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3-12 04:15冯芳兰魏邦军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7期
关键词:景泰县草食龙头企业

冯芳兰,魏邦军

(1.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兰州 730030;2.景泰县畜牧兽医局,甘肃景泰 730400)

景泰县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冯芳兰1,魏邦军2*

(1.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兰州 730030;2.景泰县畜牧兽医局,甘肃景泰 730400)

景泰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和肉羊产业大县,畜牧业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的地位。近年来,景泰县依托丰富的饲草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把发展畜牧养殖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借助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示范、龙头带动等措施,全县牛羊饲养量、产值、收入连年增长,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实力逐年增强,已成为全县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草食畜牧业;现状;对策;景泰

1 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

2014年,景泰县猪、鸡、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54万头、110万只、0.9万头、150万只,实现肉蛋奶总产量6.3万t,其中肉类总产量3.88万t,蛋类总产量1.22万t,奶类总产量1.2万t,畜牧业产值达到6.5亿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1.6%;草食畜牧业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

1.1规模养殖蓬勃发展

目前全县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达到2 026个,其中千头奶牛场2个,500头以上奶牛场2个,百头以上肉牛场6个;万只羊场2个,千只羊场13个,百只以上羊场(户)860个;牛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2%。2014年被省农牧厅确定为全省畜牧业(肉羊)示范县。

1.2标准化生产逐年提升

全县畜禽养殖质量和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白银市大福公司奶牛场被评为农业部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场;已创建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

1.3良种繁育体系日趋完善

全县已建成省级种羊场6个,奶牛场1个;牛羊人工授精点25个,牛羊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

1.4龙头企业培育发展迅速

景泰县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牛羊规模化养殖企业。白银市大福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位于景泰县红水镇清河村,占地面积300亩,养殖奶牛1 488头,日产鲜奶12 t以上,2014年完成主营业收入2 000多万元,销售鲜奶4 000 t,实现利润346万元。景泰玉泉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祥和农牧循环产业园羊场位于上沙沃镇白墩子村,项目占地366亩,已建成羊舍54栋5.7万m2、草料库等其他附属设施,完成投资5 800多万元,年饲养育肥羊3万只,实现年销售收入5 000多万元。

旱育秧苗床的供肥量能基本满足秧苗正常生长,三叶期后若补肥则应同时补水。用尿素10g/m2 100倍液均匀喷施,再用清水喷淋洗苗,移栽前几天可按尿素75kg/hm2标准适当施送嫁肥。

1.5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

已建成肉羊养殖、加工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8家,带动发展规模养殖、饲草料种植以及建立订单农业的农户达3 000多户;建成活羊交易市场1个,牛羊屠宰加工企业2家,成立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近200家,牛羊贩运户达到200多个,牛羊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形成。

2 发展成就及主要做法

2.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为加强对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景泰县成立了草食畜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实行县、乡技术人员包片、包村的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目标分解到村,责任靠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2强化科技培训,营造发展氛围

通过召开宣传动员大会、现场观摩会、外出考察学习、典型示范带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科技培训,鼓励农民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思路,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同时,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草畜产业和畜产品深加工业,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拉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营造了“投资多渠道、经营多形式、发展多层次”的良好氛围。

2.3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

2.4抓点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提高

根据各乡镇资源优势,按照“宜牛则牛,宜羊则羊”的原则,分区域、分产业在每个乡镇确定3~4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配备1~2名技术人员进行蹲点指导,对各示范点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定向、定点支持力度,使其发展成为产业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规模养殖示范户、示范场和养殖小区,通过龙头企业的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使草食畜牧业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中的比重逐年提高,推动全县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

2.5狠抓技术推广,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对县、乡、村三级畜牧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广大规模养殖户实用技术的培训,实行畜牧技术人员与广大养殖户对接,县畜牧兽医局全体职工实行“两联一包”,电话咨询到户、技术指导到户、技术培训到户、技术承包到户。二是与中国移动合作,开通了“中国移动ADC管理平台的企信通业务”,建起了畜牧业手机信息平台服务体系。三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将青贮、微贮技术作为发展草食畜牧业重点工作来抓。全县共配置饲喂机、打捆机、铡草机、粉碎机、揉草机等饲草料加工机械2 000多台(套),年青贮玉米秸秆30万m3,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58%。四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建成11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发展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近200家,建成活畜交易市场1个、牛羊屠宰加工企业2家,发展牛羊运销户200多个,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发展草食畜牧业产业化结合起来,为养殖户提供产、加、销一条龙服务,实现了草食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

3 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近年来,景泰县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3.1存在问题

3.1.1宏观方面一是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主要表现为工业化、规模化水平低。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畜产品及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发展规模养殖,需要初次投入大量启动资金,但农民和养殖企业自筹资金的能力有限,普遍缺乏流动资金。三是循环经济发展缓慢。景泰县年产农作物秸秆60多万吨,但饲草料加工利用滞后,利用效率低,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养殖场粪污治理措施不力,粪污污染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2微观方面一是场址选择不当。原来部分养殖场场址选择不合理,不利于防疫消毒和人畜健康;有的则因陋就简,利用山沟及滩涂地建场,一旦发生暴雨山洪和疫情等灾害,将给养殖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饲养管理相对粗放。有些养殖场良种不良养的现象仍然存在,畜禽引进随意,日常管理不规范,饲料搭配不科学,防疫消毒不到位,饲养效益不明显。三是投资建场缺乏科学规划。有些养殖场盲目投资建设,资金全部用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流动资金匮乏,拉长了投资回收期。

3.2发展对策

3.2.1进一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引导、扶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改和扩建,加速龙头企业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中度高的草食畜牧业生产基地和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引进一批畜产品及其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企业群体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共同抗御市场风险,以大幅提升草食畜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推动草食畜产业的快速发展。

3.2.2创新养殖小区(场)建设模式采取自建公助、公建租赁、企业投资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养殖小区(场),在加大财政、项目对养殖小区(场)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大力吸引企业资金、民间资金、信贷资金参与养殖小区(场)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可追溯管理。

3.2.3继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破解融资难题,制定优惠政策,吸纳民间资金,突破资金制约瓶颈,形成养殖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3.2.4加快循环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饲料企业参与秸秆饲料的加工利用,鼓励大型养殖场与农户之间的订单生产模式,促进秸秆饲料规模化开发利用,商品性营销。同时要切实加强养殖业粪污综合治理,完善配套沼气池等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把产业开发与沼气建设、有机肥开发结合起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防止环境污染。

(编辑:赵鹏飞)

S8-1

A

1006-799X(2016)17-0012-02

冯芳兰(1970-),女,甘肃甘谷人,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和档案管理工作。

魏邦军*

猜你喜欢
景泰县草食龙头企业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7个加工型番茄品种在景泰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甘肃省景泰县:湿地色彩斑斓美如画
关于白银市景泰县乡村治理情况的调研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河南省:积极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欢迎订阅2015年《草食家畜》杂志
关于《草食家畜》编辑部变更邮箱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