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进展

2016-03-09 04:49侯延伟
淮海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导管

侯延伟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进展

侯延伟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术; 并发症; 治疗结果

颅内动脉瘤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且该疾病发病率已经仅次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脑梗死。该疾病和其他疾病相比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等特点,主要是由于患者颅内动脉先天性肌层发育薄弱,再加上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引起的颅内血管等出现膨出,导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1]。患者发病后主要以头痛、意识障碍、偏瘫以及其他各种合并症等为主,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上对于颅内动脉瘤主要以血管内栓塞术治疗为主,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临床上不同学者对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获得的临床效果不尽相同[2]。本文对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为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1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方法

对于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者均采用全麻进行麻醉,同时持续进行心电监护,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全身肝素化,采用引导管和微导管间进行持续滴加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经过右侧采用Seldinger 技术股骨动脉穿刺成功后放入6F导管鞘,在常规DSA造影所示的动脉瘤部位进行造影,确定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等,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手术治疗[3]。将微导管前端进行塑形,在路径引导下将导管等放入动脉瘤内,并慢慢撤出导丝;根据患者瘤体的大小、形态等选择合适的弹簧圈,沿着微导管方向慢慢融入,将弹簧圈编成一个“篮状”,并根据患者残腔大小依次放入相应大小的弹簧圈,直到填塞致密后不放弹簧圈。医师在放置每一个弹簧圈时应该进行造影,确定载瘤动脉以及重要分支等是否通畅,并且观察患者动脉瘤栓塞等情况。患者手术后持续使用尼莫同静脉泵入预防血管痉挛,根据患者术后情况给予相应治疗[4]。

2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

颅内动脉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这种方法由于创伤相对较大,并发症多,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伴心肺功能不全者,外科手术存在较大的风险。近年来,血管内栓塞在颅内动脉瘤中广为应用,该手术最早在1973年苏联中得到应用,采用可脱性乳胶球囊栓塞治疗动脉瘤瘤腔,开创了颅内动脉瘤血管的新时代。2000年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协作组对动脉瘤开颅夹闭和血管内弹簧栓塞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5]: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效果理想,显著优于开颅夹闭治疗。此外,国内众多医院也相继开展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手术,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分时发展以及新的血管内栓塞材料在临床中的不断应用,对于手术夹闭失败者以及颅内巨大动脉瘤、多次蛛网膜下隙出血等引起的动脉瘤周围粘连者均可以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

动脉栓塞治疗时基本不受患者颅内压的增高以及脑水肿等的影响,能够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此时间段脑血管痉挛并不严重,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同时,为了避免动脉瘤术后复发,患者在进行栓塞时必须达到致密的填塞,并且患者手术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并且加强手术操作过程中的精细操作,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时机尚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动脉瘤一旦诊断就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早期治疗。与其他研究结果类似[7]:颅内动脉瘤的部位也会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外科手术夹闭效果较高,发生在后循环的动脉瘤由于解剖部位较深,采取弹簧圈栓塞不存在位置深的问题,从而能够降低术中危险性,并且患者治疗预后较好,患者手术前均应该进行全身肝素化,且患者手术过程中保持载瘤动脉的通常和血流速度,避免导管内凝血和血管内栓塞形成,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8]。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发病率较高,且在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随着患者病情的日益加剧,患者表现出现的临床症状也日益明显,患者早期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威胁其生命[9]。临床上,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医疗设备等,使得患者临床治疗更具针对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治疗预后,为颅内动脉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朱培欣,卢占兴,夏国强,等.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J].当代医学,2010,16(5):6-8.

[2] 黄海东,顾建文,赵凯,等.一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3):287-288.

[3] 张峰,高金玲,刘建峰,等.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12,27(4):319-321.

[4] 文红波,杨炼球,孙学志,等.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38(4):309-313.

[5] 钟文军.间接脑血管重建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比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30):6238-6239.

[6] 张应春,时国兵,肖世勇,等.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和介人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6):15-16.

[7] 苗奕峰,徐德明,万默各,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70例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04-116.

[8] 李云龙,李爱民,殷杰,等.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48例报告[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32-33.

[9] KEW J,REES GL,CLOSE D.Multiplanar reconstructed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improves depic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natomy of the frontal sinus and recess[J].Am J Rhinol,2012,16(2):119-123.

天津市泰达医院 神经外科,300457

侯延伟(1982-),男,主治医师,大学。

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6.071

R 743.9

A

1008-7044(2016)06-0762-02

2016-01-12)

[科技项目] 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项目(2012BWKL006)

猜你喜欢
弹簧圈栓塞导管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