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2016-03-07 08:18杜亚丽
关键词:人才课程教育

张 旺,杜亚丽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张旺,杜亚丽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长期以来,在教育中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知识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等原因,教育中长期坚持了以知识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等弊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确立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过程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课程建设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师资,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模式;反思;启示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作用。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可以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之,则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长期以来,国内外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知识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两种模式分别植根于两个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形成了相对稳固的本质特征,对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两种模式的理论基础、本质特征、对我国教育的反思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两种模式的理论基础

不同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教育模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在人类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论,奠定了两种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此种理论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其思想可追溯到英国思想家培根,他强调“知识就是力量”,把科学知识分成类和科目,对于完善科学系统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形成了早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思想。

19世纪斯宾塞提出,教育要为学生将来的完满生活作准备,主张学习最有价值的知识,倡导科学教育思想,构建了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至今在大多数国家延续。在此基础上,德国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被称为传统的“三中心”,建立了科学教育的教学规范,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提供了支撑,使欧美国家的教育走向科学教育时期,对后世影响较大。凯洛夫将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发扬光大,重视智育,每一节课都按照准备上课、复习知识、讲授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五段式进行教学,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科学主义在美国的代表是要素主义,重视智力的培养目标,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将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强调知识学习的顺序性、系统性和以学科为中心,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宰作用。由于要素主义教育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没达到预期效果,到20世纪60年代失去了主流地位。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实质是科学主义的教育观。强调教育以科学知识的学习为中心,学习即意味着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本和教师。科学知识按照自身逻辑及难易程度被编成教材,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要通过考试来决定。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模式影响较深,以应试为目的教育是这一模式发展的极端表现。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此种理论关注的是人的发展。18世纪卢梭构建了完整的自然教育理想,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并将其推到极致。卢梭主张“要以天性为师,不要以人为师”,这种天性就是自由、理性和善良。顺应自然的教育才能发展人的理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为学生的自然发展创造条件。

存在主义哲学对此种理论的推广具有建设性作用。存在主义创始人海德格尔认为,不要依靠压制去征服人,而应顺应人的自然,以此展示人的本真。萨特的存在主义将个人的自由、生活和存在放在第一位,强调自由是人的本质。布贝尔主张,教育要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教育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养成精神,教师通过“对话”的方法将知识“提供”给学生,重视人性化、个性化发展,反对将教育当成一种训练技能的工具。尼勒认为,知识的教学应该有助于人格的发展,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走向自我实现”,启发式教育是最好方式。

杜威从卢梭等前人身上吸收了儿童中心理论的营养,对后继现代人本主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在当时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他建构的具有独创精神、切合美国文化特色的实用主义教育体系,引领了美国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发展方向。杜威反对传统的“三中心”,主张“儿童中心”,倡导“在做中学”。他的教育思想成为美国创新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动力源泉,对美国教育观的形成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皮亚杰强调,智慧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是培养智慧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不是“学会什么”,而是“学会如何学习”,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认为,教育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代表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此外,现代的主体教育、建构主义教育、多元智能理论都主张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个性差异,“教”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动手能力,重视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

二、两种模式的本质特征

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本质问题,体现在教育目的、培养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两种教育理论在实践上形成了两种典型的教育模式,对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的本质特征。

(一)以知识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

此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传授知识、记忆知识为目的,强调教学过程主要是认识人类已有的真理,教科书是知识的主要来源,重视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等原则,注重教师的权威作用。

1.在教育目的方面,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系统知识,为工业化社会发展提供大量具有相应文化技术的劳动力。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学会、掌握和记忆大量的知识,考试成绩是学习的目的和衡量人才的标准。教育过程重视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牺牲了学生的丰富性、独特性,培养的是单一、模式化的“工具人”。教育的目的是外在的,学生的最大悲哀是无法参与到自己的生命设计中,属于自己的生命却完全由他人设计和支配[1]25-34。教育目的就像由别人设计的一座灯塔,教师和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达到或接近这座灯塔,但学习者是否适合、能否达到却不被关心。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沿袭并深化了这种模式,追求分数至上,导致教育一度陷入封闭化、教条化怪圈。教育过程缺少对学生的精神培育,不重视体育,教育成为现代化机器,批量生产同一“产品”的学生,复制着知识和人才,压抑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和创新能力。

2.在教育组织形式和方法方面,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注重知识单向传授功能,重视讲授法的作用。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三中心”、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成为这种教育模式的经典。过度追求认知,将教育过程视为知识的积累过程,以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标准。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学生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是一个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评价标准追求的是客观化和数量化,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1]25-34。

3.在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夸大教学大纲、教材的神圣、法典作用,导致教师主体的缺席和学生个性的丧失,教师成为教材的附属,教材成为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被忽视。知识在课程设计中占统治地位,课程编制关注的是学科的逻辑。课程内容以理性、科学为主,学生的生活世界被遗忘,统一要求、统一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由于过分的“统一”,导致学生个性、特长、兴趣、潜能等相对萎缩。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缺乏关联,各学科知识相对独立。一些亚洲国家深受这种教育模式影响,尽管我国已经开展了20多年的课程改革,增设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课程,但这种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学科分化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二)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

此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心理、智力、体质等全面和谐发展。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崇尚个性发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与感受。

1.在教育目的方面,倡导教育的目的寓于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之中,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正如杜威所强调的那样:“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是它自己的目的。”[2]125他明确指出:“教育不是把外在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3]115-116人是生命的存在,是由生命本身所决定的,是其内在价值需求的体现。这种模式强调,教育目的不是人为设计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生成的,重视学生天赋的发展。在教育目标上,要求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思维、个性的培养,强调人的多样性、差异性,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2.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方面,主张学生以自主选择、积极思考和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强调一切教育活动要围绕学生开展。反对填鸭式教学,倡导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杜威强调,应该“持久地改进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种种途径上。”[4]409-410强调学校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主张在学校设置实验室、园地和工厂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本领。注重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条件,关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这种教育模式关注人的整体性,强调教学不仅关注认知,更要关注情感、动机、需要、兴趣以及人格的整体发展。倡导平等对话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的探索者和平等的对话者。教师是一个“主持者”而非“教授者”[1]143-144。

3.在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注重与生活相结合,渗透现代科技,主张通识教育。强调课程不仅要关注知识,更要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把对人的关怀纳入课程设计之中,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课程结构由互相分离到有机整合,促进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目标的整合。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不只是对课程的演绎,更是对课程的开发[1]132-147。杜威强调,“关于‘教材’,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它们是在以后的年代里发展成为比较详尽、专门而有组织的知识的根基。”[5]1这种教育模式重视学科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直接经验,倡导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对我国教育的反思

两种不同教育模式培养了不同的人才,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知识丰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考试成绩较高,但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厚实,但富有个性和创造力。我国教育长期沿袭了以知识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而欧美一些国家广泛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诸多拔尖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可以说是杰出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三大科学奖。据维基百科人口统计,截至2012年11月的数据显示,仅占世界总人口7.8%的美、英、德、法四国,获得了占全球74.28%的诺贝尔奖,而美国占了42.57%。全球获得各类诺贝尔奖10人以上的大学共有55所,其中美国占28所。此外,我国科学家在世界级科学大奖,如沃尔夫奖、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化学最高奖戴维奖、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地质学最高奖沃拉斯顿奖也无人获得[6]5-16。可喜的是屠呦呦在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唯一的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钱学森老先生临终感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

拔尖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长久之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不强。据麦肯锡最新报告,中国只有10%的毕业生具有在一家外国公司工作的技能,而印度大学毕业生能够胜任外企工作的比率达到25%;中国每年有160万名新工程师诞生,比美国多出9倍,但仅有1.6万拥有在外国公司工作的实用能力和语言能力[7]47。

我国教育偏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存在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倾向,忽视学生内在学习的培养,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都致力于人才培养,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校、社会把单一的成才目标强加给学生,忽视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学生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做听话的孩子,从小就被告诫“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接受“怎么样做对、怎么样做不对”的教育,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知识学习和记忆上,缺乏创新思想和冒险精神的培育。中国原本不乏优秀、有远见卓识的人才,但教育的影响和熏陶致使更多学生喜欢趋同,缺乏独特性和创造性,深刻反思我国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批判和借鉴中创新。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通过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分析以及对我国教育的反思,深刻感受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时代性和紧迫性。

(一)确立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习近平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8]培养创新人才是对当前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总要求。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布什曾表示,美国将继续在人才创造力和天赋上保持领先地位,美国的最大优势就是一直以来拥有教育良好的努力工作和雄心勃勃的人才,美国将继续保持这一优势[9]。英国在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之后,把追求卓越作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日本2008年出台的教育未来10年发展目标中强调,培养主持社会活动、推动社会发展、领导国际潮流的领袖人才[7]325。巴黎高师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改变世界的人。”美国研究型大学强调对人类、国家带来知识的贡献及社会的改变,把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为各行各业的领袖[6]5-16。各国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提供可贵的参考。

(二)教育过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

创新型人才善于把种种素材以独特而新奇的方式加以组合。对于学生的培养,除学校的学习外,还要到大自然、社会进行广泛的学习,培养学生多元知识结构。瓦特因受其做工匠时研究钟表齿轮圆周运动的启发,创造了蒸汽机。爱因斯坦的音乐天赋使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创造了广义相对论。钱学森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时不死记硬背,而用很多时间学习画画、吹圆号、吹口琴、做实验等[10]20-39。“是否敢于质疑、敢于发现并提出新的思路,是评价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11]57-60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创设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环境,有效利用群体资源[12]156。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开发,鼓励学生敢于冒险、勇于坚持,保持浓厚的探索激情,不唯权、不唯书,培养创新素质[13]33。

(三)课程建设以素质教育为主题

“课程与教材承载着一定的思想、知识、方法和品质,体现特定课程改革的理念,决定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14]21-25学习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课程与教材建设。我国课程改革历经20多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增加了选修课的比例,课程设置呈现多样化趋向。还需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树立现代课程观,重点不在于向学生传递多少知识,而在于对学生个性、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选择具有代表先进社会发展方向的内容为教材,继续增加课程的灵活性,突出地方特色,增加综合性、实践性,建设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多元课程体系。

(四)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师资

一流教育依靠一流教师,一流人才需要一流教师的培养。哈佛大学迄今已有30多位教授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另有30多位文科教授获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柯伟林教授曾说:哈佛的名气不是他有370年的历史,而是因为他有一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队伍。经过严格的筛选,哈佛的师资是非常出色的,他们总能保持在学科的最前沿[15]。杰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专业上,更在于他们带给学生的治学精神、智慧、灵感、思考和方法。教师是学生探索真理的导师,而不是真理的宣讲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作为权威压制学生的主体能动性[16]11-15,我们需要一批优秀的创新型教师来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

(五)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

人才评价标准往往以考试招生的方式来体现,这是我国教育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招生是招人而不是招分数的选人理念,从重分数向重育人的轨道转变。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不仅是考试科目的变化,更是人才培养的改革[17]。高考由一考定终身的评价向构建全国统考、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统一的评价体系转变,有利于多元人才的成长,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2015年两会期间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讲到,有个学生在高二就被美国一所学校录取了,这个学生研究飞行器、飞机、火箭,提出很多独到见解,但这个学生最好的一次考试是化学考了79分,美国这所高校除了给他全额奖学金外,还给他安排了一位顶尖科学家做导师,这样的学生在我国可能不会这么幸运[18]。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选拔的方式、方法,创设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让各类杰出人才辈出,是教育的使命。

[1] 燕良轼.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2]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美]杜威.芝加哥实验的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36.

[5]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东西出版社,1981.

[6] 眭依凡.杰出人才培养:大学必须守持学术理性[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2(12).

[7] 张力,高书国.人力资源强国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 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的指示[N].人民日报,2014-06-24(01).

[9] 布什.2006年国情咨文[J/OL].http://news.xihuanet.com.2006-02-01.

[10] 罗利建.钱学森之问——大师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11] 陈何芳,刘宝存,任洪舜.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演进[J].外国教育研究,2007(5).

[12] 殷世东,靳玉乐.回归与运作:生态取向学生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13] 张旺,杜亚丽,丁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反思和当代创新[J].教育研究,2015(1).

[14] 李学书.求同存异:杜威和凯洛夫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1(2).

[15] 朱幸福,牛震.哈佛文理学院院长柯伟林:“招纳天下一流人才”[N].文汇报,2006-03-05(08).

[16] [美]Rondd A.Beghtto Janmes C.Kaufman.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陈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7] 李昌林.招考改革为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N].中国教育报,2014-01-13(07).

[18] 纪秀君.怎样让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来[N].中国教育报,2014-03-10(01).

[责任编辑:何宏俭]

Rethinking and Enlightenment of Two Talent Cultivation Modes

ZHANG Wang,DU Ya-li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130022,China)

The key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s innovation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Two typical and distinct talent cultivation modes have formed in school education for a long time:one is the knowledge-imparting-centered mode,the other is the student-centered mode.In China,education on the knowledge-imparting-centered mode long-term results in short of creative and outstanding talents and students’ deficiency in practice abilities.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should establish clear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s with high position,and organize education activities at the core of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and deepen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is themed with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and foster innovative and research-basd teachers,and set up reasonable talents selection standards.

Talents Cultivation;Mode;Rethinking;Enlightenment

2015-09-11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FHB130498)。

张旺(1962-),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杜亚丽(1967-),女,吉林通榆人,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

G40

A

1001-6201(2016)05-0202-05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5.038

猜你喜欢
人才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