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学地貌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2016-03-18 23:19许善洋1薛治国艾尔西丁依明
高师理科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系改革教学

许善洋1,薛治国,艾尔西丁·依明



喀什大学地貌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许善洋1,薛治国,艾尔西丁·依明

(喀什大学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8)

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素质的人才,在总结地貌学实践研究改革的必要性及目前实践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喀什大学所在区域丰富的地貌学实习资源以及校内现有实验教学条件,对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创新提出一个完整、系统、科学并切实可操作的实践教学理论系统.

地貌学;实践教学体系;喀什大学

1加强地貌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1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应根据现代社会对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定位,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1].目前,喀什大学正处于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培养符合南疆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首要问题.从国内外现有的教学体系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地理素养作为个人成长过程中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根据现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作为考核学校教学和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这些原因,地理实践教学的地位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大大提高,实践教学改革在目标层次上呈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取向,在实现目标途径上表现出科教结合和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的发展趋势[2].

1.2地貌学课程实践性强

仅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或课堂上的图片展示各种地貌的形态特征,学生还远不能形成形象的认识.所以,要深刻认识各种地貌的形态特征,只能靠野外实地考察.因此,实践教学是地貌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地貌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应坚持以素质培养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先导的教学理念,对野外实习线路进行科学设计,利用校内实验教学平台开设3S技术与地貌学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同时,对现行的实践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必须达到基本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3个层面的实践教学目标[3].这种改革必须遵循创新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等原则,改革的内容应包括实践教学的体系设计,实践内容设计,实验方法的更新以及评价体系的调整等方面[4].

2地貌学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地貌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近4年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1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革新和完善

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以前的实践教学体系长期没有更新,这与当代地理科学知识的快速发展与更新极不适应.随着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变化,如果不能从实践教学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及时调整实践教学体系,补充与新知识、新方法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将使培养的学生与现代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严重脱节.而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高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终极目标.

2.2实践教学时间和方式与学生需求存在差距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学生反映的意见多数为实践教学时间太短,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实际需求.受经费等限制,实习时间集中短暂,线路往往就近选择,但是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对其观测也不能仅是一带而过.因为时间限制,疲于奔波在各个实习点之间,而在实习点停留时间太短,学生根本来不及仔细观察与思考,教师也没有时间充分讲解,仅是像旅游一样,流于形式而已.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足够锻炼,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3学生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步改革

要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对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中忽视不同学科的差异,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过大,使得像地貌学这样实践性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即使是实践教学本身的评价方式也应注重实际效果,以往的一篇实习报告定成绩方式亟待改革.应当使学生熟悉一定的野外工作方法、流程,掌握野外工作的一般技能,也就是说要加大实习过程评价的比重.

3地貌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3.1本区地貌资源优势

地方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必须寻找出与本地区、本校情况相适应的因地制宜的创新途径,而探索有效的创新实践教学途径则是地方高校弥补不足的最重要方式[5].新疆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其丰富的地质地貌景观为大地构造及地壳演化研究、冰川冻土和山地研究以及沙漠研究等提供了优越的前提条件,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6].喀什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结合部,南临昆仑山,北至塔里木盆地,西有帕米尔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富的大地构造背景,加以干旱气候,高寒气候等各种外动力条件塑造了多种地貌类型.根据野外实地考察结合查阅文献,本区除缺失海岸地貌外,其它包括流水地貌、红层与丹霞地貌、黄土地貌、冰川与冰缘地貌、岩溶地貌、重力地貌和荒漠地貌等类型几乎全部可见[7].

3.2野外实习路线设计

在查阅大量资料以及根据本区地貌资源优势条件结合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近2年的探索实践,重新修订了野外实习方案和野外实习手册.由原来的单点实习改为多点、多线实习,主要实习点、概况以及包含的主要地貌类型如下:

3.2.1盖孜河谷地质地貌盖孜河发源于撒里科勒斯山北麓,布仑口以上由木吉河、雅玛亚河2条支流组成,河流全长374 km.盖孜河河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墓士塔格、公格尔等高山冰雪融化和泉水.由于该河上、中、下游河道的地质结构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河段形成了不同的河流地貌形态.主要实习内容为:观察盖孜河谷地质地貌特征,分析其地貌形成的因素;主要观察河流阶地的形态特征及成因分析.

3.2.2慕士塔格冰川公园慕士塔格峰海拔7 546 m,慕士塔格意为冰山之父,距塔什库尔干县城72 km,平均海拔5 000 m,现代冰川规模巨大.多年来,有大量科学家在此研究第四纪冰川演化、现代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等,是野外实习观察各种冰川地貌的极佳地点.主要实习内容为:现代冰川形态的观察;冰斗、刃脊、角峰、U型谷和羊背石等冰蚀地貌特征的观察;终碛垄、侧碛垄和冰碛丘陵等冰碛地貌的观察;石海、石河和多边形土等冰缘地貌形态特征的观察;了解第四纪冰期演化及遗迹.

3.2.3卡拉库里湖卡拉库里湖位于慕士塔格峰的山麓地带,濒临中巴公路,卡拉库里意为黑海,是一座典型的高山冰蚀冰碛湖,海拔3 600 m,湖深30 m,总面积10 km2.该湖泊的成因分析可以为研究第四纪冰川演化提供依据.主要实习内容为:了解卡拉库里湖的形成原因;了解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

3.2.4克州泉华及沿途地貌克州泉华位于乌恰县托云乡西北部28 km处,泉华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溶蚀地貌,与钟乳石、石笋同为喀斯特地貌的常见形态,富含碳酸钙的泉水从山坡溢出后结晶为五彩缤纷的钟乳石,形成了罕见的七彩泉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主要实习内容为:了解野外地质地貌观察基本方法;了解泉华地貌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2.5克州天门大峡谷克州天门大峡谷位于克尔克孜族自治州西克尔镇,是全球优秀地质公园.2006全球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论坛组委会对天门神秘大峡谷的评语为“数亿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世界罕见的地理奇观和极具观赏性的地质博物馆”.大约发生在4亿年前的强烈构造运动使地层断裂形成了最窄处仅0.3 m,全长约30 km的神奇大峡谷景观.谷中断裂、褶皱等地质构造发育,地质地貌类型丰富,是研究地质地貌的宝库,也是野外实习的极佳地点.主要实习内容为:观察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的野外观测方法及特征;该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6喀尔苏沙漠莎车喀尔苏沙漠位于莎车县东部28 km处,是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部分,东西长67 km,南北宽40 km,总面积508.3 km2.主要由移动沙丘和半移动沙丘为主,典型的特征是观察研究风沙地貌的优良场所.主要实习内容为:了解该区沙漠地形及沙丘特征,主要是沙丘的形成及移动规律;了解喀尔苏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风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3校内实验教学平台的利用

地貌学实践教学的另一改革重点是高效利用现有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根据现代地貌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目前,我校已建成遥感与测绘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和地质标本室,基本满足地貌学实践教学需求.但如何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就需要在实验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以及教师队伍的培训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创新措施.同时,改革的重点在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由于3S技术在地质地貌研究运用越来越广,可以利用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打通课程界限,创造性地开设一些综合性实验[8].如开设地形图的地貌判读,尤其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宏观地貌研究优势突出,近年来已广泛应用相关地域地貌的研究.因此,可以开设基于DEM数据的地形分析等实验教学内容.再如航空像片的地貌判读,通过航空像片的解译判读了解遥感技术手段在现代地貌学研究中的运用方法.

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教学的改革要着眼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知识来源于实践,各种各样的地貌存在于广阔的大自然中,只有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野外考察才能对各种地貌形态特征有直观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当今信息时代,各种技术手段飞速发展,使地貌学研究方法不断更新,也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地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了解学科研究前沿动态,掌握新的研究方法.

[1] 曹志刚,吴国玺.地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64(26):231-232

[2] 李旭,李守中,杨玉盛.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及其趋向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8(9):75-77

[3] 隋振民,王宇,冯君,等.地质地貌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12(1):77-80

[4] 杨载田.21世纪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23(1):81-86

[5] 贺祥.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广西教育,2013,12:31-33

[6] 黄松.新疆地质地貌景观的地学特征与科学价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45(2):116-119

[7] 高抒,张捷.现代地貌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杨士弘.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Reform and innovate on geomorphology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Kashgar University

XU Shan-yang, XUE Zhi-guo,ELSIDIN·Yiming

(School of Life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s,Kashgar University,Kashi 844008,China)

In order to trai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ith creative consciousness abilities to accord for mordern society,summarized the necessity of geomorphology teaching reform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urrent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Improve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the geomorphology resources and intramural conditions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Karshgar University,and come up with a systematic scientific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geomorphology;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Karshgar University

K903∶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16.03.032

2016-01-10

喀什大学教研教改课题(KJGY1425)

许善洋(1979-),男,江苏连云港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全球变化方面的研究.E-mail:youngxsy@126.com

猜你喜欢
体系改革教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改革之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改革创新(二)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瞧,那些改革推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