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工作中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释读
——以“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为视角

2016-03-15 01:45王海林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正确处理方针范式

王海林

(武夷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西青 300387)

统一战线工作中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释读
——以“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为视角

王海林

(武夷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西青 300387)

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这一统一战线工作方针的提出,实现了思维范式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的历史飞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一分为三”为视角,全面审视新常态下统一战线工作方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可具体诠释为:不A不B,无偏无颇;亦A亦B,和谐并进;A而B,良性互动。

统一战线 一致性 多样性 一分为二 一分为三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必须汇聚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统一战线工作方针,要求汇全党之智、举全党之力持续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这一方针的提出,是解决新常态下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策略的集中体现,是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指挥棒和总抓手。

毋庸讳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在统一战线工作问题上,我们的思维范式长期被“一分为二”禁锢着,忽视了统一战线工作既是求同存异、又是克异求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今,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统一战线工作方针的提出,终于冲破传统“一分为二”思维范式的束缚,认识到统一战线工作是矛盾的统一体,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是其基本范畴,两者共生共荣、对立统一;关键是坚持求同存异,守住一致性圆心,扩大多样性半径,画出最大同心圆,实现了思维范式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的历史飞跃。

习近平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1]这里深刻阐明了统一战线工作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多样性是一致性的前提和基础,一致性是多样性的方向和目的;多样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一般来说,我们把两级对垒的思维概括为“一分为二”,把注重协调整合的思维概括为“一分为三”。“一分为二”的思维范式强调非A即B、有A无B,矛盾双方持续对抗、永无调和;与之相反,“一分为三”的思维范式强调A、“中”、B,这里的A和B分别指事物矛盾的双方,“中”则指在事物矛盾双方之间寻求平衡A与B又超越A与B的中间方,同时它又反过来协调和统领A与B双方的关系。“中是就事物的静态而言;从动态来看,中也表现为和。概而言之,中是静态的和,和则是动态的中”。[2]“中和”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而将中和这一儒家文化的重要范畴返朴归真,整理出一条由简约到繁华、由繁华再到简约的思维模式,便是‘一分为三’”。[3]这里,我们将以“一分为三”的哲学思维为视角,全面审视新常态下统一战线工作方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一、不A不B,无偏无颇

《尚书》云:“无偏无陂(同‘颇’—引者注),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4]这里的无偏无颇、无偏无党、无党无偏、无反无侧等表达的都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鲜活体现,也是“一分为三”之思维范式的生动诠释。“一分为三”之思维方法论告知我们,事物不是简单的非A即B,而是两级对立的不充分性和自身同一的相对性之统一体,即不A不B、无偏无颇是事物双方关系的真实反映。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避免单级思维、树立综合思维,摒弃线性思维、倡导立体思维,全面把握各种关系、平衡协调各方利益,取得工作成效最大化。

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统一战线工作方针,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不A不B、无偏无颇的思维范式。统一战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法宝和看家本领。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荣辱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成败得失休戚相关,辩证看待和妥善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统一战线工作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欣欣向荣;反之,统一战线工作萎靡不振,党的事业举步维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统一战线工作遭遇诸多严峻挑战,但其社会地位、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没有变,基本矛盾即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也没有变。因此,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仍然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命题,贯穿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涵盖全社会各个工作领域。

社会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是理论与现实、抽象与具体、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体,是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鲜明特征,也是顺利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社会基础和实践条件。搞好新常态下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立体多维关系。这里可阐释为,一致性是A,多样性是B。在传统“一分为二”思维范式下,A与B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坚持一致性就注定要牺牲多样性,坚持多样性就注定要伤害一致性。一致性与多样性似乎铁定成了无法兼顾的两级,二者无法兼而得之。无可否认,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我们必须坚持一致性优先原则,但一致性优先并不等于漠视甚至无视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以“一分为三”的思维范式为视角,一致性与多样性除了彼此对立外,他们还有同一的一面。正如庄子所云:“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5]这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的双方,不仅是彼此对立、矛盾常在,还能实现相互转化、复通为一。也即是说,对立物之间除对立外还有同一性。所以,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我们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在追求一致性的同时兼顾多样性。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节制的:有一致性无多样性,有多样性无一致性,皆无法建立统一战线;只有两者同时并存,才可能且必要建立统一战线。“非一则不能成两,非两则不能致一。”一致性与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审时度势,分析研判和精准施策,关键是既坚持求同存异,又坚持和而不同。

统一战线工作本质上即做人的工作,体现在方法策略上就是以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为客观依据,倡导和遵循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效用法则。而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么盲目追求一致性,要么过于放任多样性,这是传统“一分为二”思维范式作祟,如果让其任性发展,势必动摇统一战线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本。新常态下要继续发挥统一战线工作凝聚人心和汇聚共识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社会之命运共同体,我们就必须协调整合一致性与多样性二者之间的对立,使之相互节制、不偏不倚向前发展,不断形成推动共同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二、亦A亦B,和谐并进

孔子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里的“张”指张弦,“弛”指落弦,弓弦只张不弛,则绝其弓力,因此“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反之,弓弦只弛不张,失其往来之体,同样绝其弓力,因此“弛而不张,文武不为也”。[6]由“一张一弛”我们可以推演出对立事物之间应是相互补充、和谐共处之关系。“一分为三”的思维范式可概括为“亦A亦B”,A与B分别代表一对范畴的矛盾双方,二者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从而达到事物中和相济、和谐并进的理想境界。

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统一战线工作方针就是亦A亦B、和谐并进这一思维范式的尽情演绎。自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胜利,随着实践历程和历史任务的不同,先后建立了国民革命、工农民主、抗日民族、人民民主和爱国统一战线,其中既取得了成功经验,也留下了历史教训,既推动了事业向前发展,也遭受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如第一次国共合作带来了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势如破竹;但大革命的失败使我们完全排斥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走向自我封闭、难于自拔;第二次国共合作带来了全民族的积极抗日,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彻底结束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人民翻身做主人;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告诉我们,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全力发挥统一战线工作的最大效用,即坚持正确处理好统一战线工作中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寻找全社会利益、事业和命运共同体的最大公约数。

从实践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世俗化、社会信息化日益凸显,国内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和市场经济持续深入,社会结构不断变革、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组织不断涌现、思想观念不断变化、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致使一致性面临诸多挑战、多样性经受全新考验。一是经济发展与区域失衡并存、收入持续增加与差距不断扩大同在、法治张扬与腐败频发相伴、境外渗透与国内抵制共处,动摇了部分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需要通过统一战线工作强化“一致性”奋斗目标、共同理想和价值自信,使他们紧密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旗帜下,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二是在传统统战对象如党派、民族、宗教等继续存在的同时,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专业人士、新媒体从业人员、网络人士、出国留学人员和不同群体的代表人物等也不断涌现,日益成为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应成为新常态下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随着他们物质需求获得满足后,必然要求更多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诉求,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当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迫切需求和本真向往。“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统一战线工作方针的提出,就是顺民心、得民心之举,“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方针必将调动统战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奉献青春和力量。统一战线工作方针的提出,就是为了使一致性和多样性这一对范畴之间能够相得益彰、和谐并进。

三、A而B,良性互动

《尚书》中称君子有“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7]这里仅有宽宥,不足以庄严;必得严厉以相济,方成一德。其他八德,亦复如此。《论语》中描述对孔子之态度也是“温而厉”。[8]这里仅有温和,不足以庄重,必得严厉方以相济,进至完美。从“宽而栗”和“温而厉”范例出发,我们可以将“一分为三”的思维范式概括为A而B,A为一端,是最基本的;B为另一端,是相辅助的。如果光有A或总是A,就是“同”。《国语》云:“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9]只有以B辅A,即A而B,方能济A之不足,以至于中和,达至完美境界。

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统一战线工作方针就是A而B、良性互动这一思维范式的实践写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我们把目光集中在追求一致性上,要求思想、政治和行为步调一致,但效果并不如愿,如社会上时常出现一些与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等相关的不和谐事件。历史与实践证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协调多样性,即在不断增进一致性的同时,应该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力量正确对待多样性。具体表现为: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激发社会发展正能量,实现正和博弈、互利共赢;以多样性丰富一致性、以一致性提升多样性,以多样性促进一致性、以一致性融合多样性,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调动一切潜在力量,为一致性理想和目标而贡献青春和力量。这里,一致性是A,是最基本的;多样性是B,是相辅助的。如果只强调一致性就是“同”,如果只强调多样性就是“异”;只有在强调一致性的同时辅以不可或缺的多样性,即A而B,才能济一致性之不足,以至于“和”。《诗经》云:“马之刚矣,辔之柔矣!马亦不刚,辔亦不柔,志气麃麃,取予不疑”。[10]马本刚,辔本柔,御夫的精湛技艺,表现在能使刚者不刚,柔者不柔,使刚柔相济,达至理想境界。这里,我们可以把一致性看作是“刚”,把多样性看作是“柔”,统一战线工作方针是对90多年统一战线工作经验的全面总结,是对统一战线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新常态下推进统一战线工作的行动纲领,即在于能够把一致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调剂起来,以使两者兼容并蓄、相辅相成,以使我们的统一战线工作“志气麃麃”。

统一战线工作因多样性的客观存在而建立,统战对象主要有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各阶层代表人士、各利益主体等,各成员之间独具个性和差异,尤其是进入新常态历史条件下,其多样性的时代特色更加鲜明。这就要求我们以广博胸襟和战略眼光包容多样性、理解差异性,响应各方诉求、协助解决问题,把最广泛的社会力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统一战线工作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思想宗旨,即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体谅包容之基础上,最广泛调动一切建设力量、凝聚一切积极要素,将多样性差异转化为最大公约数,为一致性目标理想增添助力。统一战线工作中坚持多样性,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能够体现社会意志、团结各方力量、兼顾多方利益、化解社会情绪和促进心灵沟通。“只有真正使各种意见在统一共识基础上相互借鉴而不对立,各种诉求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相互尊重而不冲突,才能赢得发展,保持和谐”。[11]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以包容差异、和而不同的方式形成社会合力,来增强一致性主导作用,扩大社会共识、汇聚人心力量,为实现一致性的奋斗目标添砖加瓦。所以,党中央适时提出统一战线工作方针,就是要求我们辩证分析和全面把握一致性和多样性之张力关系,使之以B辅A、济A之不足,进而达至A而B,实现两者刚柔相剂、良性互动。

新常态赋予新使命,新起点呼吁新作为。时至今日,在不断处理统一战线工作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的历程中,我们遇到了按原有思维范式无法解决的诸多难题。为了全力推进统战事业,我们必须克服传统思维中的许多痼疾。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这个系统,既非笔直的线,也非平铺的面,而是球状的网”[12]。网格上的每一点,既是一个独立自主、个性鲜明的存在,也是一个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关系。中国式思维是过程思维与整体思维的辩证统一,“一分为二”思维范式不是它的终结,只是它整体过程的一个中间(过渡)阶段,它还要超越“一分为二”、实现“合二而一”,趋向“一分为三”。“一分为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新常态下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源泉,更是众志成城、同心筑梦的思想源泉。

[1]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人民日报,2015-05-21(1).

[2]吕元礼.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3.

[3][12]张春阳,吕元礼.新农村建设: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J].理论与改革,2007,(2):69-71.

[4]尚书·洪范.

[5]庄子·齐物论.

[6]礼记·杂记下.

[7]尚书·皋陶谟.

[8]论语·述而.

[9]国语·郑语.

[10]诗经·逸诗.

[11]刘学军.统一战线一致性和多样性的传统文化溯源及其实践意义[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79-83.

(责任编辑:刘亮红)

D613

A

1009-2293(2016)06-0030-04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学说在中国研究(1899—1923)”(项目批准号:14XKS010):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从‘礼运大同’到‘中国梦’:中国理想社会追寻轨迹”(项目批准号:2013C046);2016年福建省委统战部人文社科项目“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研究(项目批准号:TB16062s)”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海林,武夷学院暨福建省统战文化武夷山研究基地讲师,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DOI】10.3969/j. issn.1009-2293.2016.06.008

猜你喜欢
正确处理方针范式
正确处理余数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正确处理余数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