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2016-03-09 13:54叶紫
贵州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头皮输液风险管理

叶紫

(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韶关 512700)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叶紫

(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韶关 512700)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将436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静脉输液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3.76%降低至7.34%;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由(72.48±12.43)提高至(88.35±8.21);患儿家属满意率由77.06%提高至91.28%,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降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

护理风险管理; 头皮静脉输液; 应用效果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广泛,是临床护理人员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1]。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是具有复杂性和精细性的特点,对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时有效的建立静脉通道和及时用药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但由于小儿头皮血管非常细小不易显露、患儿治疗过程中不合作、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原因,静脉输液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3]。护理人员进行相关风险管理,分析并评估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临床护理[4]。我院对436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436例,其中男248例,女188例;年龄6个月至6岁,平均(3.68±1.32)岁。将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随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8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危重疾病患儿;(2)有严重痴呆、失语、耳聋和意识障碍等;(3)急诊收治的患儿。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静脉输液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包括:(1)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5名护士、3名质控员组成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小组;(2)采用回顾法对以往发生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风险事件进行分析;(3)风险管理小组每月对护理人员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知识技能、静脉输液各个环节流程、专项查对制度、心理知识、沟通技巧的培训;(4)制定小儿静脉输液高风险应急方案,指导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路径,以提高其对静脉输液风险的预见性和主动管理能力;(5)风险管理小组按照医院统一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对输液护士每月进行理论考核、技术操作考核各1次,并记录其掌握情况,建立激励机制,对于优秀的人员予以嘉奖;(6)每月对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有效的防范和整改措施。

1.3 评价标准 (1)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患儿输液治疗中以及治疗后出现静脉炎、静脉外渗、输液相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基础护理水平: 包括护理人员评估、查对、无菌原则、输液工具选择、穿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按照护理部下发的《静脉输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满分为100分;(3)服务满意度:患者对输液过程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满意,d.不满意,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被视为对该护理过程的总体满意。

1.4 调查方法 由3名质控小组成员采用现场记录和随访方式进行调查,本调查的所有问卷均在调查时发放并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436份,回收有效问卷43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16例,发生率为7.34%,对照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30例,发生率为13.76%,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比较 对照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得分为(72.48±12.43),实验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得分为(88.35±8.21),两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77.06%,风险干预后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1.28%,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降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降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小组通过分析静脉输液患儿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隐患,制订出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并在护理过程中及时进行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及护理措施,通过进行护理风险相关课程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疾病诊疗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明确了静脉输液临床常见护理风险事件和处理技巧,增强了护理人员风险的处理能力,风险管理小组通过定期组织学习、考核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反复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增强了护理人员风险处理的主动性,同时也强化了护理人员依法施护、防范医疗风险的自律行为。

[1] 岳倩茹.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分析[J]. 大家健康, 2014, 5(8):29-30.

[2] 李春华. 不同部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 2011, 9(25):2286-2286.

[3] 王冬梅. 护生心理干预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7):104-105.

[4] 巩越丽. 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患者安全目标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D].2014, 吉林大学.

R473.72

B

1000-744X(2016)05-0555-02

2015-09-07)

猜你喜欢
头皮输液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让头皮爱上做SPA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颈枕输液袋
导管头皮针与钢针头皮针临床效果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