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新疆中职班药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2016-03-16 06:09刘婷婷邵红艳祝凌丽张达志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药理学中职药物

刘婷婷,邵红艳,祝凌丽,张达志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安庆246052)

内地新疆中职班药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刘婷婷,邵红艳,祝凌丽,张达志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安庆246052)

药理学在医学院校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针对内地新疆中职班学生的特点,如何做好药理学教学工作是本教研室近年来关注的重点。现根据已经完成的4轮新疆班药理学教学情况,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讨相关改革措施。

内地新疆班;药理学;教学模式

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为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基本理论知识,实用性很强。该课程在临床医学、药学及护理各专业中均有开设,且均为必修课程。但同时药理学也是学生反映较难学的一门学科,药物类别、品种和名称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与专业课相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做好药理学教学工作是本教研室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我校内地新疆中职班的药理学教学,是近几年来本教研室关注的重点。

安徽省作为教育部指定的新疆跨越式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省份,相关高校自2011年开始招收新疆班学生[1],我校也于2011年开设了护理专业内地新疆中职班。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完成4轮新疆班药理学教学,现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相应改革措施介绍如下。

1 新疆班药理学教学难度大

1.1客观原因

众所周知,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与基础学科的联系非常密切,比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对于三年制学生来说,药理学通常安排在这些科目之后,学好这些科目才能为下一步的药理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新疆班的学生由于其民族特点、语言特点等,在入校后第一学期主要开设汉语、医用汉语、民族团结、形势政策以及护理导论等课程,医学基础学科推后至第二学期,与药理学同步开设。对于师生而言,这本身也导致了药理学教与学难度加大。

由于学生缺乏相关基础知识,尤其是生理学、解剖学等与药理学关联密切的知识,为了讲清楚重要知识点,教师在授课时通常需要进行补充。一般来说,新疆班学生普通话水平总体不高,汉语知识有限,在内地学习本就吃力。因而对其没有学习过的专业词汇、相关知识,教师讲授时更要注意语速适中、深入浅出。这必然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影响进度,但如果不加以补充,学生就会觉得药理学枯燥难学。

1.2主观原因

新疆中职班学生是在读完初中后通过选拔来到内地院校就读的,与同院校其他学生(大专层次)相比,他们年龄小、离家远、缺乏父母的陪伴,对大学生活、学习、文化等方面有着较长的适应期[1]。对于学习,他们仍喜欢甚至依赖初中阶段的“填鸭式”教育,喜欢教师监督他们学习。然而这种学习方法并不适合于高校环境,尤其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因而授课教师在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帮助他们转变学习观念,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学会自学,并改变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针对新疆班药理学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合理设置实验实训课。

2 新疆班药理学教学改革

2.1教学内容的重组

在药理学教学中,“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在教材的第二章,即第一篇总论之后,同时也是学生正式接触的第一大类药物。这部分内容在药理学中占重要地位,且许多药物是急救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部分内容对于了解药物的受体作用机制非常重要。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这部分内容应于开学第三周左右讲授。但是在多年教学中,大家都有共同感受,无论学生有没有相关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因涉及神经分类、受体作用等,学习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对于新疆班学生来说,开学第三周尚未接触神经、突触以及受体等概念,在毫无学科基础的前提下讲授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学生感觉太过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在药理课上补充大量相关知识,势必占用较多课堂时间。这部分内容若让学生自学,由于他们年龄较小,缺乏医学背景知识,效果也不佳。一开始就接触这么难的药物,容易使学生丧失兴趣,因此我们把教学内容的顺序做了一些调整,把“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调到最后讲授。针对“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这部分内容,本教研室也整理了一些教学素材,如相关图片、动画等,适时穿插。另外,在前期的药理学教学中,学生对于药物已经有了较好的认识,再接触这类较难的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也能够很好地融会贯通。实践证明,经过这种调整之后,新疆班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接受能力及掌握程度均明显增强。

2.2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药理学主要涉及对药物的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的讲解。在新疆班教学中,应注意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衔接。用药护理不仅仅是执行医嘱,给患者打针、换药等操作,还涉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向患者家属介绍药物应用及注意事项等,因而护理专业学生应掌握扎实的药理学基础知识。教师在授课中更应树立“基于护理岗位需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把用药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贯穿于整个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为此,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除了传统板书、多媒体授课外,注重采用临床案例、情景对话等,将药理知识融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2.2.1教学案例导入对于每一类药物,课前必然由案例引入,可以是教材提供的案例,也可以是来自新闻媒体或者来自学生身边的案例[2]。比如一些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感冒)及常见临床症状(如头痛、发烧、腹泻等),在课前让学生了解身边亲朋好友有没有人使用过相关药物,把药物名称及药物搭配记下来,并通过预习相关章节或上网查询资料等简单了解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这样上课时学生一般能够说出几种常用药物。那么为什么这些药物能够起到治疗作用呢?用药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怎样正确做到用药监护呢?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希望尽快找到答案。这样通过案例带着问题讲课,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其自学能力。

另外,学生自己也会发现,他们了解到的药物教材上并非都能直接找到,包括药物的商品名、临床常用药物、教材经典药物、药品知识的更新等内容。学生自己会意识到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在学好经典药物的基础上,必须具备自学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2.2.2情景教学在复习提问环节,对于常见病我们尽量设置情景对话。例如,让两三名学生走到讲台上分别扮演患者、患者家属及护士。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有问有答,其他学生可以给予点评和补充,内容通常涉及药物的使用以及不良反应。通过对话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药物的适应证、用药注意事项的理解。新疆班学生本身比较活泼,这个环节一般处理较好,能够把理论知识同用药护理实践联系起来,深刻体会药理学的重要性。实践表明,利用情景对话,学习的效果远强于教师提问、学生在座位上回答的方式。

另外,角色扮演的方式也锻炼了新疆班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医学对话的能力。同时,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看者,都能身临其境地体会患者的感受,学会尊重患者,进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履行护理岗位职责,形成高度的责任心与用药护理意识。

2.2.3适当引入盲法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将盲法引入教学中,称之为盲式教学法[3],主要用于实验课教学。经过充分讨论、论证之后,我们在动物实验中引入盲法。一般来说,动物实验多是教师讲解实验过程—学生操作—验证理论知识。整个实验过程按部就班、毫无悬念。引入盲法后,学生的参与性与思考能力会有所提高。具体实施如下:实验课前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实验,区分甲乙两种外观相似的药物,如阿托品与毛果芸香碱、普鲁卡因与丁卡因。在实验药品准备阶段,我们把药名遮住,只显示甲乙编号。为了达到区分的目的,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更为仔细,实验记录、讨论等部分也更翔实充分。对于新疆中职班学生来说,实验虽然简单,但引入盲法后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借此联系临床实践,引导学生在用药护理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避免出现用错药的现象。

2.3合理设置实验实训课

实验实训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新疆中职班的学生,我们对动物实验进行了精简,保留少数经典的动物实验,如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瞳孔的作用、不同局麻药表面麻醉效果的比较等。有些大型实验鉴于实验条件及课时的限制,主要通过播放教学录像的形式来展示。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它的数据来源于科学的实验,从而联系临床实际,确保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用心观察,做到用药安全。

另外,我们开设了模拟药房实训项目[4],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药物,查阅说明书,会使其对课堂讲授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如介绍处方的一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常用药物,对药物进行正确分类、有序摆放,注意药品储存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在模拟药房实践中,我们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归纳出教材上没有的药物,记录下来,查阅了解。每组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跟大家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其明白教材上列出的是经典药、代表药,新药发展迅速,必须学会探索,提升个人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通过模拟药房实践,我们也对药物的相关知识加以拓展,主要涉及药事管理法规相关知识[5]。比如特殊药品的管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这些知识在药理学教材及护理专业课教材中较少涉及,但对于护理人员在医疗机构中从事相关工作来说,又是非常实用的内容。通过拓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了解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

3 结语

药理学授课内容多、实用性强,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最基本、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新疆班的学生,使之能切实应用到具体护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来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几轮教学实践,注重优化重组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实验实训课,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我们也注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这些方面的探索,以提高新疆班药理学教学效果和质量。

[1]黄弋冰,王劲松,汪长如,等.内地高校新疆班教育研究述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1):119-124.

[2]白云,潘思文,刘萍.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72-174.

[3]尤婷婷,林坚涛,鲁澄宇,等.多元化教学在药理学实验课程中的运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8):820-822.

[4]王海梅.模拟药房在药理学实践教学中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8):255-256.

[5]于杰,张雪梅.浅谈在药理学模拟药房实践教学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17-118.

G420

B

1671-1246(2016)10-0054-03

安徽省2014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464)

猜你喜欢
药理学中职药物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艺术药理学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