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年推广路 展望未来发展梦——2015年阅读推广峰会(秋季) 暨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

2016-03-18 07:05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学会馆长全民



回顾十年推广路展望未来发展梦
——2015年阅读推广峰会(秋季) 暨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

推广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陆秀萍(苏州图书馆江苏苏州215000)

2015年是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成立的第十年 ,在这十年间,“全民阅读”理念在我国扎根植入,阅读推广逐渐成为图书馆的基础业务,政府的保障政策也陆续出台,那么目前图书馆界的阅读推广还有哪些问题,接下来该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讨论。2015年10月16日至20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山东省图书馆学会、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临沂市图书馆承办的“2015年阅读推广峰会(秋季) 暨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临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士近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1总结十年工作,研讨未来方向

1.1 “全民阅读”的十一年

作为中图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的发起者和筹备者,中国图书馆学会前任秘书长汤更生在研讨会开场用11张富有标志性意义的照片向与会代表梳理回顾了中国全民阅读的十一年: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国家图书馆首次举办“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将世界读书日引入中国;2006年,政府开始主导全民阅读,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十一个部委联袂发文《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07年,全国图书馆界开始“关注特殊群体”;2008年,各地的阅读节、读书节蔚然成风;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4月23日到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畅谈“阅读与人生”,同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联合表彰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和先进单位,其中图书馆界榜上有名;2010年,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央电视台CCTV10联合组织了“书香中国”大型晚会;2011年,我国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工具书《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南京大学徐雁教授主编)正式出版;2012年,“全民阅读”首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2013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启动;2014年“倡导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倡导全民阅读”第二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1.2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十年工作报告

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吴晞做了《十年种木长风烟—— 纪念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的工作报告。各专业委员会代表也作了十年工作报告,阅读文化研究委员会主任、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西宁谈了参加阅读推广委员会对他自身思想意识的影响及工作方面的改进;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中原工学院图书馆馆长张怀涛谈了大学生阅读及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主张要继续加强大学生的阅读疗法,让阅读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经典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教授徐建华总结了经典阅读推广委员会这些年所做的主要工作,一是将经典阅读向边疆地区推广,二是与其他委员会合作开展各类活动;青少年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中山图书馆馆长吕梅介绍了青少年阅读推广委员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大力倡导阅读要从娃娃抓起;苏州图书馆副馆长许晓霞向与会代表汇报了苏州图书馆作为书目推荐委员会主任单位,积极承办阅读推广委员会的相关会议及中图学会年会分会场、编印阅读推广委员会会刊《今日阅读》等各项工作。

1.3专家畅谈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提炼了阅读推广委员会工作体系的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二是科学性,编写了与阅读推广相关的教材,开展阅读推广人培训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科学;三是系统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研究与开展阅读,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体系。同时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阅读推广工作需要很好地适应图书馆的转型发展,要从被动向主动转型,要有更多的人性化服务。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未来工作导向:继续加大宣传阅读的力度;服务阅读,将书目的推荐和导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促进阅读大环境的改善;加强阅读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工作,重点强调了调研工作,指出图书馆界可以每年或定期发布一个阅读报告,提交给文化部及国家有关部门;注重新媒体与阅读的关系。

阅读推广委员会前任(首任)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通过对不同时代阅读氛围的对比指出现在的社会更需要加强阅读,他引用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结果—— “人们的知识越来越支离破碎,所以需要阅读来系统化”来强调今后阅读推广的首要问题是引导人们回归经典阅读。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图书馆程焕文馆长倡议阅读推广委员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像美国图书馆学会一样搭建一个公共图书馆统计系统,在这个系统上,能够查到每个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年增馆藏量、注册读者书等非常重要的数据。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徐雁教授指出:阅读的起点永远是娃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让书香进入家庭;校园是我们精英人才的孵化器,书香校园是未来发力的重点;2016年是4·23成立二十年,图书馆界要抓好这个节点。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东莞图书馆李东来馆长指出阅读推广委员会是在文化部和中图学会领导下的一种行业组织,因此必须得有挂靠单位和工作要求,呼吁图书馆界要抓住契机,依托自身优势,谋求发展。

2强化阅读推广理论,拓展阅读推广实践空间

2.1概念解读,理论阐述

程焕文馆长:《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观认识论》。程馆长结合自身丰厚的史学知识,旁征博引、掷地有声地讲解了四种阅读观:阅读功用观,即学仕观和功用论,他借用古代“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学仕观批判现代学仕观的乱象;阅读利弊观,结合史学对“开卷是否有益”、“书是否有好坏之分”、“纸本阅读好还是数字阅读好”这三个业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在谈到阅读自由观时,强调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在谈及阅读问题时,一定要站在图书馆的立场,要秉持“人有好恶 书无好坏”、“勿左勿右 客观中立”、“收藏自由 利用自由”的立场,不带意识形态地去推广阅读;阅读生活观是程馆长最为推崇的一种阅读观。他认为阅读应该成为一种自发的行为,一种习惯。“没有图书馆人们照样可以幸福生活,有了图书馆人们可以生活得更幸福”,他强调阅读推广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出阅读习惯,并引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对公共图书馆使命陈述的第一条“从小培养并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来强调公共图书馆做阅读推广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

吴晞主任:《全民阅读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吴主任从图书馆学、图书馆专业及图书馆工作的视角对全民阅读做了专业解析,并提炼了当前时代下全民阅读的四个特征:动用国家或政府的力量来促进阅读;必须有制度的保证,例如红头文件、规章制度等;具有社会联动效应;具有全社会范围的影响力。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吴晞主任用这样一句名言来总结当前全民阅读所处的大环境氛围。接着分析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所发生的三个变化:其一,过去的阅读推广活动对于图书馆来说是较为边缘的一项业务工作,现在无疑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其二,过去只有图书馆、新闻出版等少数部门在从事促进阅读的工作,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行动。其三,过去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往往只是实践层面、工作层面的事情,缺乏研究,但近年来从事阅读推广研究的人员和成果骤然增多,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1年以来就有将近20个,出现了诸多本领域的名家、名师、明星馆员和知名品牌活动。在这样的大环境氛围中,图书馆应该如何来进行阅读推广呢?一是阅读推广理论的研究,包括应用理论和基础理论;二是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和服务,让资源和服务突破图书馆馆舍的窠臼,送到市民手中;三是对读者进行阅读辅导;四是积极为读者推荐书目;五是注重儿童阅读;六是注重针对残障人士的阅读推广;七是加强阅读立法(促进条例)研究;八是不能忽略民间阅读组织,包括民间图书馆和民间阅读组织两大类型。

报告结尾,吴晞主任勉励大家说“阅读推广从业人员要具有文化上的自觉和追求,有使命感,有创造性,这一切都发源于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奋斗时才有的充沛的激情”。并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让普天下所有的人都有书读,让普天下所有的人都爱上读书”。

王余光教授:《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进展》(2005~2015)。王教授从10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进展:一是从阅读指导向阅读推广转化,体现在委员会名称由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到阅读推广委员会,十年前“阅读指导“是大家都觉得图书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今天指导转变成了推广,这是阅读自主化人性化的变化。二是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由自选工作转变成了基础性的工作,尤其是基层图书馆。三是阅读活动丰富多彩,例如,编写推荐书目、开设讲座论坛、举办文化展览等。四是从纸本阅读到纸本与数字阅读并重。五是开始注重细分读者和细分读物。六是从馆员到阅读推广人,2014年由阅读推广委员会推出“阅读推广人”培育计划:“阅读推广人”是具有一定资质,可以开展阅读指导、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专业与业余人士。七是从4·23到9·28,公历9月28日,习惯上把这一天定为孔子诞辰日(日期的确立学界尚有争议),有人建议把这一天定为中国国家阅读节或读书日。八是阅读立法逐步受到关注。九是十年来关于阅读的研究逐渐升温,并成为图书馆界与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十是阅读推广理念的确立,十年来,中图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一直本着以下理念:中国图书馆把全民阅读作为自已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责,为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做贡献;提升图书馆阅读保障的能力、加强图书馆社会职责和继续教育的使命;注重对阅读文化与阅读服务的研究;让图书馆学重新审视阅读文化研究在学科中的重要位置。

徐雁教授:《学习型馆员的业务提升与全民阅读推广的时代使命》。徐教授分析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社会化需求及时代推动力,接着阐述了“学习型馆员”的五个基本人文内涵:爱岗乐业的专业主义精神、博学杂览的知识学识底蕴、灵活周全的公共关系能力、用户至上的文献服务水平、与时俱进的学科前沿意识和五个时代特征:重视阅读,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不动摇,追求创意;善于在业务实践中不断挖掘新元素,服务第一;真诚保持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勇于进取;自觉站在社会新文化与时代高科技的最前沿、志存高远。最后对今后一个时期阅读推广工作转型升级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从以往侧重在倡导“阅读情意”(重要性)的培育,转向夯实“阅读价值观” 的广泛人文基础(如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爱好等);二是从努力追求“全民阅读推广”领域成就的全面开花,向不断争取“分众阅读指导” (如公共馆的读者工作,不仅要重视对儿童而且要重视对老龄人的阅读指导;不仅要重视对“新市民”而且要重视对公务员的阅读指导等等)的实证成果方面努力;三是以“读者自主型阅读”为基础,努力开创“馆员导航式阅读” (如“好书漂流”活动等)的新局面。

2.2经验总结,实践反思

李东来馆长介绍了东莞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情况,特别指出如今的阅读推广要润物细无声般浸入到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吕梅馆长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分众阅读以及图书馆儿童馆员的职业素养;陈亮馆长将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有效结合,以多种案例解释了网络时代阅读推广馆员的知能结构;谢群馆长介绍了长春市图书馆举办市民读书节的文化创意与可持续发展。

2.3案例交流,传递智慧

10月18日晚上, 大家分享了9个优秀阅读推广案例,其中既有专项阅读推广活动的介绍,例如,黑龙江省图书馆的“阅读助力人生诵读比赛”、临沂市图书馆的少儿阅读推广案例“播种阅读,收获明天”,也有整体阅读推广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例如,苏州图书馆的“构建立体化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济南市图书馆的“只为书香溢泉城”,从中可以看到每个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战略规划、发展思路及特色定位。其中深圳市光明新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的“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图书馆宣传与阅读推广——以寻找光明记忆为例”将阅读推广与地方文化紧密融合,将阅读推广使命渗透到传承文化使命中,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和认可;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图书馆的“湿营销影响中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将“湿营销”这个新型商业营销策略运用到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中,让读者成为阅读推广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将“众筹”作为图书馆整合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式,让每一位读者成为阅读推广人。

此次会议对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十年来的发展作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也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代表在注重儿童阅读推广、增强理论研究、提升阅读推广工作的主动性、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等方面达成了一致,为图书馆今后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也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

(刘平编发)

[收稿日期]2015-11-24

[作者简介]陆秀萍,馆员,现在苏州图书馆工作。

【阅读推广专栏】

猜你喜欢
中国图书馆学会馆长全民
全民·爱·阅读
上海地区三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获中国图书馆学会“2018年阅读推广优秀项目”称号
美国图书馆人物评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农民“馆长”李铜
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将在广州市举办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2013年广西公共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2011年工作会议暨第五届“全民阅读论坛”在浙江永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