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安全问题探析

2016-03-16 06:09陈国海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运动

陈国海

(临夏州卫生学校,甘肃临夏731100)

体育教学安全问题探析

陈国海

(临夏州卫生学校,甘肃临夏731100)

最近几年在体育课中经常发生学生受伤、猝死等安全事故,给学生、家长、体育教师及学校都带来无可挽回的伤害,如何减少甚至避免体育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对体育教学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对体育课进行管理。

体育课;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工作,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1995年2月,国家教委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2005年11月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体育活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2005年11月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了“珍爱生命,安全第一”。2009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四条中重申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在第八条中强调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这些通知、讲话对学校体育出现的新特点和急需解决的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指导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工作的开展。

1 相关概念界定

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1]。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包括人的安全状态、物的安全状态和管理的安全状态。人的安全状态主要包括人的安全知识、安全行为和安全能力等;物的安全状态主要包括场地器材的安全状态、师资力量、单位班级人数、同时上课班级、学生单位活动面积的状况等;管理的安全状态则包括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事故处理方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等。

2 体育课安全问题的相关因素

2.1学校管理因素

2.1.1安全问题管理机制缺乏学校的管理者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建立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机制,很少对体育教师进行防范与处理体育安全知识的相关培训。在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时,没有相应的应急措施,面对突发问题容易慌乱,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处理办法。

2.1.2场地器材存在安全隐患基层学校普遍存在着场地狭小,器材老旧、简易、更新速度慢、排查不及时等安全隐患,容易导致体育课中器材类伤害的出现。

2.1.3医疗保障系统能力不强目前,条件较好的学校设有校医院,对于在体育课上出现的轻微外伤,学校的医护人员比较容易处理,但是对于需要进行紧急处理的意外伤害事故,却常常因为医疗器械准备不足或医护人员紧急处理能力不强而丧失了第一时间的急救。

2.2体育教师因素

2.2.1教学组织不科学,教学方法不合理有些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充分,上课随意性、随机性较强,这大大增加了体育教学的安全隐患。如教师课前对场地安排不够合理,造成学生上课拥挤和混乱的现象,则极易造成伤害事故。教师安排的准备活动不充分,学生在进行技术练习时就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和应力性骨折。在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练习或教学比赛的过程中,对危险因素的预见性不足,导致了学生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

2.2.2教师与学生沟通不足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在课前没有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运动能力进行了解,往往在学生发病后,教师才了解情况,导致了严重的教学事故。

2.2.3处理突发性事件能力不强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突发性运动损伤后,教师的处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未接受过关于运动损伤急救方面的训练,发生突发事故时,教师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

2.3学生因素

2.3.1学生课堂纪律松散,缺乏安全意识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学生课堂组织纪律松散、自我约束能力差、不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讲解、不服从教师指挥而造成的,还有一些是由于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而引起的。

2.3.2体育课准备活动不充分体育课上的准备活动旨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预先得到适当活动,为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进行各种运动动作做准备,预防伤害事故。如学生的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不认真,在课堂中后期运动强度逐渐提高时,极易发生急性运动损伤。

3 防范措施

3.1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学校应该完善场地和体育设施、危险器材安全检查制度、学生运动前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课外体育活动值日轮岗制度和学生健康检查卡等,使事故防范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学校的体育组、医务组等办公场所和体育场馆内均应公开张贴安全防范工作要求和责任制度,随时提示教职工尽职尽责地搞好学校体育事故的安全防范工作。学校应该宏观看待学校体育事故的责任,将责任分解为若干个层次,提高部门的责任感。

3.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让学生形成安全第一的思想。应当严格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教学计划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规范体育教师的言行。

体育教师课前应对场地、器材进行细致检查,排除安全事故隐患。在体育教学中,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令其更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加强安全保护。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和特异体质的学生。室外活动发现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时,要马上制止。一旦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和校领导,必要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教师不仅要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时可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3.3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对学生开展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活动,促使其正确认识体育安全管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入学时教育、开学时强调、课前叮嘱、运动前提示、事故重演等方法使学生获得安全的直接经验,提高对体育安全认知的清晰度,树立并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建议利用板报、宣传画、主题班会、辩论赛、评奖活动等各种载体强化学生对体育安全的理解,创建良好的体育安全文化氛围。

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碰到安全事故,所以应改革教学方法。在思想上重视安全问题;在教学上扎扎实实,认真负责;在业务上刻苦钻研,不断进取;在管理上明确责任,落实到位,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避免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1]崔运坤.福州市中学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现状和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G420

A

1671-1246(2016)10-0067-02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运动
体育课
不正经运动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