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联合用药治疗与体会

2016-03-11 19:13吴新怀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治疗体会诊断

吴新怀

摘 要: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猪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该文介绍了本病2份病例,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诊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病;诊断;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104-02

1 病例简介1

1.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13年5月11日,位于贵池区秋江街道万宝村一养猪场,笔者联系指导的一科技示范户养猪场250头的育肥架子猪猪群发病,猪群中有一些猪突然不吃食、用手摸猪耳根感觉烫手,有的咳嗽,发喘,肚子发扇;发现此情况后,及时用土霉素粉伴食喂猪进行治疗,效果不好。笔者于12日下午到场时,已有117头猪发病,死亡1头,发瘫痪的猪有4头,选择性的用红外线测温仪分别对发病程度不同的10头猪进行检测,体温达42.5℃的有2头,42℃有3头,41.5℃有4头,40℃有1头。现场观察发现不仅有畜主所叙述的症状,另外还见白猪皮肤发红,耳朵发紫,驱赶不愿行走,关节肿大等症状。

1.2 剖检病变 将1头刚死亡不久和4头发瘫痪的猪剖检,发现肝脏、肾脏、脾脏及淋巴结、胃肠等消化道器官都无肉眼可见病理变化。病变局限在肺脏、心脏及附关节,表现心包严重积水、呈浅黄色;肺脏肿胀、表面有点状坏死灶;关节腔内有多量淡黄色积液。

1.3 定性诊断 无菌条件下,采集发病猪的心包液和关节液划线涂抹于含NAD的TSA平板,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采集肺脏组织病料进行病毒学分子检测,主要检测猪瘟、蓝耳病及圆环病毒3项。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在含NAD的TSA平板上只有一种形态菌落,其外观为细小、透明、露珠样;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的细小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阿莫西林不敏感,氟苯尼考高度敏感;组织病料的PCR结果显示所检测的3对项目均为阴性。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1.4 防治措施 根据针对该场猪群的发病情况,笔者为该场制定的治疗方案为:(1)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清理粪污,对病死猪及残留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猪舍墙壁,地面及场地用磷酸碘溶液进行彻底消毒,1d1次。(2)发病猪用氟苯尼考注射液肌肉注射,按说明剂量使用,连用5d。(3)全群饮水给药:强本(主要成分为氟苯尼考)1kg/+多西键(主要成分为多西环素)1.5kg拌料,同时用黄芪多糖粉1kg+荆防败毒散2kg和电解多维乳化vc0.5kg粉饮水连用7d。(4)对体质特别差的或者可能形成僵猪的进行淘汰。死亡和淘汰共计32头,余下发病的85头猪全部治愈。5d后回访猪场,畜主反映发病猪情况已经明显好转,再未出现新发病例。指导他继续治疗用药并给猪群补充维生素及氨基酸,同时做好防疫和消毒工作,防止病原再次传入。

2 病例简介2

2.1 发病情况 2013年6月7日张某某从从生猪交易市场买入220头25kg左右的架子猪,8d后有7~8头出现异常,体温升高,咳嗽喘气,跛行,食欲下降等症状,有一头猪突然倒地死亡,有几头猪卧地不起,消瘦速度很快,衰竭死亡。

2.2 临床症状 先是几头膘情好的猪开始发病,初期病猪高烧,呈稽留热,体温40.5~42℃,几天后猪只开始大批发病表皮肤发红,严重者酱红色,耳稍发紫,病猪精神萎顿,食欲下降或废绝,呈腹式呼吸,鼻孔有粘夜性及浆液性分泌物。发病后期,病猪进行性消瘦,关节肿大,多见于腕关节和跗关节。共济失调,有的出现脑膜炎症状,个别猪不表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眼睑皮下水肿,部分病猪出现四肢无力,起立困难,跛行。被毛粗乱,耳朵发绀,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结淋巴结严重肿大,生长不良。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转为慢性的猪表现为反复发热,咳嗽,耳边缘发紫,有的腹下和四肢末端等皮肤有紫红色斑块,常见眼脸,耳部皮下水肿,跛行且呈犬坐姿势。

2.3 剖检病变 剖检病猪,几乎都有心包积水和纤维素渗出性肺炎等特征性病变。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还有肝、肺、脾、肠的外表有浆液性或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胸腔积液,腹水增多;肺炎,肺部病变多见于左右两侧肺的前叶,中叶和后叶,病灶部位呈暗红色,质硬,肿胀,出血与淤血,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瘀血、出血、肺门淋巴结出血并肿大呈大理石样花纹。多数猪脾脏呈暗紫色、肿胀、肾脏肿大肝脏肿大同时都有出血,四肢关节肿大,发炎,有热感。该病多表现为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等多发性炎症。

2.4 定性诊断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畜禽疫情测报站2名工作人员,将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都比较典型的猪的心脏和肺脏进行采集,同时采集了猪的心血、浆膜表面渗出物、腹腔积液、关节炎液等病料带回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病原为猪的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对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等不敏感。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2.5 防治措施 该猪场的猪发病情况和诊断结果与病例一基本一致,所用治疗方法和药物也基本一致。由于诊断及时准确,用对该菌高度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及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用药后及时控制了该病的蔓延发展。该场猪共发病122头,通过及时治疗只死亡17头,治愈105头,治疗结果非常满意。分别于2日和7日到该场回访,没有新的病例发生。

2.6 体会 (1)笔者在技术推广中走访了不少养猪场,调查发现,有部分养猪场的哺乳仔猪发生本病,同时也常见有60kg以上的育肥猪发生本病的情况。(2)本文所报道的病例1为急性感染病例,猪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较短,所以从临床症状与剖检中未发现明显特征的病变,仅可见渗出液增多(心包液和关节液)与肺脏病变,仅凭此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要做出准确诊断是很困难的,还必须结合采取实验室诊断,才能提高诊断准确性。(3)病程稍长,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都非常明显。(4)要提高治愈率,必须搞清楚以往用药情况,治疗效果,并进行药敏试验,知道哪些药该菌已不敏感,哪些药该菌高度敏感。做到用药精准高效。(5)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合用起到增强抗菌作用的效果。(6)黄芪多糖和荆防败毒散的使用,能够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辛温解表,疏风祛湿,清热解毒,益气健脾,补气生血,扶正祛邪,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等的作用,对提高本病的治愈率有着重要的协同作用。(7)电解多维和乳化Vc粉起到了减少应激反应,防止败血症的发生。(8)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所在,一是诊断准确,二是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三是用对该菌高度敏感的药物,给药方式正确,做到精准高效,四是合用药+结合中药、维生素等以增强药效和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五是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切断病原再次侵入。

2.7 预防与控制 目前的研究证实本病原血清型已有至少为15种,各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力较差,猪场要想利用疫苗来进行该病的防控,首先应该搞清本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选择疫苗进行免疫。药物治疗在本病控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效果明显。但是由于该菌对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要经常做药敏试验,并及时有针对性的选择高度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减少经济损失。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治疗体会诊断
蒙西医结合治疗肠道疾病10例体会
猪口蹄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体会
浅谈耳前瘘管的治疗体会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84例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6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