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管理:数字时代下高校教学管理新模式

2016-03-15 09:28马千里
关键词:网络化教学管理教材

马千里

(武夷学院 旅游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网络化管理:数字时代下高校教学管理新模式

马千里

(武夷学院 旅游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高校工作中一项很重要内容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本身存在着目标难以限定、模糊性以及学生可选择性小等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管理也陷入许多困境,表现为信息数量与信息处理能力不相适应,教材建设进程滞后,教学管理模式单一等,网络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施行网络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多方主体的信息技术素养,建立健全网络化管理体系和管理规范。

网络化管理;数字时代;教学管理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高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管理的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中,探索符合现实需要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尤其近几年来,互联网、QQ、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高速发展和普及,受其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受到严重挑战,更需要探索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教学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一)教学管理的内涵

所谓教学管理指的是学校的管理者根据一定的教学规律、程序、方法和管理原则对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以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使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和信息得到最合理的配置,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及质量的过程。[1]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材建设管理和教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管理的特征

教学管理与其它管理不同,具有特有的一些特征,表现在:(1)目标难以限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要向学生传递一定的价值观,传授专业知识并培养一定的技能。同时高校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及一定的监护人职责。因此很难从多元目标中确定最重要的目标;(2)教学管理的模糊性。学生是高校的核心,是高校工作的主要对象,具有非常强的主观能动性,且其成长经历具有显著差异,无法像流水线上的原材料一样进行加工,培养出来的学生随着个性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3)学生可选择性小。教师与教务管理人员、学院领导、学院领导、辅导员不同,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往往是深入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合理的师生搭配才能使教育效果实现最优,但是目前教学管理中,学生几乎没有选择教师的机会,只能接受指定教师的教育。

二、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困境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受到很大冲击,陷入许多困境。

(一)信息数量与信息处理能力不相适应

本世纪以来,高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单单2014年,研究生招生共62.1万人,在学研究生共184.8万人,毕业生共53.6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共721.4万人,在校生共2547.7万人,毕业生共659.4万人。专业、学生、教师、教室等与教学相关的资源数量激增,加上学分制的普及,教学管理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非常多,涉及每个学生的考试安排、学籍管理、上课计划、成绩管理、培养计划,以及教师的授课计划、教学评价、教学成果、评优评先,调课安排等,还要协调师生关系、毕业实习等诸多事宜。这些信息都是非常分散无序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而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精力终归有限,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的整理上使教学管理者无暇顾及学生个性的发展,削弱了教学管理的效果。

(二)教材建设进程的滞后

目前,在教材建设方面,教材的滞后性较为严重。在学生使用的教材中,存在内容比较滞后,理论不够鲜活的问题。在这一方面,理工科的教材与文史类的教材相比,问题更为突出。究其原因,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速度相较于社会科学而言,变化较为缓慢,自然科学类教材的内容更新也比不上社科文史教材的更新速度,尤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来源太多,信息更新速度也太快,教材在编写时,内容就已经十分落后了,等到学校学生拿到教材开始使用时,内容显得更为落后。另外,现有教材完全是站在为教师讲授提供便利的角度来编写,这给教师采用课堂讲授以外的教学方法带来了难度。[2]

(三)教学管理模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是学校和二级学院的两级教学管理模式,一般而言,教务处代表学校进行教学的组织管理,掌握着教学管理信息的决策权;而各个二级学院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完成实际的精细化教学管理工作。一般而言,教务处有一定的办学理念,往往会对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但由于教务处对具体情况的了解肯定不够详细,决策经常与教学实际相脱节,因此二级学院在执行时,可能达不到教务处预期的效果,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者对教学政策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在执行过程中受主观经验的影响,执行时产生一定的偏差,难以形成教学管理的合力,导致出现一些教学管理的问题。[3]

三、网络化管理的可行性

网络化管理是数字时代下的产物,可以解决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支持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也使网络化管理具有非常强的可行性。

(一)网络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网络化管理,就是指在教学管理系统中,用户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教学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等工作在网络上进行,通过网络实现教学信息的传递,达到不同权限用户共享教学信息资源的目的。网络化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网络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即强调相互依赖、促进协调、协商、信任、合作等概念。

(二)国家教育政策是实行网络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7月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明确提出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且特别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中,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4]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

(三)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是实行网络化管理的重要基础

随着信息化社会高度发展,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上网设备由台式机为主体转变为笔记本、平板电脑、台式机、手机等工具共同发展,人们沟通的渠道从以手机短信、飞信为主转变为微信、微博、QQ等多种即时通讯工具为主。在高校中,学生群体中有班级QQ群、飞信群、学院QQ群,这些工具除了用来发布学院通知之外,主要功能就是学生之间的聊天。教师群体中,由于工作繁忙,教师QQ群主要用来通知各种活动和任务,利用程度不高。目前各个高校基本建立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教师登分、教师评价、学籍管理等,许多功能没有被充分利用。总之,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及巨大的利用空间为网络化管理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现实需求呼唤网络化管理

高校在教学管理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注册与选课信息、学籍与成绩信息等。这些信息的整理和运用关系到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5]同时,对于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家庭状况、教师教学状况、课程安排是否合理等。但是目前教学管理中对于这些信息的利用程度非常低,许多信息的采集仍然依靠纸质版或者简单的excel表格,给教学管理者造成大量的工作负担,网络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分析,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教师、学院工作等用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到一起,建立一个上传下达的平台,既可以发布有关通知和任务,又可以收集各方主体的意见,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行网络化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各方主体的信息技术素养

网络化管理涉及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相关部门人员等。但在众多主体中,学生相对其它几个群体来说信息技术素养较高,但是总体看来,网络化管理中涉及的诸多主体信息技术素养仍然比较欠缺,许多工作的开展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模式。例如,在有关教务管理系统已经包含课程设置、奖惩情况、荣誉申请、学位管理、教师评价等功能的情况下,仍然采取纸质版填写并审核的模式,相关信息也没有录入系统,造成系统软件的巨大浪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相关主体没有掌握系统操作知识,另一方面是习惯了传统办事模式,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因此,要加强对网络化管理的实用性、便利性的宣传,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网络化管理模式中。同时,要加强对系统操作的培训,提高大家的信息技术素养,尤其是要组织专门人员辅助年纪较大的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掌握操作技能。

(二)建立健全网络化教学管理体系

在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中,决策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即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学分安排等教学相关内容由上级决策,教师和学生缺乏参与权。由于教学管理活动的决策者远离教学一线,对于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决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效果未能达到预期,而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角色,由于在教学管理中缺乏话语权,主要任务就是执行教学管理部门的决策。决策模式的不合理影响了教学管理的效果。因此在网络化管理过程中,要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即我国高校要根据已有相关教务管理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或建立新的教学管理体系,既包括教务管理系统,也包括QQ、微信、微博等新兴网络工具。其中教务管理系统除了常规的功能之外,要设置匿名意见版块,在课程设置、学分安排等方面征求匿名意见,对于未接纳的意见要给予充分说明,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材建设过程中,针对信息更新过快的问题,要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增加课程资源,例如新浪公开课、网易公开课和爱课程网里的课程,同时教师们要吸收各专业最新发展成果,录制成公开课上传,从而解决单个教师知识能力有限和学生无法选择选课人少的课程的问题。QQ、微信、微博等众多新兴媒体,除了通知功能之外,由于缺乏有效管理,沦为单纯的聊天工具,老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也未参与进来,既浪费了师生沟通的良好机会,又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因此要组织专门人员对这些网络工具进行管理,控制群内聊天话题,鼓励教师参与进来,增进师生的了解,并利用老师的经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

(三)建立健全网络化管理规范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仍处于探索期间,主要依赖过去教学管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来运作,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造成教学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无序化,严重降低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因此要基于《2020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题战略研究报告》、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等文件,建立适合本校发展实际的网络化管理规范。在制定管理规范的过程中要把握精细化原则,对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的权利、义务及操作程序要予以规范,使网络化管理有章可循。

五、结语

教学管理改革趋势必然是网络化管理模式的普及,但在目前形势下,要使网络化管理顺利实行,还需要不断加强计算机教育和网络教育,同时要完善相关管理规范,提升网络化管理的标准化程度。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基于专业认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酒店专业实习效果评价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AS150598)

[1]周兴国,李子华.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3.

[2]刘伟刚.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5,(6):223-224.

[3]李亚伦,郑丽萍.试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应对策略[J].文教资料,2014,(15):148.

[4]刘士祺.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18.

[5]阮绍萍.大数据背景下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新思路[J].科技视界,2015,(9):111.

猜你喜欢
网络化教学管理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