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检务公开 努力打造“阳光检务”

2016-03-15 04:47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孟祥福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8期
关键词:检察室检务检察工作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孟祥福

全面推进检务公开 努力打造“阳光检务”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孟祥福

2012年以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检察院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推进检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依法、全面、及时、规范、便民”的检务公开工作原则,以让人民群众在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以加强办案过程中的信息公开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工作,全力打造“阳光检务”,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不断提升检察机关亲和力、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建立健全公开工作机制,不断推进检务公开工作规范化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区检察院高度重视检务公开工作,始终坚持把检务公开作为促进司法公正、提升检察公信力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检务公开工作组织领导。成立由区院检察长为组长、副检察长为副组长、办公室、政治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检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院党组每年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检务公开工作,研究和解决检务公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相关业务部门检务公开日常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公开相关信息。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检察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检务督察、检风监督员、检察信息联络员、规范司法行为监督员、派驻社区检察室、检察服务进社区等相关制度,确保及时、有效公开相关检务信息。同时,将检务公开工作作为检务督察的重要内容,加强督察督导,不断深化检务公开工作。

三是加强公开平台运行机制建设。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和沟通,扎实做好检察新闻发布工作,及时向社会发布检察信息。认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宣传活动,利用展牌、发放宣传材料、接受现场咨询等集中开展检务公开。加强检察新媒体建设,先后开通“津南检察”官方微博、微信和“津南预防”、“津南未检”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检察工作相关信息,开展法律维权、犯罪预防以及法律咨询等服务。

不断拓展公开渠道,全面深化检察信息公开

采取多种措施,主动公开检察机关的性质任务、职权职责、机构设置、工作流程等与检察职能相关的内容。主动公开检察工作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创新举措、重大专项活动等相关检察信息。

一是丰富完善公开方式方法。坚持制度规范公开上墙。在控申举报中心、案件管理中心、派驻检察室公开悬挂“文明接待公约”、“举报须知”等控申举报、案件管理、派驻检察室工作等相关制度规范。印制检务公开系列宣传册、宣传单,利用集中宣传、调研走访等机会向公众发放,全面公开检察机关职权职责、立案范围、标准等信息情况。编印《津南检察》、《津南预防》等刊物。通过刊物编发、赠阅,系统公开相关检察政务信息。截至目前,已编发、赠阅杂志 《检察工作站》7期、《津南预防》3期。主动公开检察机关的性质任务、职权职责、机构设置、工作流程等与检察职能相关的内容。主动公开检察工作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创新举措、重大专项活动等内容12件。主动公开高检院司法解释、本院规定及规范性文件36件。加强检察新媒体的开通应用。通过“津南检察”官方微信和“津南预防”、“津南未检”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发布检察工作相关信息49条。积极推进实施案件信息网上公开工作。2014年案件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启动以来,区检察院依据相关规定及时发布重要案件信息1件,公开案件流程、办案部门、办案期限等程序性信息1152件,公开对犯罪嫌疑人延长羁押期限或变更强制措施的办理情况、理由和依据8件,公开终结性法律文书49件。

二是强化检察新闻宣传。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平台作用,增强检务公开实效。2012年以来,共在 《检察日报》等媒体发表检察新闻宣传稿件1400余篇。结合“举报宣传周”等活动,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3次,及时向社会公开检察工作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创新举措、重大专项活动等相关检察政务信息。充分运用津南电视台、《津南时讯》、人民网等媒体优势,通过电视访谈、专栏报道或以答记者问等形式,广泛宣传检察工作。利用人民网天津视窗“基层检察长系列访谈”、“最美检察官系列访谈”,《每日新报》“社区检察室的故事”等媒体平台主动宣传检察职能、检察工作做法和成效,增强了检察工作社会认知度。

三是加强公开工作双向互动。认真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分阶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做到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公开。先后组织“检察开放日”活动4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来院参观,开门办检察。开展公开庭、考核庭8次,邀请相关人员观摩庭审活动。把应当公开的检察信息全方位向社会公开,增加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先后聘任检风监督员、检察信息联络员20余人,聘任范围覆盖到社区。通过召开座谈会、工作通报会、评议检察执法等活动,向他们宣传检察工作,同时,通过他们宣传检察工作。

加强便民窗口建设,提高公开工作群众参与度

一是深化群众接待工作。依托控告申诉服务大厅,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实名举报、控告、申诉答复工作。严格落实每周四“检察长接待日”制度,积极开展“听民声”、下访巡访、入户答复等活动,认真做好法制宣传、检察信息公开工作。2012年以来,共开展实名举报、控告、申诉答复工作121件,在化解社会矛盾的同时主动公开相关检务信息。不断完善检察法律文书说理、检调对接、刑事和解等机制,在检察执法办案环节认真做好以案释法、讲法说理工作,促进检察信息公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是深化社区检察室建设。2012 年2月,在全市检察系统率先建立3个有正式编制的派驻检察室,分别派驻葛沽、双港和八里台地区。通过“检察服务进社区”、与代表委员座谈、“综治宣传月”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95余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9余人次。先后开展“廉洁文化进社区”、向“农家书屋”赠送普法书籍、参与“新社区、新生活”共建等活动50余次,在双港鑫家园和辛庄鑫旺里社区设立廉政文化指导站,定期开展法律宣传、讲座等活动。聘任来自各镇综治信访部门及农民还迁社区的17名负责同志为检察信息联络员,借助联络员的地缘、人缘优势,加强联系群众、保障民生、宣传法制等工作。在小站镇农民工公寓,建立“检察服务站”,有效解决了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深化案件集中管理机制。积极构建良性检律互动关系,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律师档案信息库。目前已有289名律师进入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库的使用,减少了查验律师资格的手续,缩短了律师阅卷、查询的时间,为律师的合法诉讼行为提供了便利途径。开通电话查询,设计制作 《受理案件信息查询情况登记表》,对于电话查询事项进行详细登记,并核实查询人身份,依法提供查询服务476人次。印制发放“案件管理中心联系卡”,公开接待范围、辩护人、代理人应提交的证明材料、网上查询、预约、法律文书公开网址等相关信息,为辩护人、代理人来院办理相关业务提供方便。目前,已完成辩护人、代理人接待、阅卷、查询工作共240次,复制卷宗材料4万余份。建立信息反向推送机制。对于律师查询时尚未接收的案件,在接收案件后主动向律师反馈收案信息并建议其及时办理阅卷、约谈手续。坚持开门搞活动,主动征求意见。在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中主动向律师及律师事务所发放 《征求律师意见建议表》60余份,现已回收41份,收到了完善业务工作制度、加强独立办案能力、实现无纸化阅卷等9条建议。

猜你喜欢
检察室检务检察工作
检察改革背景下检务督察工作问题研究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推进信阳检察工作转型发展
从混沌走向协同——论检察机关案管职能和检务督察职能的关系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检务系统设计
基层检察室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初探
石家庄市长安区政协视察检务公开工作
依托派驻检察室 筑牢农村女童性保护围墙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
派驻检察室在刑事和解中的作用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