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语文教师阅读能力获取途径

2016-03-18 08:18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素养学校语文

付 兰

(肇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

乡村语文教师阅读能力获取途径

付 兰

(肇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阅读是乡村语文教师提高语文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助于乡村语文教师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正确选用教学方法和增强科研能力。乡村语文教师的阅读存在着阅读时间不够、缺乏阅读氛围、没有良好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自我专业发展愿望不强烈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而使乡村语文教师获取阅读能力的途径有增强职业情意,改进评价体系;挤出阅读时间,制定阅读计划;营造阅读氛围,创建阅读条件;选择阅读方式,形成阅读习惯。

乡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阅读能力

一、阅读是乡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通过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乡村语文教师不仅能准确制订语文教学目标,准确选用教学方法,还能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阅读对于乡村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从事语文教学,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积累依赖阅读。乡村语文教师要提高语文素养,就要进行大量而有效的阅读。这种积累是一种综合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知识经验、思想感情。语文素养最直接的体现是语感能力,就是当下把握住话语意图的能力。[1]语感能力的获得依赖阅读,语文教师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在追索原意和构建意义的过程中去培养语感能力。语言素养与文化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中获得这些素养,能够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理解语文文本作者的意图,能够使语文教师准确运用语言及文字表达意图,满足管理及教学中交往对话的需要。

(二)阅读有助于教师准确制订语文教学目标

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才可能完成语文文本解读任务,才可能准确抓住文本教学的重点,才能明确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的实现依靠课文文本,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若要准确地解读文本,乡村语文教师须通过阅读与思考形成较深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思想认识、较强的感悟解读力以及开阔的文化视野,才能带领学生感悟鉴赏文本,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阅读有助于教师准确选用语文教学方法

乡村语文教师通过阅读获得较强的解读能力,自己阅读时能根据不同阅读对象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较好地理解所读对象的内容。同理,乡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运用恰当的方法解读语文文本,使学生读懂文本,并了解文本解读的相关方法,进而在语文学习中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去解读文本,增强语文学习能力。

(四)阅读有助于增强教师科研能力

乡村语文教师阅读时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除了欣赏作者的见解,更要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无论怎样,教师的阅读,都应该读出教师的个性,即读出教育的知识、读出教育的思想、读出教育的感悟。[2]乡村语文教师如能在阅读之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不断探索、思考,并能形成文稿,这样,科研能力将不断增强,教育智慧将不断提高,专业发展也会成效显著。

二、乡村语文教师阅读现状分析

(一)阅读时间不够

乡村语文教师绝大多数是班主任,而且乡村学校又多是寄宿制学校。作为班主任的乡村语文教师早晨7:00之前要赶到学校,从早读到午休再到晚上放学,其注意力一直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上,有时还有各项评比和检查等活动。晚上回到家里如果上有老下有小,还要操心各种家庭琐事。另外,如果住宿学生有事,还要随时赶到学校处理。有的乡村语文教师是本地人,家里还有农活要干;有的乡村语文教师为多赚钱,还要利用周末出去打工,以维持和改善生活。工作生活把乡村语文教师忙得像个陀螺,每天的神经崩得紧紧的,基本上没有时间和心境去阅读。即使读也只读学科教学法之类的书,阅读范围极其狭窄,或者为应付继续教育翻翻发下来的相关书籍填写上答案,其阅读效果可想而知。

(二)缺乏阅读氛围

乡村学校整体上缺乏阅读氛围。首先,大家的工作生活境遇相似,都有来自工作生活的各种压力,每天为工作劳碌,为生活奔波,心态浮躁,无心读书,你不读,我不读,大家都不读,这种氛围中有谁能坐下来读书反倒令人诧异。其次,无书可读。乡村教师收入不高,语文教师也不例外,拿出钱来买书刊杂志要下很大决心,即使买也不会经常买;学校办学资金有限,图书馆、阅览室里能供教师阅读的书刊杂志很少,即使有也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理论相关的。教师由于毕业时间较长,久未重读这些理论,再读会有一定难度;有些书由于购买时间过长内容已老化,与现实有一定距离,不适于再读,而与乡村语文教师素养相关的其它书刊杂志诸如人文历史书刊、文学刊物、综合杂志及其它与语文有关联的书刊杂志,很少或没有。虽然阅读是教师个体自我专业发展行为,但由于教师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也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因此教师难以获得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没有良好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

教师在阅读前没有阅读计划,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一般表现为抓到什么读什么,或者只看报刊杂志上感兴趣的内容,读的过程中不记笔记、不写体会、不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遇到与语文有关联的内容,只是口头与同事讨论,缺乏深刻探讨;遇到读不进去的内容更多的是自动放弃,既不做进一步思考,也不去请教同事,甚至平时不与同事探讨阅读方面的内容。乡村语文教师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显然难以静下心来阅读,势必导致阅读的随意性大,阅读的效果令人堪忧。

(四)自我专业发展愿望不强烈

乡村学校大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高中集中在县城和较大的镇上。乡村孩子的父母大都外出打工,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监督;许多乡村弥漫着向钱看的风气,一些人认为学的好不如赚钱好,乡村校园学习风气不浓;乡村学校的优秀学生很少,由于基础较差,一些学生即使想学,成绩也难以上来,因此许多学生处于混的状态,只等拿到初中毕业证就跟着父母兄姐出去打工。教师无法改变这种社会现实,而这种社会现实使教师难以得到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看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导致其思想颓废消极,自我专业发展愿望不强烈。

三、乡村语文教师获得阅读能力的途径

(一)增强职业情意,完善评价体系

增强职业情意,改进评价体系是乡村语文教师阅读的思想保证和管理保证。

乡村语文教师如果只把教师职业当成养家糊口的工作,认为这个工作与其它工作没有什么区别,不能真心为学生着想,那么就谈不上职业情意。关心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学生的家庭、未来乡村发展以及未来中国的发展,对此,乡村语文教师只有努力为学生服务,抱有对乡村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强化为乡村发展着想、为中国未来着想的意识,才能在乡村教育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工作意义,才能热爱乡村教师的职业,才能主动积极地去阅读和思考。

一些教师评价体系表面上看较为全面,实质上还是以学生的成绩以及升学率为主要评价内容,学生成绩好、升学率高的教师有更多评优及晋升机会。因此,教师埋头抓应试是常态,多阅读多学习被放置一边。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改进评价内容,如增加乡村语文教师阅读与反思情况的量性与质性的评价,激励他们阅读与思考。

(二)挤出阅读时间,制定阅读计划

挤出阅读时间、制定阅读计划是乡村语文教师阅读的时间保证和效率效果保证。

有职业情意和评价体系做保障,乡村语文教师就会想办法挤出时间去阅读与思考。作为中小学班主任主力的乡村语文教师工作忙时间不够用是事实,因此要求学校降低语文教师工作量而留出阅读时间不现实。教师的阅读和专业发展还要靠教师自己,所以挤出时间为自己创造阅读机会就成了乡村语文教师获取阅读时间的唯一途径。短期内挤出时间阅读能做到,长期的形成习惯性的阅读则需要乡村语文教师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经过长期阅读与思考的知识积累,才能逐渐在课堂上化知识为教学的内力,才能厚积而薄发,使自己获得教学激情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获得语文教师的欢乐和成就感。

正因为乡村语文教师的时间有限,需要挤出时间阅读,所以不能抓到什么就读什么,必须要制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读的应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与文学大师们对话,感受他们的心灵、思想和情感,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其次,要广泛阅读教育学和经典的人文学术著作。21世纪的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而且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也不同于以往的教师,这是现代教育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3]此外,要根据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和借鉴自然科学及其他与语文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为语文教学所用。

(三)营造阅读氛围,创建阅读条件

营造阅读氛围,创建阅读条件是乡村语文教师阅读的激励保证和条件保证。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需要举全校之力,需要校领导的全力支持。学校应适时搭建读书交流平台,提倡和支持教师阅读。校领导应自己带头阅读、带头作读书报告,在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外阅读的交流会、研讨会、报告会,使全校教师重视课外阅读,认真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学校还应邀请相关高校教师、专家或教育局教研员到学校做阅读专题讲座,鼓励教师将阅读得来的思考形成文字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提升阅读能力。

创建良好的阅读条件也是当务之急。一是要不断增加、不断更新学校图书馆藏书及阅览室的期刊杂志报纸;二是要建立校园网,提供中国知网一类数据库的免费查阅条件。这些条件的创建需要资金,而绝大多数乡村学校资金较为困难,对此,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另外,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还可以与出版社或期刊杂志社联系,请他们赠送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杂志或报纸,努力改善教师的阅读条件。

(四)选择阅读方式,形成阅读习惯

选择阅读方式,形成阅读习惯是乡村语文教师阅读的方法保证和发展保证。

乡村语文教师要讲究阅读方法,既要进行广泛阅读,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应选择性地阅读,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此外,应将学与思相结合,适当做些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在不断阅读和思考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建设精神家园。[4]除阅读纸质书籍杂志之外,还应与时俱进,进行网络阅读,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发达可以让乡村语文教师获得比学校有限的纸质书刊杂志更多、更新鲜、更丰富的阅读内容,激发更多思考,从而获得快速成长。

乡村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终身阅读的习惯。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终身学习的作用和地位。作为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通过教育活动将其传授给受教育者。终身学习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途径。[5]时代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给学生开阔的知识视野及思维方式。

[1] 符有明.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3,14(4).

[2] 徐卫东.阅读: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J].宁波教育学院报,2012,14(2).

[3] 王瑜.语文教师如何“育己”——阅读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3).

[4] 潘威.农村初中教师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某中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2).

[5] 王建勤.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要求[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

Approaches to Acquiring Reading Ability of Rural Chinese Teachers

Fu Lan

( Normal School, Zhaoqing College, Zhaoqing, Guangdong 526061, China)

Reading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rur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mproving the reading ability could accurately formulate the teaching goal, choose the teaching methods correctly and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However, teachers in rural area don't have enough reading time, they are lack of reading atmosphere and there isn't a good way of reading, also, their sel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esire is not so strong. There are several approaches to help rural Chinese teachers acquire reading ability by enhanc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rdiality, improving evaluation system, getting more reading time,and making a reading plan etc.

Rural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eading ability

2016-09-10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类)“基于卓越师资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研究”(项目序号632);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UGS合作下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研究”(批准号16ZC-29);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重点项目“基于U-G-S的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ZQJYY201526).

付兰(1964-),女,黑龙江尚志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G625

A

2095-5987(2016)05-0029-04

猜你喜欢
素养学校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学校推介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