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精准课堂教学

2016-03-14 19:42王玉秀天水市卫生学校甘肃天水741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精准课堂教学

王玉秀(天水市卫生学校,甘肃天水741000)



如何开展精准课堂教学

王玉秀
(天水市卫生学校,甘肃天水741000)

摘要:通过确定精准的课堂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精确细化教学过程与方法,从而开展精准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精准;课堂教学;教学目标

教学成败的关键就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些教师上课前似乎很扎实地进行了备课,有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但其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其对课堂教学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掌握不够,即没有达到精准的课堂教学。

精准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精确细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展教学活动。如何开展精准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呢?

1 确定精准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关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要达到的效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即分析教学对象——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为其设计精准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或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状况,准确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目标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有些教师在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看似很明确,要求掌握什么、熟悉什么、了解什么,看起来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实则在课堂中无法完成。因为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认知和生理心理状况、学习动机等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情分析是教与学目标设定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才能精准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优化教学内容是开展精准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优化教学内容更能体现教学的科学性。任何一本教材都或多或少有其局限性,教师应该深入钻研、系统分析,根据学生学情及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对知识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学生需要和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避免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离、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的现象。陶行知认为,教学必须注意学生的才能和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扩大信息容量,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的结合点,准确把握优化后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最佳结合点。做到:(1)教学内容有新意,能开阔学生视野;(2)教学内容有层次,由整体到部分、由已知到未知、由纵向到横向;(3)教学内容有重点,明确重点、突破难点;(4)教学内容有事例,联系身边事例解决教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3 精确细化教学过程与方法是开展精准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

只有精心细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精准性,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1备课

课前充分的准备是精准教学的基础,是上好课的前提。3.1.1备学生(即学情分析)备学生就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和较为全面的分析,如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特点等,都要进行分析。可以采用测验、调查、个别谈心等方式进行。通过分析学生情况,可设计精准的教学目标。

3.1.2备教材(即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对课程计划和标准规定的教材深入理解,在把握教材特色的同时,还应了解整套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在通览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具体教学内容在整个单元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具体的教学内容纳入整个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理解所学知识。

3.1.3备教法(即教学方法)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与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情境相适应。也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随机应变,做到“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和谐统一。

3.1.4备新意备新意就是要求教师在用好用活教材的前提下,注重知识的更新,精益求精,常备常新。尽管教学内容没变,但教学对象可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逐步提高,因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必然要随之变化。加上自己新知识的补充,备课就有了新意。

3.2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课堂教学环节的科学化是精准课堂教学的根本。

3.2.1科学地导入如何为每一节课选择独具特色、吸引学生的导入尤为重要。教师要能集趣味性、启发性、创新性于一体,采用问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图片展示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等合适的导入方法将所讲知识巧妙灵活地呈现,这样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畏难情绪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药物学基础课上,当笔者踏着铃声走进教室时,一位学生正在剧烈咳嗽,脸色绯红,眼泪也流了出来,此时笔者问学生:“这名学生怎么了?”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咳嗽!”笔者便接着说:“你们知道咳嗽是怎么一回事吗?如何才能减轻咳嗽呢?”此时,学生带着期待的眼神渴望得到答案,于是就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呼吸系统药。

3.2.2精彩地讲授教师所有的准备过程要能完美地呈现给学生,必须借助于教师精彩的讲授。首先做到对知识的精炼,抓住重点,讲清讲透,明确思路,条理清楚。其次语言要流畅、生动,语速适中,用词准确,能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法,使之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比如引入激情有趣的“导入语”、启发思维的“设问语”、承上启下的“过渡语”、点拨解惑的“讲解语”、画龙点睛的“总结语”。再次在讲授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练习法等。如讲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时,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把一个人和一块石头同时放在相同的高温或低温环境时,二者温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回答:“石头烫手或冰手!”教师接着问:“那么人的体温会是怎么样呢?”此时学生兴趣非常浓厚,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应及时给出答案“人的体温基本上维持在37℃左右,因为人体有体温调节中枢,它能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过程,所以人在高温或低温环境时体温基本上不变”。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氯丙嗪能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人的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教学内容不同,使用的授课方法不同,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问题的生成与解决,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2.3合理地设计板书板书是教案内容的浓缩,是将精心构思的教学内容及思路直观地展现出来。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新颖、字体工整、布局美观。根据教学要求,力求以简练的文字、符号、线条和图表反映丰富的内容,并通过板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厘清思路。有些教师不会设计板书,将教案中的内容完全照搬在黑板上,学生不停地抄,一节课下来,累坏了教师,学生也稀里糊涂,不知道重点是什么。其实,教学的重点就是板书的重点,板书内容必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3.2.4恰当地使用教具教具使用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正确地使用教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明确教具的使用目的,用教具要解决什么问题,使之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熟悉各种教具的使用方法,尤其是电化教具、多媒体软件;要选择合适的摆放位置,有些教师刚一上课,就把教具摆在讲桌上,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具上,不能认真地去听讲;要精确地把握教具演示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以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或学生还没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收了起来,达不到精准教学的效果。

3.2.5准确地分配教学时间教学时间合理分配是优化教学过程、保证精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任务以后,就要保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实现教学目标上。对各教学环节和步骤占用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如讲镇痛药时,可以用大部分的时间讲述吗啡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而用少部分时间讲述其他几种药物的作用特点。这样更能够突出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3.2.6科学地小结下课前几分钟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所学知识的结构层次,将课堂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小结,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教材知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这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这就要求突出重点、难点、易混点,掌握技巧、规律和方法。比如学习镇痛药时,可以把黑板上吗啡的作用总结成顺口溜“三镇一抑,一升一降,缩瞳催吐”,然后再比较哌替啶与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异同,这样有助于强化重点内容,便于学生记忆。

3.2.7合理地评价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精准的教学评价要求教师评价时不只是简单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引导,应从内容、方法、能力等方面去点拨和启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进入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评价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评价,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除了教师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互评,有利于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也有利于转变学习方式。

3.2.8布置作业在教学中,作业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以教师的精心设计为前提。布置作业时要选择有意义的,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相适应的,与学习目标相符的,能够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探究的内容,并要注意前后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以是随堂练习、课后巩固,也可以是课外的综合练习及探究性练习,作业量要适中,太少达不到训练效果,太多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9课后反思作为教师,要经常进行课后反思,包括准备好的教案、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否最为有效;教学重难点是否把握;教学方法使用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恰当;课堂提问存在什么问题;对学生的疑问是否给出正确的解答等。通过这些反思,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查漏补缺,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丰富教学经验,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精准课堂教学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精确性、准确性的把握,开展精准课堂教学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8-0036-02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精准课堂教学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