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及路径探讨——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6-03-16 06:09王春梅邱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院校社区培训

王春梅,邱林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31)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及路径探讨——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王春梅,邱林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31)

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近些年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例,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和路径进行论述,以达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业教育

1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定位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也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率先取得突破以及提出要使社会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主要目标,并在主要任务与举措中指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发挥场地、设施、师资、实训设备、网络及教育资源优势,向社区开放服务。具体到学校,即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定位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向。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高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包括培训服务、咨询服务、技术服务等[1]。以我校为例,我校为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即要使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定位适应区域卫生事业人才培养需要。就吉林省而言,“十二五”期间卫生资源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健康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就医条件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今后重点工作为落实中长期卫生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加强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培训,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初步形成全科医师、专科医生培训基地网络和体系。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吉林省范围内许多地区的乡村医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缺乏必备的适合农村居民健康需求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2]。根据学校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我校社会服务的定位为:(1)行业服务以面向农村、社区为重点;(2)同类院校服务以省内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学校师资培训为重点;(3)密切专业与行业关系,搭建职前、职后终身教育的“立交桥”,建立高职学校教育与从业后继续教育一贯性的终身教育体系;(4)充分发挥场地及专业优势,与社区教育机构联合为社区教育服务计划提供平台。

2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项目与内容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内容的选择一是要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全方位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二是要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服务于社会,不仅服务于经济领域,也服务于社会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专业服务

一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调整专业结构,重组专业体系。二是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直接服务于社会。

2.2科技服务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课题研究。

2.3培训服务

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以具有突出优势的岗位培训为重点,面向行业、企业和社区,建立灵活的职业培训网络,建立高职学校教育与从业后继续教育一贯性的终身教育体系。

2.4志愿服务

以组织教师及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开展行业和社区志愿活动及社会实践为重点。例如我校组织专业教师到农村义诊,利用各种学生社团开展义工、安宁服务等活动。

2.5文化服务

以参与并服务所在社区、区域的文化建设活动为重点。例如我校成立了生命教育与研究推广中心,建立了生命科学馆,面向社区居民及中小学、其他兄弟院校。

3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机制与路径

3.1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来提供社会服务

培训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办好高职教育的有效手段。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非学历教育及培训,把职业培训工作作为学校拓宽服务领域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我校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政府职能部门合作,面向社区及农村乡镇开展卫生人才培养项目。近些年开展了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全科护士培训、乡镇卫生院骨干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乡镇卫生院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乡镇卫生院妇产科人员岗位培训、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培训、国家基本药物培训等。

3.2通过组建行业集团来提供社会服务

以专业和行业为纽带,组建区域性职业教育合作团体,通过加强校际间联合、工学结合,在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实现学校、行业、企业和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吉林省教育厅的指导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牵头成立吉林医药职业教育集团。

3.3通过开展专业服务项目来提供社会服务

高校的社会服务最主要的是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智力和专业优势,直接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服务,不仅是社会对高校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服务社会,全方位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地方社会的智力和文化信息中心[3]。我校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辖区内居民开办健康教育学院,强化对社区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宣传,形成了高品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3.4通过产学研结合来提供社会服务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使科学研究及其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达到无缝对接。如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与相关医院实行“1+2”订单培养模式,护理专业与首钢医院实行“1.5+1.5”联合办学模式,药学专业与吉林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学校还和北京万福年华养老优先服务公司等企业合作培养老年护理与管理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3.5通过资源共享来提供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面向行业与其他兄弟院校提供社会服务。实验、实训、实习基地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于一体,是服务于行业与学校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我校模拟医院为国家级(医疗救助类)紧急救助员职业培训基地、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PN)项目协作组成员单位、吉林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基地、长春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长春市卫生应急培训中心和群众灾难急救培训基地,面向行业及社会提供医疗技术培训和考核,平均每年参与培训和考核达1万多人次。

[1]刘冬莹.对卫生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开发与建设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4-115.

[2]王柳行.吉林省村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5):326-328.

[3]顾长兆.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地方高校科学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1):15-16.

G640

A

1671-1246(2016)10-0014-02

吉林省教育厅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发挥社会培训服务功能的实践研究”(2014ZCY208)

猜你喜欢
院校社区培训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社区大作战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