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体能发展策略的研究

2016-03-16 09:36潘其东刘彩
惠州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惠州市机能体育锻炼

潘其东,刘彩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惠州学院体育学院,广东惠州 516007;3.龙川县上坪镇中心小学,广东河源 517336)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体能发展策略的研究

潘其东1,2,刘彩3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惠州学院体育学院,广东惠州 516007;3.龙川县上坪镇中心小学,广东河源 517336)

本文以惠州市惠城区三所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从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大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得出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体能发展的策略,为该区高中生的体能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惠州;高中生;体能;发展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高中学生的体能发展是大家一直关注的话题,因为他们体能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民族的盛衰与我国未来的发展.所以他们首先就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与心智才能有能力肩负起国家和时代给予他们的重大责任.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父母对于学生过于溺爱并且对其期望过高,使得学生的生活成长中缺乏体育锻炼与教务劳动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学生任务不断的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不断大.高中生长时间学习,严重减少了学生的体能锻炼时间,再加上个别学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不够重视等等,使得学生的平均身体体能水平明显下降[1].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学生体能,成为改善高中学生健康状况的首要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

本文在调查研究国内外对高中生体能发展策略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现状调查,通过归纳、总结和研究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的体质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其主客观原因,为该区高中生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提高与今后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体能发展策略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根据需要,到惠州学院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查找相关学校体育相关论著十余部.另外,通过网上中国知网数据库查找相关各类论文和专著,为本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理论依据,深入了解目前国内外研究高中生体能发展策略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力图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2.2.2 调查访谈研究法

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以惠州市惠城区三所高中学校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常用调查法,对该区高中体育教师和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以及走访了惠州学院蒋新国教授和周丽红副教授等多位体能发展专家和教师.

2.2.3 实证研究法

在惠州市惠城区惠州市一中、实验中学、惠港中学开展行动研究,搜索强化高中学生体能的有效路径和科学化策略,对可观测指标体系进行实践验证.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数理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体能现状调查与分析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向惠州市一中、实验中学、惠港中学三所学校的高中生进行体能测试和发放调查问卷.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肺活量、台阶测试、50米、1000米、坐位体前屈、俯卧撑、引体向上等.本次测试和填写调查问卷分别抽取惠州市一中40名学生、实验中学30名学生、惠港中学30名学生,其中男女各一半;调查问卷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有效1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表1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人数(N=100)

表2 问卷发放、回收及有效率一览表(N=100)

3.1.1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身体形态现状调查与分析

身体形态的调查选取的是身高、体重、腰围、胸围、臀围等项目,通常用体质指数来评定.

按照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m2))计算得知,惠州市惠城区的100名学生的身高体重调查情况如下:

表3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体质指数(N=100)

表3的调查内容显示,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体质指数只有38%的学生是正常的,有11%的学生是瘦的,有33%的学生是略瘦的,有15%的学生是略胖的,3%的学生是胖的.

正常腰臀围比值为0.75-0.90,腰臀比值高于0.90和低于0.75是异常.

表4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腰臀围比值(N=100)

表4的调查内容显示,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腰臀围比值的结果如下:正常占总人数59%,异常占总人数41%.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的身体形态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瘦胖占总比例较高.由于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学生不注意饮食营养过剩并且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而导致胖或略胖的比例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错误的审美观念认为越瘦越美,导致学生瘦与略瘦比例快速上涨.

3.1.2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身体机能现状调查与分析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在三所学校中抽取的100名学生的肺活量如下:

表5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肺活量(N=100)

由表5可知,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肺活量调查结果是优秀的学生有6%,良好的学生有34%,及格的学生有46%,不及格的学生有14%.

经过对惠州市惠城区100名高中生的台阶试验测试得知:

根据台阶式验的测试评定指数:〔踏台上下运动的持续时间(秒)*100〕/〔2*(3次测定脉搏的和)

表6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台阶式验(N=100)

由表6数据显示,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台阶试验结果还有18%的学生不及格,优秀的也只有5%.

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是肺活量体重指数作为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是台阶试验作为反映[2].由表4与表5得知,惠州市惠城区的高中生的身体机能、有氧代谢能力、心血管机能系统的能力比较差.社会、学校、家长与学生本人体育锻炼理念差,平时缺乏体育运动锻炼、饮食不节加上学习压力大,导致身体机能普遍下降[3].

3.1.3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身体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身体素质通常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通常用50米跑、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1000米耐力跑、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来评定高中生的身体素质.

表7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50米跑成绩调查(N=100)

由表7可知,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50米跑成绩调查结果如下:优秀人数占总人数的3%,良好人数占总人数的24%,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45%,不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28%.

表8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男生引体向上成绩调查(N=50)

由表8的数据可知,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男生的引体向上有一半的学生不及格.良好以上的就只有8%的学生.

表9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调查(N=50)

由表9可知,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有40%的学生不及格,只有4%的学生优秀,有4%的学生良好和52%的学生及格.

表10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坐位体前屈成绩调查(N=100)

表10显示,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坐位体前屈成绩调查结果如下,优秀的占总人数的6%,良好的占总人数的24%,及格的占总人数的47%,不及格的占总人数的23%.

表11 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800(女)1000(男)米耐力跑测试调查(N=100)

由表11可知,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800(女)1 000(男)米耐力跑的成绩结果是,优秀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1%,良好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3%,及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5%,不及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1%.

以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等标准来判断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的身体素质[4].由表7-11得知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不及格比例大,尤其在力量方面不及格人数多,总体身体素质较差.

3.2 发展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体能的策略

通过对惠州学院体育学院有关专家教授访谈,总结综合他们建议:要深入了解学校学生的体能状况;在体育教学中重点发展学生体能,在教学中穿插在游戏当中全面协调发展学生体能;发展学生体能时要明确竞技体能发展与学校学生体能发展的区别;学生、家长、学校与教师对学生健康认识和思想意识需要提高;相关部门与学校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监督机构和考核制度,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社会相关部门与学校尝试提出体育考核在高考中作为衡量成绩的标准,强制性地提高学生体能素质.根据专家的建议,对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体能发展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3.2.1 发展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身体形态的策略

人体形态是一种有着先进的细节功能的复杂现象,由表3的知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的身体形态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瘦胖占总比例较高.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只有23%的高中生现代高中生体能素质普遍较差的情况很担忧,有32%的高中生对现代高中生体能素质普遍较差的情况一般,有45%的高中生对现代高中生体能素质普遍较差的情况无所谓.由此可知学生健康意识、个人意志比较差和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不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而导致一部分的学生身体肥胖或瘦弱.因此可以先从高中生的运动爱好开始培养,带动高中生运动的主动性,形成体育的习惯.身体形态是反映人体体质状况的重要内容.多方面分析表明,具有系统、科学的体育运动可以显著改善机体的肥胖程度,可以改善人体的体型与身体的成分[5].

可以从以下几点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1)以高中生体能发展为中心,加强体育教学的能力.体育老师在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例如采用游戏法、比赛法循环训练发变换训练法等等进行体育活动或身体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改变锻炼规则方式,使学生感到新鲜感,提高参与运动锻炼兴趣;对学生进行定期体能检测与克托莱指数评价检测,学生一段时间持续进行,身体形态和体能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对学生进行检测使其感受到机体在变化,进而提高学生对参与运动锻炼的兴趣[6].

(2)带动学生克服自身因素.首先是健康意识.学生对体质健康认识不足,觉得没病就等同健康,不用参与体育锻炼,或者认为偶尔进行体育活动,就等同于体育锻炼[7].对于体育锻炼的概念比较模糊.体育老师应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灌输高中生准确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其次,个人意志.体能的提高不是很快就能提高上去的,需要学生的意志,因此,培养高中生对体能素质训练的爱好,让他们领会到提高人体机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

(3)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运动乐趣,让学生获得各种感觉提高学生运动的主动性,形成锻炼习惯.运动带来的感觉其中有人际关系的自由感,在课室上课时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搜到限制,而在体育运动中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从中体验运动乐趣,并且提高学生的适应性;有提高运动技能的成功感,学生在获取新的运动技能时成功感也得到提高,带动学生进行参与运动锻炼的主动性;还有充分的运动感,学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时,人体就会感受到运动后的快感,在运动之余又可以缓解学习压力.

3.2.2 发展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身体机能的策略

从表5、6得知惠州市惠城区的高中生的身体机能平均较低.根据调查问卷可知,有43%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设备觉的不完善,有57%的学生对学校体能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满意,这些数据说明惠州市惠城区高中学校的设备不够完善和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可以从学校意识和设备的策略中发展高中生的身体机能.

学校应加大体育经费与体育设备器材的供应,还可以利用有效的废旧器材重新整合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器材条件,保证学生有足够体育运动的器材与场地;学校里面的关部门应提高对高中生良好体育行为和身体健康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转变体育课堂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学校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监督机构;发展身体机能以技能掌握为基础;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有限的时间里,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不断反复的身体练习的过程,来达到掌握技术技能的过程中发展身体进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体育教学要全方面发展学生身体机能,体育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与学生之间差异性特点制定教学方案;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特点来选择锻炼的项目,安排锻炼内容,锻炼小组以及活动的形式,课余体育活动运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达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作用,进而达到发展身体机能的作用[8].针对肺活量体重指数下降趋势,结合体能专家与体育教师意见,采用趣味性游戏运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在心肺耐力方面的练习兴趣,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

根据调查问卷可知,有41%的学生觉得鼎湖区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社区的体育设施设备不完善.因此可以从社会意识和设备的策略中发展高中生的身体机能.

社会相关部门与学校尝试提出体育考核在高考中作为衡量成绩的标准,强制性地提高学生体能素质;舆论与导向明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不断的完善舆论引导,政府扶持,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则不断完善体育教学的工作;完善社区的体育设施设备,组织高中生体能发展的体育活动;建立监督机构和考核制度,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根据调查问卷可知,只有27%的家长一周的陪同孩子锻炼1-2次,有49%的家长一周的没有陪同孩子锻炼,得知该区的家长对孩子的体能状况不关心,认为没病等同健康.因此可以从家庭意识的策略中发展高中生的身体机能.

体育意识贯穿家庭教育.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对体育意识和态度,自己做好以身作则作用,提高思想和观念上重视程度;正确把握对孩子的关爱度;周末或者业余时间多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并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帮助其人体机能健康发展.

根据调查问卷可知,21%的学生每周运动次数少于一次,36%的每周运动次数为1-3次.可知该区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因此可以从提高自我体育锻炼意识的策略中发展高中生的身体机能.

学生自身也要加强的体育健康理论知识学习和运用,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去指导我们的实践;自觉与督促并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

3.2.3 发展惠州市惠城区高中生身体素质的策略

由表8和表9得知,惠州市惠城区的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平均较低.力量素质测试中男生有24个和女生有20个学生不及格,其他方面身体素质不及格比例都比较高.

根据调查问卷可知,只有17%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很好.因此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利用体育活动结交朋友、调节自己的心情减缓学习压力和调节食欲和睡眠.体育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提高他们参加体育活动.

新课改的实施使多数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不达标,为了能够更好的给学生们上好体育课,为了体育课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学校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让学校的体育课在学生心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9].提高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及对体育工作的思想认识水平,对于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能一味的主抓学习,从而忽略了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应该把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实下来,学校要真正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定期进行教育评估工作,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根据自身的条件设置考评系统,落实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存在器材不完善的情况,学校应该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改善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

在体育教学上,发展力量素质,奠定体能发展基础.发展肌肉爆发力的基本方法:负重练习,跳跃练习等.发展力量素质可根据力量的性质、强度、数量、负荷方式方面进行.力量的性质.可采取离心力量练习的方式,如举杠铃和拉橡皮筋发展力量.力量的强度.控制负荷重量的大小循序渐进的提高力量.小力量负荷练习要求快速完成.大力量负荷练习要保证安全.负荷的数量.控制练习的次数与负荷强度关系,强度小要增加次数,反之强度增大要次数减少.练习次数要根据学生的机体情况与不同运动项目灵活制定.负荷的方式.采用持续训练与间歇训练相结合.发展速度素质,提高反应速度.动作幅度的大小与动作的频率发展速度素质的关键.发展协调素质,形成动作保障.采用非习惯性用手与脚练习,或者反向练习.注意动作之间的协调性.体育教师教学时应注意把协调性练习放在可的开始阶段,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较高.发展柔韧素质,使动作更加标准.采用主动与被动柔韧练习相结合.可进行肋木上屈体抱腿、拉肩、踢腿与前后抛掷实习球等等练习促进柔韧性的发展.适当与力量练习相结合,力量也可间接提高柔韧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大部分学校存在体育设施设备不完善;教学忽略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体能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化;学生体能的考核方式不全面;体育课的水平质量较差.

4.1.2 家长体育健康意识较低;对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监督力度不够;过度重视孩子学业成绩水平,忽略孩子的体育健康.

4.1.3 对体育与健康思想认识不足;饮食习惯差;平时缺少体育锻炼.

4.1.4 大多数社区的运动器材陈旧、老化,有些社区根本没有运动器材、场所;举办关于高中生体能发展的活动较少;相关部门对高中生体能发展重视程度不高.

4.2 建议

4.2.1 体育教师以根据高中生生理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关体能运动项目;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改革学校体育"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对体育课的管理,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开发新兴体能运动锻炼方式.

4.2.2 正确把握对孩子的关爱度;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让体育意识贯穿家庭教育中,以终身体育意识和当前的大健身观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理念,并帮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进而帮助其身体机能健康成长.

4.1.3 注意饮食,均衡营养;自觉与督促并进;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

4.2.4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不断的完善舆论引导,政府扶持,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耿培新.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全社会的责任[J].中国学校体育,2011,216(10):21-23.

[2]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G].(中发[2007]7号).

[3]柴如鹤.建构有效衔接的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体系的必要性[J].体育学刊,2011,18(6):91-93.

[4]汪浩,严淑芳.体育中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惠州惠城区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3,35(12):13-15.

[5]袁运平.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9):48-56.

[6]PAYNE G,梁国立等.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23(73).

[7]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3.

[8]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84.

[9]邓树勋主编.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62-445.

【责任编辑:吴跃新】

Research on Physic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PAN Qi-dong1,2,LIU Cai3
(1.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 516007,Guangdong;3.Shangpi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Longchuan County,Heyuan 517336,Guangdong China)

With students at three senior high schools in Huicheng District,Huizhou City,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through expert interviews,empirical study,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and data statistics,this paper studies three aspects as students’body shape,body function and physical quality and concludes a physic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uizhou;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tamina;development strategy

G804.3

A

1671-5934(2016)06-0107-06

2016-10-18

潘其东(1981-),男,广东湛江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和管理.

猜你喜欢
惠州市机能体育锻炼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再论机能的刑法解释方法论
惠州市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惠州市基督教两会中心关键技术的设计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
用加法自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