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四要素” 推进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

2016-03-16 04:27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三门峡锣鼓产业化

李 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LI Zhen

(Normal School, Sanmenxia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 Sanmenxia 472000, China)



培育“四要素” 推进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

李 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三门峡锣鼓书兼具河南西部、陕西东部、山西南部的地域特色,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财富。文章针对三门峡锣鼓书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提出要从培育人才、资金、作品、环境“四要素”入手,积极推进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

三门峡; 锣鼓书; 四要素; 产业化; 发展

LI Zhen

(Normal School, Sanmenxia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 Sanmenxia 472000, China)

一、三门峡锣鼓书及其产业化发展

1.三门峡锣鼓书 三门峡锣鼓书又叫陕州锣鼓书和四弦书、四股弦,曾广泛流行于陕县、灵宝、卢氏等地。这些地方历史上由古陕州所辖,人们就把这一区域的曲种称为陕州锣鼓书[1]3,三门峡锣鼓书的产生、发展与创新,与三门峡特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三门峡地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处,与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黄河金三角”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三门峡荟集了豫晋陕三省文化的精粹,使三门峡锣鼓书兼具河南西部、陕西东部、山西南部的地域特色。

2.产业、产业化及文化产业 产业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或专指工业产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主体运作的动态形式,包括四个要素,即市场经济的运作形式、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关系和以盈利为目的[2]213-214。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国家统计局在2004年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中,将“文化及相关产业”表述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一般划分为三类,即生产与销售文化产品的行业、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文化旅游等行业。

二、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推进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是繁荣文化事业的需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定,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八大报告也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明确了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宏伟目标。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也提出要“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和“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三门峡锣鼓书是以三门峡群众为主的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创造的重要民族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不仅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和具体实践,也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2.推进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是促进经济转型的需要 当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冷战时代结束以后,美国的文化产品逐渐占据了全球文化输出的高地。近年来,美国充分利用遍布世界各国的人才、媒介、资金占领文化市场,其文化产业总经营额高达数千亿美元[3]123-124。在我国,曲艺是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文化艺术形式,不仅因为曲艺具有传播历史文化、教育之责,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与精神财富,更是因为人民群众把舞台当作公平舆论的倡导者和生活道路的指引者,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到许多历史知识、评断事情的道理和为人处事应具备的社会道德。因此,三门峡锣鼓书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将三门峡锣鼓书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3.推进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是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发展的特定规律,有的艺术形式从开始萌芽到发展再到繁荣,然后就开始衰落甚至消亡;也有的艺术形式能够在衰落一时后又发展、再繁荣。三门峡锣鼓书自形成以来,在清朝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初,演出活动比较频繁,一些锣鼓书艺人成立了书班、书社。1957年,在河南省首届曲艺、木偶、皮影会演中,卢氏县文化馆锣鼓书组演唱的传统曲目《小二姐做梦》、陕县锣鼓书组王良成等演出的《全家去辩论》和徐文社演唱的《皮县五大夜》均获奖。1963年,陕县文化馆组织人员对锣鼓书的传统曲目进行收集整理,将40多个书帽、曲段、书目分成三集,编成《陕县传统曲目汇编》油印发行。“文化大革命”期间,锣鼓书演唱活动被迫停止。改革开放以来,锣鼓书有所发展,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总的形势是后继乏人,亟待抢救。在三门峡锣鼓书发展不太乐观的情形下,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

三、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条件

1.经济增长为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三门峡市紧紧围绕把三门峡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大战略定位”,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经济增长稳中趋升。2014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达到1 2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 3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 7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 979元。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人们对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视,也使群众的文化艺术消费不断增加。近几年,在三门峡举办的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和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上,均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很受群众欢迎,这也充分说明人民群众对优秀文化艺术仍然有较大的需求。

2.将三门峡锣鼓书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2007年,三门峡锣鼓书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门峡市政府也先后公布了一批锣鼓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三门峡锣鼓书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自2013年1月起,陕县在河南省率先对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予以资助和奖励。其中,对10名省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月资助传承经费400元,49名市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月资助200元,在72名县级非遗传承人中每年选出10名优秀者奖励1 200元[4]1,这些做法体现了政府对三门峡锣鼓书传承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3.上海南汇的锣鼓书经验为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路径借鉴 1996年11月,国家文化部将上海南汇命名为“民间艺术(锣鼓书)之乡”。2004年4月,上海南汇锣鼓书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上海唯一的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2006年,上海南汇锣鼓书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10-115。上海南汇锣鼓书的传承保护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制定和落实保护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民间老艺人发放专项艺术津贴,给15位老艺人颁发了艺术证书,并发放年度津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锣鼓书艺术的研究和展示、艺术资料和实物的征集和收置、鼓励艺术传承、培养艺术人才及确保保护分中心的运作等;南汇区政府建立锣鼓书艺术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级锣鼓书骨干队伍,编制《锣鼓书概述》,成立南汇区锣鼓书艺术协会。(2)丰富项目保护成果。坚持为多位老艺人建立个人艺术档案,举办“历史背景下的表演样式专题研讨会”“社书专题研讨会”等交流活动,挖掘有价值的锣鼓书文化。(3)建立锣鼓书表演队伍和培训基地。先后举办了锣鼓书唱腔培训班、节目传授班、艺术档案专管员培训班,培训人员200多人次。(4)保护生态环境。申报新场古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浦东锣鼓书传承人康文英,从推进锣鼓书进课堂入手,在不同年级中传授相应难度的锣鼓书技艺,并提出了锣鼓书要产业化发展的概念[6]52-53。上海南汇锣鼓书的发展为其他曲艺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成功经验。所以,笔者认为,三门峡锣鼓书艺术要实现创新发展,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借鉴上海南汇锣鼓书的发展经验。

四、培育“四要素”,推进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

1.培育人才要素要从培养储备入手,为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三门峡锣鼓书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作、表演人才的支撑。近年来,随着文化多样性和传播信息化的发展,创作和表演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三门峡锣鼓书持续繁荣和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要把培养包括创作、表演、音乐伴奏、理论研究等方面人才的工作,作为推进三门峡锣鼓书传承与发展的首要位置。要坚持传统的拜师收徒人才培养模式,原汁原味地传承表演传统曲目。要依托学校或培训机构合作办学,广泛吸纳锣鼓书艺术爱好者,积极培养新生力量。要落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各级政府要根据规定对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资金扶持,使其能够全身心创新锣鼓书艺术。

2.培育资金要素要从争取各界支持入手,为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提供融资保障 企业的启动和发展靠资金,足够的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此,推动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解决资金来源问题。资金来源具体有三个解决渠道:(1)政府投资。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三门峡锣鼓书等文化艺术的发展作为文化惠民的民生工程,安排一定的资金发展三门峡锣鼓书等文化产业。(2)企业搭台。必须推进一些企业与三门峡锣鼓书传承艺人的合作,可以用企业资金入股、艺人艺术作价入股的形式,筹备启动资金。(3)以优带弱。依托蒲剧、豫剧等发展较好的剧团,促使其与三门峡锣鼓书艺人进行合作,使其在推介三门峡锣鼓书的基础上,为其发展提供无形的资金扶持。

3.培育作品要素要从创新创作入手,为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注入当代元素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而在作品中充分地和科学合理地融入本地文化元素,既能显现艺术作品的地域特色,也能提升艺术作品的品味和文化认同。”三门峡文化是三门峡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物质发展水平等与三门峡人民精神层面需求的综合体现,突出表现在传统文化元素、旅游文化元素和艺术文化元素等方面。因此,在创作、表演等活动中,把三门峡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三门峡锣鼓书艺术之中,这不仅对宣传三门峡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通过三门峡锣鼓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三门峡的文化元素,提升三门峡锣鼓书艺术的品味、水平和影响。

4.培育环境要素要从加强宣传入手,为三门峡锣鼓书产业化发展搭建一流平台 对三门峡锣鼓书来说,推进其产业化发展,不但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其艺术性和价值,而且还可以从传播、推广等方面促进其自身的发展。要用品牌思维来解决锣鼓书的宣传和推广问题。品牌一词多用于商品,而这里所说的品牌,则是指三门峡锣鼓书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能够像知名商品、文化符号一样吸引群众,促进艺术消费。三门峡锣鼓书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就要借鉴上海南汇锣鼓书的发展经验,积极打造适合三门峡锣鼓书发展的大环境。同时,也要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成功经验,走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2015年12月5日,在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的第三期《中国之星》节目中,谭维维与陕西“华阴老腔”演员张喜民等合作演唱了一首《给你一点颜色》。这首歌使歌手谭维维一举成功夺冠,也使“华阴老腔”瞬间成为网络热词,使全国人民迅速认识和了解了“华阴老腔”[7]11。因此,三门峡锣鼓书传承艺人也要把握时机,创作精品,积极创造与知名企业、著名演员合作的机会,使三门峡锣鼓书通过强力宣传,成为更加知名的曲艺剧种和艺术品牌。

[1] 胡晓萍,谭佳佳.千古绝唱陕州锣鼓书[N].三门峡日报,2008-03-19(3).

[2] 郭新茹,顾 江.文化遗产产业化运作的路径依赖和战略选择[J].特区经济,2009(4).

[3] 李 微.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探析[J].新闻界,2007(1).

[4] 李 博,黄云启,何艳鹏.陕县为非遗传承人发放补贴[N].三门峡日报(西部晨风),2014-04-11(1).

[5] 张 旭.传承历史音韵 展现艺术风采----民间曲艺锣鼓书试点工作情况[Z]//张 旭.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材 料汇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6] 王 静.千年锣鼓书能否产业化运作[J].浦东开发,2010(10).

[7] 韩 轩.谭维维:给摇滚一点新颜色[N].北京日报,2015-12-08(11).

Cultivating “Four Elements”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Luogushu in Sanmenxia

Luogushu in Sanmenxia, also known as ShanZhou Luogushu owning western Henan, eastern,Shanxi, southern Shanxi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cultural wealth.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Luogushu in Sanmenxia is not optimistic.The paper suggests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ook industry Sanmenxia percussion from cultivating human resources, capital, work environment“four elements”.

Sanmenxia; Luogushu; four element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2016-01-14

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三门峡锣鼓书艺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SKL-2014-1092)的研究成果之一。

李 真(1983-),女,河南三门峡人,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音乐教育、戏曲研究。

J825

A

1672-2388(2016)02-0066-03

猜你喜欢
三门峡锣鼓产业化
邵伯锣鼓小牌子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走在路上的三门峡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