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6-03-16 04:27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政理念绿色

单 文 峰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SHAN Wen-f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单 文 峰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指导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它对于教育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需要采取理论讲授、实践引导和环境熏陶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绿色价值取向、绿色职业选择和绿色生活方式。

高校; 思政教育; 绿色发展; 理念

SHAN Wen-f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重要指南。“绿色发展,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蕴含的是简约朴素、返璞归真的自然本色,彰显的是风清气正、公平正义的文化环境。”[1]第1版教育要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同频共振。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同样也指导着教育的改革发展。

一、绿色发展理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

2016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未来教育发展。”会议还特别强调:“要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不仅要实现教育体系的青山绿水,更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师生的绿色观念。”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坚持思想引领、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有责任将绿色发展这个党和国家的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指引下社会的发展趋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方式,实实在在地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能够捕捉时代发展机遇的敏锐感和对社会发展有担当的责任感,让他们成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促进时代发展的人才。

二、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绿色价值取向 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第7版该价值取向在理论上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以及“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三个论断上,在实践上集中表现在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代表的既促进经济发展,又改善生态环境的美丽乡村建设上,是有益于中国发展的价值取向。

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教育学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之一。“价值教育是有关人们行为正当性的原则教育,其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良好的、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3]29“(它)致力于价值观念的塑造、价值态度的培育、价值理性的提升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养成。”[4]18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所以,把价值教育作为任务之一的高校思政教育,必须担负起树立大学生绿色价值取向的任务。

2.培养学生的绿色职业选择 高校思政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就业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不仅要正确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还要帮助学生解读政府政策,认清社会发展趋势,准确定位,精准点穴。“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以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延展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客观对待新的就业形势中出现的新问题。”[5]62

在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正在向绿色转型。《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在坚持基本方针之中也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互联网+”融合发展的11个重点领域,其中就有绿色生态;浙江省以“五水共治”倒逼转型升级,整治污染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绿色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高校要正确地做好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提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就必须把握住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引导学生形成“绿色”底线思维,从事有绿色发展前景的行业,培养学生的绿色职业习惯,使其避免踏入污染行业和落后产业。

3.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最直接体现之一。“绿色生活方式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我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度、践行力,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具有基础意义、关键作用。”[6]第7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绿色生活方式的养成,环保部推出了面向全民的《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教育部长袁贵仁也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培养师生绿色观念,反对奢侈浪费,崇尚勤俭节约,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2]第2版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题中之义。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活方式,是文明养成教育的组成部分。要让学生不仅能知行合一,成为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的践行者,形成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节约集约的行动自觉;还能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传播者,在生活中推广绿色服装、提倡绿色饮食、倡导绿色出行、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等等。

三、高校开展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具体路径

1.注重理论讲授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学习和研究。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大学期间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导师,思政课老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讲人和研究者,均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要想让学生具备绿色发展观念,辅导员和教师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绿色发展理念的研习,掌握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关注绿色发展的实践,让自己在教授学生时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有效。

开展理论教育既可以采取课堂教授,也可以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1)充分利用课堂,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时,加入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关理论和相关实践内容。(2)要求学生进行自学,组织学生利用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学生党员学习沙龙等形式,开展绿色发展理念的自学活动。

2.注重实践引导 (1)组织学生看一看。绿色发展理念的培养需要组织学生走出去,观察社会的绿色转型。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各地市“五水共治”指挥室,听取以治水倒逼转型升级的工作介绍;走进“两山”理论诞生地和美丽乡村发源地,感受绿色发展的实际成就;走进农村基层,感受绿色发展指引下基层经济社会面貌的转变。(2)组织学生做一做。依托校内环保社团,开展诸如绿色祭祀、旧衣回收、垃圾分类、杜绝浪费、禁止吸烟等宣传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学生活动。与学校有关部门和基层社区联合,以当下“五水共治”中心工作为切入点,选派学生干部担任校内和校外河道的“河长”,履行“河长”的巡查、举报等部分职责,在实践中承担部分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积极参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利用世界水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清洁地球日等环保时间节点,开展水样采集、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3.注重环境熏陶 (1)重视高校教育者的言传身教。高校教育者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做绿色生活方式的典范。夏宝龙书记在《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牢牢守住高校重要阵地》的讲话中指出:“让每一位教师都承担起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良好的师德师风本身就是一部最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科书。”[7]4(2)建设绿色校园环境。参照国家《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理念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积极规划学校绿化,建设绿色覆盖、环境优美、建筑与绿化相互交融的美丽校园。充分利用教室、寝室、实验室、食堂等场所,以及雕像、文化长廊、文化小道等设施,宣传绿色发展理念。使用富于生态文明内涵的名字命名校园建筑,使高校建筑、校园空间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实现校园环境功能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 本报评论员.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N].中国教育报,2016-01-20(1).

[2] 任理轩.坚持绿色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三[N].人民日报,2015-12-22 (7).

[3] 吕 君.价值教育在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及推广价值[J].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5(3).

[4] 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2009(1).

[5] 富恩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实现路径探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1).

[6] 袁贵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16-02-05(2) .

[7] 夏宝龙.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牢牢守住高校重要阵地[J].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5(3).

Route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five major development concept put forward in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It also is of gui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I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Ec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ake the way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guidance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green value orientation, green career choice and green lifestyle.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reen development; ideas

2016-03-10

本文系2016年度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规划课题《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任务及实现的路径探讨》(2016JC08)的研究成果。

单文峰(1985-),男,安徽淮南人,助理研究员,文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G641

A

1672-2388(2016)02-0073-02

猜你喜欢
思政理念绿色
绿色低碳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