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梳理办学定位,融入文化理念,夯实边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2016-03-19 11:37邵曰凤贾玉超杨子平德宏职业学院云南芒市678400
高教学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内涵建设

邵曰凤 贾玉超 杨子平(德宏职业学院,云南 芒市 678400)



重新梳理办学定位,融入文化理念,夯实边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邵曰凤贾玉超杨子平
(德宏职业学院,云南 芒市 678400)

摘要:德宏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滞后,如何结合实际,重新梳理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融入文化理念,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紧跟“十三五”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目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差距。

关键词:办学定位;文化理念;内涵建设

德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周边与缅甸、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接壤,是国家开放前沿的黄金口岸和桥头堡,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覆盖区域,目前有高职高专2所,德宏职业学院和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如何结合“十三五”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梳理办学定位,植入办学文化理念,发挥区位优势,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职办学水平,培养国内区域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型人才,显得很重要。本文结合边疆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谈几点建议。

一、存在问题

德宏边疆高职教育起步晚,存在办学定位模糊,主要体现在:首先办学定位内容上模糊,执行力上不到位,缺乏文化育人的理念,本科办学模式突出,呈现一定的重理论,轻技能现象;其次办学定位缺乏系统性,主要体现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之间混乱,没有形成办学特色等问题。

二、重新梳理办学定位

“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要求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载体高职院校如何按照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搭上这辆顺风车,重新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地处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面向南亚、东南亚黄金口岸桥头堡、一带一路沿边四国孟中印缅接壤的德宏高职院校更是如此,如何将国家的有利政策与德宏边疆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抓住机遇谋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差距,办成有水平、有特色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显得特别重要。办学定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首先应结合实际梳理办学定位内容的准确性,定位准确科学能促进高职教育建设的发展,相反,会阻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水平的提升,因此要办成有特色有水平的高职教育,甚至是有影响力的高职教育,应全方位的从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体制、师资、实验实训条件、教学住宿条件等方面明确定位内容的准确性,并理顺这些定位理念间的逻辑关系,使它们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三、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应定位办什么样高职教育?从服务的范围来说,要办什么样的高职教育?是区域性的、全国性的、还是国际性的;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是办学术型、研究型的高职教育、还是办技术应用型的高职教育。结合德宏地理位置的优势、国家战略机遇和从国家赋予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从办成有特色的高职教育的理念出发,应办成以培养集融入具有区位优势的南亚、东南亚国家特色国际理念的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要办成这样的高职教育,还需要做些什么?能在制定计划内的时间内实现吗?办学的优势有哪些?劣势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思。

四、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承载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的载体是高职学校,铸就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的核心是专业知识,落脚点是课程结构体系建设,那么,如何重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呢?其依据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我们培养的人才是要服务区域行业、企业经济建设,那么行业、企业人才的素质技能,特别是核心岗位素质技能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定位的依据,由于行业、企业紧跟国际、国内市场谋求生存和利益最大化是其核心要务,而信息时代的国际、国内市场充满着变化,特别是由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变化更是如此,由此我们的专业课程体系也应该随着行业、企业关键岗位的任务变化而变化,这样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紧跟国际、国内市场变化,符合国际、国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次,如何重构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呢?首先以本土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为基础,在充分调研德宏周边南亚、东南亚孟中印缅国家行业、企业的与岗位技能素质相关的人文素质、企业精神和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将两者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南亚、东南亚国家课程结构体系。

五、在制度建设中融入文化理念

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为培养市场所需的从事生产、管理等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显性培养技能型人才明显,隐性素质包括价值观、心理健康程度、职业精神、人格完整性、社会责任感、审美意识水平、终身学习能力等缺乏,这一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才出现高技能低素质的现象,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首先如何将这些隐性素质渗透到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教学设计与管理、师资培训与考核、课堂管理、课程设置与管理制度建设中,做到抽象问题具体化是文化制度建设的关键。其次出现了“重术轻文”的现象,根据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当中,核心专业技能课都被强化,一些人文类的课程被弱化,导致人才的人文理念、职业精神、心理素质等核心素质缺失,如何重构课程体系,建成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值得深思。

六、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学徒制等模式,德宏高职教育应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尤其是周边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借助孟中印缅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搭建国际交流中心,深度文化交流,探讨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互派留学生,培养国际性技术技能型人才。

总之,如何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准确描述办学定位,将文化理念细化、融入到办学定位的各个环节当中,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办成有区域特色的高技能应用型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袁燕,吴亚萍.高职现代学校制度与学校文化制度化的关系及融合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8(802).

[2]苏子青.关于高职办学定位的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023-02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资助(编号:GZY201424)。

作者简介:邵曰凤(1981-),男,汉族,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工作。

Abstract:Dehong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rted late,development lags behind,so it is urgent to consider how to combine the actual to renew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s objective of talents training,course structure system,and to integrate into the cultural concept,to develop connotatively,to enhance the level of school-running,to follow the national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Thirteenth Five-year Plans",to build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realiz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to narrow the gap with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developed areas.

Keywords:orientation;cultural system;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内涵建设
基于生源短缺视角的职业院校办学危机
加强内涵建设,推动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发展
内涵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转型
对民办高职质量工程内涵建设的建议
“四四模式”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内涵建设
论地方工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引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关于高职高专学生成长问题的几点思考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内涵建设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