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3-14 00:49梁吉珠
文理导航 2016年5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梁吉珠

【摘 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对话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40分钟焕发无限生机,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展示强大的活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观念转变,促进有效

《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生怕学生学不好,采用注入式教学,一讲到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让学生知道知识的结果,而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老师既教得苦,学生又学得累,教学效率低下。

教师要由传统的“传授者”转变为当今的“引导者”,做到引导要恰到好处,要引导得当,让学生感到水到渠成,而不能感到生硬与做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与临场应变机智,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备课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经过学生参与、发现和思考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内化,成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才能印象深刻,举一反三,让他们终身难忘。因此只有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真正转变,才能使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因为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感,有利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决定学习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喜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桂林两大购物中心微笑堂和百货大楼为迎接五一,都进行促销活动,其中微笑堂是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百货大楼是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这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可见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

三、培养自主,提高有效

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尊重。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呢?

在教学《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向学生出示这样一个研究性课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板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呢?”这个问题对单个学生而言是较难独立完成的,但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问题一提出便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合作探索的愿望,首先启发学们独立思考,让他们一边动手一边操作一边演算,经过10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深入到每个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然后各小组交流个人的看法,再后由小组长集中每个同学的发现,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在老师引导下在同伴们的合作下此题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答。

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每个人、每个小组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想在课上保证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充分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对课堂中的合作交流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保证个人思考的空间,切实发挥合作交流有利的一面,同时更多鼓励课后的合作交流。

四、和谐民主,增进有效

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愫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应该说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只是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学习、进步、成长中的首席代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及时转变教师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展示的舞台。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为初中数学老师的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行为,合理运用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媛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9)

[2]陈轶敏.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东方教育》,2015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