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6-03-16 06:09程晓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全科

程晓丽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丘476100)

“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程晓丽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丘476100)

我国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与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可以为我国广大基层社区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也可以为我国各级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及才华的施展开辟广阔的天地。针对当前我国“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明确思路,创新发展理念;立足地方,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面向基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将是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高职高专;医学教育

1 “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内涵及战略意义

“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的、非赢利的,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保障我国广大基层群众基本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卫生监督、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1]方面需求的各种卫生医疗机构和服务的总和。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确保“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普惠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的卫生政策与制度完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设施与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增加卫生服务机构与丰富服务形式;建设结构合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及相应的资金保障机制等方面。

构建完善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首先,“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实现单纯的经济增长,还包括政治、经济、卫生、文化、科技等多元素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状态和生活环境。其次,“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基层人民群众基本卫生健康权益的主要途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能为基层群众的和谐生活提供更多的实效保证,对于促进基层群众的全面发展、基本预防保健、卫生医疗服务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好“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能实现和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卫生健康医疗权益,让广大基层群众共享我国卫生事业繁荣发展的成果,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2]。第三,“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提高全民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居民卫生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广大基层群众医疗消费意识不断提高,卫生健康意识不断加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切实有效地改变我国基层乡村的环境卫生、医疗保健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第四,“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能获得国际社会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认同。当前,一个国家的发展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领域及文化软实力领域,卫生事业的进步、发展和完善更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文明进步的标志。

2 新形势下“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给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

2.1面向基层、以用为本是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1年7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家对医学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根据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顺应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卫生改革与发展实际,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展望未来,我国高职医学教育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职医学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将继续稳步扩大,我国全科医生教育当前面临着“求数量、保质量”的极大挑战;另一方面,高职医学教育的发展模式将进一步转型,突出表现为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增强培养学生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能力。医学院校的源头培养要抓好,继续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要坚持,这一形势为我国全科医生教育指明了奋斗方向[3]。

2.2国家在健康医疗方面重基层、强基层的惠民政策为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我国广大基层群众的健康水平,事关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和谐昌盛,医药卫生事业关系着亿万人民的健康和千家万户的幸福。2011年,我国已初步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有1~3所达标的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每个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1年,国家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要求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同时,创新激励方式,通过契约服务、边远贫困地区工作提供特殊补贴等,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把人才留在基层、稳定在基层,当好基层群众健康的“守护人”[4],这将为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2.3我国基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重视健康给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下发一系列的惠农文件,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随着基层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加之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77亿,占人口总数的13.26%。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患病率、伤残率及功能障碍性疾病患病率明显上升,老年病的社区预防、康复及护理服务需求将日益增加。因此,我国广大基层群众对医务人员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广大社区基层每千人口拥有的医师、护士数量不足1.3人,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广大基层群众卫生保健、预防医疗的需要。全科医学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5],这给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3 新形势下“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给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带来的挑战

3.1国家对卫生类技术人员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将会逐步压缩高职医学教育的规模

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高职医学教育要根据国家政策和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国家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未来10年,医学普通本科主要设置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和护理学专业,高职医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主要设置医学相关类专业,医学中等职业教育将不再设置临床等专业。这对我国广大高职医学院校来说,将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挑战。如何实现未来10年我国高职医学院校的成功转型,在发展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适时合理、卓有成效的调整,将是我国广大高职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3.2如何体现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特色,将是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优化的新导向

高职医学教育除了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共性外,还有自身独具的特点:学制短、课程多、总课时量大;由于医学专业的特点,实验、实习教学多,实验课(实践课)与理论课之比为1∶1,实验性和实践性强;招生规模小;办学成本高,教学过程中人、财、物的投入较多。当前许多医学院校以校园占地面积、现代化教学建筑、现代化教学设备等因素作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没有把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特色放在高职医学教育的首要位置,因此,对高职医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未来高职医学教育如何体现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特色,使医学教育回归到“医学模式转变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学科建设与实用型全科医生培养相结合”[6]的基本诉求上来,这将是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优化的新导向。

3.3高水准、高层次医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完善与发展,是制约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医学院校发展受地方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程度及当地政府关注程度的影响极大,教职工待遇相对较低。又由于品牌效应较本科医学院校差,致使众多高职医学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碰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在:高层次、高水准的医学人才不愿到高职医学院校工作,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引进困难[7];教师队伍在数量、学历、职称结构、科研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高职医学教育的需要;地区乃至全国知名学科带头人凤毛麟角,缺少行业领军人物。

3.4专业发展建设水平良莠不齐,制约了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发展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除部分并校升格为本科医学院校外,绝大多数是由中专层次升格为大专医学院校的,或在原来大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来。这些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除原先就有的一些传统医学专业,诸如护理、临床、口腔等专业发展较完善外,许多新兴的学科专业,诸如影像、检验等专业起点低、起步晚,相应的师资队伍科研水平较低,这些新兴专业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和学科间有机融合,进而提升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水平,这一动力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和彰显出来。

3.5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管理模式的不完善,阻碍了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发展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学管理职能都归学校,医学专业的二级院系在人、财、物的划分上没有自主权,医学教育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被分割。由于缺乏对医学一级学科建设管理的统一平台,缺少对学校所有医学教育资源统一调配管理的机制,造成了同一学科专业管理上的前后条款分割,人才培养失去了连续性,各系部同类实验室设备设施以及人、财、物重复投资和浪费,教学基地建设又各自为政,学科实质性互补融合没有充分实现[8]。而在以上诸多方面,学校层面的管理又往往力不从心、鞭长莫及。

4 “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培育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的医学人才是当前我国高职医学教育发展的理念、行动、指南,更应该落实到当前现代高职医学教育发展的实践中去,从实践中寻求实施“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最佳实践战略。

4.1明确思路,创新发展理念是关键

与时俱进、高瞻远瞩的发展理念既能准确、科学地反映高职医学教育的目标,又能体现和符合医学教育科学的发展规律,对高职医学院校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影响力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国高职医学教育发展应确立“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事业发展全局为基点,以增强内涵、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明确医学教育办学层次和形式、建立全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为统领[9],以提升优势、突出特色为重点,以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为动力,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

4.2立足地方,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是保证

要在与同行兄弟院校的竞争中更好地发展、壮大,学科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就是“杀手锏”。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中,要坚持“稳固基础学科专业、支持重点学科专业、鼓励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思路,倡导“别无我有、别有我优、别优我特、别特我精”的发展理念,使学科专业的结构和布局高度契合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打造高热度、显特色、多优势的学科专业。

4.3面向基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基础

完善我国高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重点抓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3个中心环节,以“修医德、铸医魂、精医术、树医风、凝医情”为根本目标,正确实现德育与智育、政治与业务的有机统一,培养医德高尚、知识广博、技能精湛、能力突出、素质卓越的实用型、服务型、创新型医学人才,切实架起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的桥梁[10]。

5 结语

“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不仅为我国广大基层、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而且为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此为契机,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专长,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1]梁万年.全科医生的素质和任务及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3):173.

[2]孔玉芳.形势与任务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3]刘娟,陈志勇,吴世友.构建我国全科医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3(9):77-79.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8):642-644.

[6]周亚夫.高等医学院校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5(23):1927-1928.

[7]丁静,黄凯.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4):1140.

[8]王广谦.财经人才的需求走向与培养[N].光明日报,2010-12-01.

[9]李伟,李永江,刘军.全科医生供求现况及培养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10(2):113.

[10]井阳军.“三级卫生服务”人才的需求走向与培养[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125.

G640

A

1671-1246(2016)10-0016-03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全科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