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2016-03-18 15:54李飞祥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师培养

李飞祥

(安阳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李飞祥

(安阳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的现状,并结合数学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的实践,提出了训练策略改革的具体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训练的积极性。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教育实践能力;教师培养;实习模式

2007年,教育部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新举措,重新恢复了对师范生进行免费教育的优惠政策,面对新时期新政策对师范生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必须不断改革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案,强调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开发实践性知识为突破口,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真正体现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师教育培养新理念。

学院专业和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我们必须把师范生的培养作为亮点来重视起来,必须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调整培养计划,改革培养模式,探索出适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培养体系,从而真正体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特色,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实践能力基础。本文分析了师范生教育能力培训的现状,结合同类师范院校的培训经验,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以其有效地提高师范生培训的实际效果。

1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策略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是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专业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综合体现,也是专业知识内化的具体反映。近年来,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环节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逐年加大,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就专门增加了基础教育人才课程模块,学院也从宏观上整体考虑,增设了与师范生培训相关的多门培训课程,但是由于许多方案都是未经实际操作检验的,具体操作起来会有很多环节与学生的实训不太配套。通过对同类同层次院校的调查,我们发现,国内大部分师范类院校在针对师范生进行教育实践能力培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的课程内容比例偏低,课程质量不高。

我国师范类高校的教育课程一般分为三大模块,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而前两类课程就占总课程比例的90%以上,教师教育课程只有不到10%,并且教师教育类课程涵盖了通识模块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大部分师范类院校只开设了学科教法课程,并安排一个月左右的教育实习,课程结构非常不合理,抽象的理论课程偏多,教学实践类课程相对较少,教育实习也得不到院系和学生的重视,导致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训效果不太理想。传统师范院校学科教法课程的教学一般也由一些老教师担任,所用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缺乏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内容脱节,学生大多也以考研为由,对课程重视程度不高,课程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2)实践类课程的实施效果差强人意。

师范类院校相关师范专业都象征性地开设了教育实践类课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实施效果差强人意。在师范生课程计划的组成中,教育实习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院校都只安排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时间短,且一般都集中安排在大四临近毕业的第二学期,学生一般都忙于考研复试,或者到外面找工作,对教育实习重视程度不够,即便能按时到实习学校参加教育实习,中小学也不敢放手让实习生顶替他们上课,因此,大部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顶多能上讲台讲两节课,剩余时间都在承担诸如教学辅导、自习看班和批改作业等辅助工作,缺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锻炼的机会,班主任见习工作也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缺乏和学生的真实接触,见习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3)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

目前国内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在对师范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一般都是重在讲授理论,倾向于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一些与实践教学相关的课程也都只在大学本部课堂上进行讲授,很少能走进中小学,与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直接的对话和交流,从而导致当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遇到一些教育难题,陷入教学困境时,很难把实际问题转化到理论高度,自然也就无法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严重弱化了大学阶段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导致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过程严重脱节,教学水平不能有效提升。

(4)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自主性不强。

身处信息时代,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有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学生盲目地接受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许多师范专业的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既辛苦还没有前途,加上招教考试热度高、难度大,就把本科的目标定位在获得学历学位,而不考虑毕业后从事教育行业。这样的后果就是一大批师范专业的学生对师范专业的认同感偏低,对专业课的学习没有兴趣,盲目地加入考研大军中,忽视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数学专业开设有教法课,专门培训学生讲课、说课的能力和技巧,并安排具有多年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辅导工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法课程兴趣不大,忽视了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只是流于形式地简单进行说课练习,导致课程质量低,师范类学生的教学能力达不到从业要求。

从以上各点容易看出,目前普通高校大多数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而且这样的培养效果也将导致师范类学生在以后的招教面试和从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具备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训练策略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对提高师范生本身的教育实践能力,甚至是提高大层面的教学质量都是必要的。

2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策略改革的措施

基于以上对培养优秀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和形势的分析,结合安阳师范学院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我们在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关调研后,提出了以下改革策略。

(1)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

教育发展的根本是教师,教师素质的根本是师德,师德教育是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在需要。因此,学院要营造良好教育文化氛围,提高师范生对教学教学方向的兴趣,加强师范生师德师风教育,坚定师范教育的信念和理想。为此,学院应该制定一些硬性制度和文件,完善师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有针对性地加强学风教育,特别像考风教育、诚信教育等,潜移默化中端正师范生的行为规范。并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师范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宣传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方面推行的改革新措施,强化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

(2)合理调整师范生相关课程的教学

2011年10月,教育部印发《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各省教育厅也同时推行“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对一批课程进行建设立项。教学改革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解同教学实例相融合,加强实践性教学。高师院校教师,尤其要组织教学研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属性,即“学术性”和“师范性”,这就要求师范生不仅要具备具体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理论,同时要进行相关的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因此师范生的课程设置要兼顾两个方面。首先,课程设置上要增加教育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增加最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借鉴同类院校和国外名校的培训经验,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培养师范生基础教育课程开发的能力和科学教育理论素养,强化师范生的职业定位和职业信念;其次,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实践类课程主要是模拟教师上课的实际情景,指导学生进行授课训练,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育实践类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增加观摩教学、教育见习及实际操作等模块,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教师的实际工作情景和劳动特点,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能力;另外,在课程设置的最后环节,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以往都是作为考查课程,通过试卷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简单的测评,而这样的测评方式对实际的教学起不到任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评价方式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必须尽快改变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参与到师范生教育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整理相关资料,包括教案、听课记录、课堂反思等等,以这些材料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促进学生融入到教师教育的实际过程中,以课堂教学效果和班主任工作技能水平作为评价依据,真正发挥评价的指引作用。

(3)强化教育实践,保障教学实践的时间和质量

当前,高师院校对教育见习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实践的时间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实践训练模式,将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分散到师范生四年的学习中,建设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有效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首先应该建立分散连续的实习模式,2015版教学大纲已经明确增加了师范生培养模块,学生可以提前选定师范生培养方向,在第一学年可以安排学生到中小学感知教学情境,了解中小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及班级活动的开展方式,第二学年可以深入教学实境,了解名师的教学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形式,了解中小学的教材和教法,增加自身教育实践的相关知识,第三和第四学年则分期分阶段安排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实习,真正参与实际教学,组织班级工作,开展班级活动,独立设计教案,独立备课、授课,积累教学经验,并在与实习指导教师的交流和自我的教学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理论理解能力,达到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等去辅导学校兼职数学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可以搭建学校的家教辅导联系平台,为学生联系家教等课外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4) 改革对师范生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为了促进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学院应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和方法。评价内容应包括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等相关方面,学校相关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奖励和鼓励措施,奖励在提升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等方面表现优秀和突出的师范生,使得学生在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水平方面有动力、有方向、有目标。另外,学院实施的是学分制,对于师范生,可以适当调整学分的测评机制,能够与专业课的学习及学分认定方法区分开,体现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的特点,在学分的考核比例设置中,提高实践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实践训练中,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学院的评优、评先中也可以适当考虑在教育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从而真正改变师范生对学习模式的认同感,把师范专业做好做强。

3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通过理论的探讨和实践,提出的提升数学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操作和适时整改,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就业走向为主,与中小学教学需求为原则,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相关策略使用得当,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真正体现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特色,也为师范生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课题,尤其对于关乎未来教育的特殊专业,进行课改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一步学习同类高校的先进经验,尝试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明. 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刘晖. 构建师范生实践教学合作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8).

[3]刘旭东.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与教育实习课程改革研究[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 (2) .

[4]周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文化素质教育新局面[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4-7.

[5]匡继昌. 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认识[J].数学通报,2004,(7):3-6.

[6]卫元能. 关于高师数学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 (2):76-79.

Abstra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tuation of training reform firstly. Then,it gives several concrete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training reform combining teaching practices. The reforms achieve some effects,which increase students’ motivation in training the education practice ability.

[责任编辑:张怀涛]

On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the Training Reform of Normal Student Education Practice Ability

LI Fei-xiang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athmatics and statistics,Henan Anyang,455000)

Key words:Normal student education; Education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Practice patterns

[收稿日期]2015-12-28

[基金项目]安阳师范学院2015年度教研项目(2015-ASJY-YB28)。

[作者简介]李飞祥(1981-),男,河南洛阳人,从事基础数学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6)02-0110-04

猜你喜欢
教师培养
论民族地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七步走”校本模式实践研究
试论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青年外语教师培养中的责任
略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中职电工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
教师四重境界抵达之法探究
在合作中寻求中美教育共赢
培养富有创造力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