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探讨

2016-03-10 23:24张明渊李建真
河北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气虚病机纤维化

张明渊 李建真

(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肺病科,甘肃 天水 741000)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探讨

张明渊 李建真

(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肺病科,甘肃 天水 741000)

肺间质纤维化属于呼吸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迄今现代医学尚无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统计资料显示其5年生存率低于50%,10年生存率仅约30%。其发病原因复杂,目前尚无定论,与吸烟、吸入粉尘及反复肺部感染等因素有关。发病年龄从30岁到80岁不等,治疗效果不理想,肺功能检查改善率低,且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负担。辨证论治是中医思维的精华,目前中医药对该病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我们展开讨论,希望从中医角度寻找治疗的契机,进而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肺纤维化;辨病论治;中医病机

肺间质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名,是多种肺部疾病的最后结局,该病一旦形成,难以逆转,只能通过积极治疗延缓进展。多数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最终出现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现代医学认为,肺间质纤维化一部分与急性感染有关,尤其是病毒感染,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白肺”,病死率极高;其次是风湿相关性疾病可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与自身免疫有关。对本病的治疗多以抗氧化和抗纤维化为主,如乙酰半胱氨酸和吡非尼酮,但疗效尚不确切[1]。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非常复杂,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已证实,不论是单味中药或固定方药,大都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缓解病程进展,其近期疗效接近或优于现代医学治疗,远期疗效应更具有明显优势[2]。因此,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机,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1 病名归属—肺痹与肺痿

肺间质纤维化目前多通过胸部CT发现,确诊则需通过肺组织病理活检来证实。虽然在许多中医文献中并无肺间质纤维化的明确记载,但其发生发展及所表现的临床证候可在中医学多种疾病中见到。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气喘、胸闷,后期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等,同时又具有慢性经过或反复发作等特点,故多数将其归为中医学喘证、咳嗽、痰饮、 肺胀、肺痹、肺痿等范畴。近几年来,中医关于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肺痿和肺痹[3]两方面,肺间质纤维化与肺痿、肺痹关系较为密切,肺痹,肺脉痹阻不通之意;肺痿,肺叶痿弱不用之意。

肺间质纤维化在临床发展的早、中期,痰浊内阻,郁而化热,蕴久化瘀,瘀血闭阻肺络,肺脉痹阻不通,导致肺失宣降,故而喘息憋气、咳嗽,属肺痹范畴;而在后期,肺虚不荣,肺叶挛缩,丧失功能,故短气不得续,属肺痿范畴。因此,肺痹、肺痿都可作为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名诊断。二者反映了肺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肺痹与肺痿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相互影响,互患为病。一般来说,肺间质纤维化存在着由肺痹向肺痿转变的临床演变过程[4],即因实致虚、因痹致痿,“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肺间质纤维化常可见到痹中有痿(因实致虚)、痿中有痹(因虚致实)的复杂病理状态,只是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病机侧重点不同,但是总以肺气不足、肺络痹阻、气虚血瘀、痰浊内生甚或阴阳俱虚为基本病机。故临床上应正确理解二者的辨证关系,分清主次,正确用药。

2 主要证型—虚寒证与虚热证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肺气虚损,可出现气短不足以息、动则喘息、虚羸少气等症状。根据其病理表现主要分为虚热肺痿及虚寒肺痿,亦即气阴两虚证及肺阳虚证。肺为娇脏,肺燥津伤,热气熏灼,肺热叶焦,痿而不用,则发为虚热肺痿,临床以口舌干燥、寒热时作、咯痰黏稠,甚则咳血,小便色黄为主要表现。肺气虚冷,复受外寒,或大病久病之后,耗伤阳气,或内伤久咳,肺虚久喘,渐伤肺阳,或虚热肺痿日久,阴伤及阳,发为虚寒肺痿,多以畏寒怕冷,咯痰清稀,小便清长为主要表现[5]。临床上多见于素体阳气不足,或慢性病病程日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一般认为,临床以肺燥津伤导致的虚热肺痿为多[6]。

3 主要病机—正虚与邪实共存

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中医病机可概括为肺气虚损基础上出现的邪气留恋。痰浊、瘀血、水饮、寒热邪气等互结,阻塞肺络,严重影响了肺的宣肃功能,最终导致正虚与邪实共存。正虚邪实的病机指导治疗中应重视扶正与祛邪并重,扶正应以益气养阴或益气扶阳为主,祛邪则应重视祛痰排浊、活血逐瘀及利湿化饮,必要时还应加入虫类药搜风通络。

痰和瘀既是肺间质纤维化重要的病理因素,又是致病因素,二者经常相互为患。痰瘀既成,极易相结为患,痰浊瘀血阻痹于肺,影响肺的气机宣降,导致肺间质纤维化病情加重。故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常见痰瘀相兼表现,如咳嗽、咯痰、喘促、唇甲青紫、胁下痞块、舌质瘀黯等[7]。

邪盛正衰是肺间质纤维化的起始原因;气虚阴伤、肺络瘀阻是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基本病理;损及他脏、反复感邪是肺间质纤维化病理演变的重要因素。基本病变在肺,但病理机制却涉及脾、肾等相关之脏。在病变过程中,气虚、阴伤、血瘀三者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形成了虚实并见的复杂病机。此外,由于患者正气亏虚,加上长期服用激素,机体御邪能力低下易致外邪侵犯,加重正气亏虚,从而形成正虚邪实局面。

肺间质纤维化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肾气阴两虚,标实为痰、瘀、热蕴肺,但以本虚为主。痰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情加重因素,而外邪侵袭是疾病恶化的原因。由于个人体质差异、不同发病诱因或不同病变阶段,病机侧重有所不同,肺纤维化可有不同证型,但均有共同病机,即肺、脾、肾不足,邪痹阻于肺,终致肺失主气、宣肃等功能[8]。

小 结 我们认为,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形体消瘦者居多,以咳喘为主症,肺肾两虚为主要病机,其中以肺肾气阴不足为主,临床应用人参定喘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人参定喘汤以人参为君药,益气养阴;辅以麦门冬、生地黄、丹参、牛膝、芥子、陈皮等活血降气平喘。并认为猕猴桃水润多汁,可补充人体水分,适应肺间质纤维化肺肾阴虚病机,且其横切面中间为白色圆形,周边多子,构成轮辐状结构,酷似气管在显微镜下的结构,故建议在病情缓解期服用,可促进疾病恢复[9]。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符合目前现代医学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抗氧化治疗。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机十分复杂,各家认识不同。但就整体而言,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仍处于探索阶段[10],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病名归属、辨证分型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均不统一。从目前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效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症状,延缓了疾病的发展进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我们仍需对肺间质纤维化不同时期病机进一步探讨,充分了解其发病特点,则可能在临床治疗中更多地发挥中医优势,提高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效果。

[1] 侯从岭,雷小婷,陈文辉.培元活血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7):956-958.

[2] 张幸,刘亚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5):145-146.

[3] 张纾难,疏欣杨.对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考[J].环球中医药,2009,2(3):196-198.

[4] 魏瑜.韩树人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5):486-488.

[5]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5-127.

[6] 智屹惠.曹世宏教授论治肺间质纤维化[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3):185-186.

[7] 黄文荣.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6):137-139.

[8] 屈毓敏,王辛秋,王雪京,等.晁恩祥教授辨治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经验探析[J].天津中医药,2014,31(9):515-517.

[9] 袁宇飞.肺间质纤维化病人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2):152-154.

[10] 姜良铎.中医肺系病证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09,2(3):164-172.

(本文编辑:习 沙)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9.031

张明渊(1982—),男,中医师,硕士。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治疗工作。

R563.130.5;R563.9

A

1002-2619(2016)09-1398-02

2014-08-22)

猜你喜欢
气虚病机纤维化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