI

WANG Yibo,SUN Yongwei

(SchoolofMarxism,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The paper holds the view that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 of “human nature” is related to the interpreting of Lao Zi’s overall ideological system.In view of the different views and research on Lao Zi’s “human nature” thought,it is believe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y thought has a profound social background influenced by the times and is a criticism of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The thought of Lao Zi is no exception.Lao Zi’s criticism of his society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and what Lao Zi conveyed was the “simple and unadorned,kind and true human nature”.Lao Zi believed that man should appeal to the heart,return to man’s original nature and conform to the nature.He was the pioneer and practitioner of “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 and this theory runs through his ideological system and is the essence of Lao Zi’s thought.

Lao Zi;human nature;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2016-04-05

王奕博(1991-),男,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1673-1751(2016)02-0187-06

B223.1

A

猜你喜欢
本性道家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智者老子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