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建构,打开儿童英语听说之门

2016-03-21 09:49丁文敏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牛津图式语篇

丁文敏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并对他们进行大量、反复的言语训练,即通过大量的听说训练使他们能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会话。但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而图式激活可以看作是打开听者背景知识的钥匙,达到成功理解的桥梁。

一、图式积累:开启学生的记忆模式与思维方式

“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也是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

1.以“听”为媒介的场景记忆

英语听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丰富的语言图式,那就要求学生多听,多储存词汇、语法等知识。

在教授牛津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时,笔者先让学生欣赏关于Sam生日的卡通片,学生谈论Sam的生日激活了关于生日的主题图式,接着播放新授课文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感受文本所谈论的生日场景,听的强化输入丰满了当堂课学生的口语输出。

2.以“读”为共识的情境思维

语言图式指听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在教授牛津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时,在利用思维导图教授完苏海和苏阳生日的部分后,让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麦克的生日部分则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完成,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本,抓住关键信息完成关于麦克生日的思维导图,读中有感,读中有悟。

3.以“说”为样态的言语表达

语言图式是指一定量的词汇和句法知识,我们应让学生接触和操练各种句型,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结构图式,实现更好的言语表达。牛津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在教授完苏海和麦克的生日以后,让学生用Su Hai and Su Yang’s birthday is... but Mike’s birthday is...

二、图式构建:适度调控学生的实时认知与适时重构

学生对语言听说的认知、学习过程,正是学生不断激发丰富现有图式、建立新图式和应用新图式的过程。

1.语言图式的建构,让语言融入语境

听者对所听材料的理解是其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教授牛津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时,最后笔者以自己儿子的生日绘本作为影像资料呈现,在“生日快乐”的音乐声中,听小朋友娓娓述说着自己的生日,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生日场景之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实现了语言图式构建。

2.内容图式的整合,让语篇进入语林

当各种内容图式在学生头脑中逐次构建时,如何帮助学生有效的整合相关内容图式成为教学的重点。在教授牛津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时,关于生日主题单词、词组、句子乃至语篇的积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主题短文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习任务。

3.文化图式的建立,让语义浸入语界

光有内容图式而缺乏一定的文化图式,学生理解起来还是会存在困难。文化图式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知识组织模式。还是以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为例,在授完整个文本后,笔者让学生对比苏海、苏阳和麦克生日不同,帮学生自然地架设中西方文化图式。

三、图式理解:循序渐显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运用

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语篇本身都不具有意义,意义在听者的脑海里,取决于听者在听力过程中对大脑中图式知识的启动。下面以牛津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8 Happy New Year的Story time为例,探讨图式在小学英语听说相结合的对话课中的具体运用。

1.动觉感知(pre-listening),激活图式

(1)以“旧”换“新”的语境相生

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使用What’s this/that?提问及其回答。教师通过玩I say,you say游戏,很自然地由this引出that,再由What’s this?引出What’s that?自然真实。学生已具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经验,教师只要想方设法在课堂中激活它们。

(2)以“曲”生“情”的语篇镶嵌

作为对学生表现的奖励,教师引入Happy new year歌曲送给大家,直接切入对话教学。以新年为话题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很自然地过渡到整个语篇的教学。了解学生关于本课的背景知识,输入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建立起新知与学生已有图式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2.听觉体悟(While-listening),建立图式

整个语篇的听说活动围绕两个问题展开:1.What are they?2.Who are they for?第一个问题解决的是三个新单词doll,ball,robot的教学,第二个问题解决的是It’s for...句型。

第一问:What are they?初听有所获。

第一遍听录音,学生用排除法就能勾出Uncle John带来的三样礼物,也基本听到了ball,doll和robot三个单词读音,而他们分别对应什么?再结合新的句型What’s this/that?对新单词巩固操练,帮助学生建立了与新知识相应的语篇图式,这些单词由原来一个个独立的单词知识单元,相联系生成一个更为高层次、更复杂的语篇图式。

第二问:Who are they for?再听有所解。

T:Who are they for?Let’s watch and match.(多媒体呈现连线题)

通过多媒体视频,学生边听边看,在对语篇大意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紧扣“礼物”主题,设计了一组问题,问题群整体性强,有层次感,围绕问题,学生把握了语篇的脉络,理解了语篇,学习了语言,学会了建构新的图式。

第三问:Do they like their presents?三听有所悟。

T:Do they like their presents?How do you know?学生明白了,在送人礼物时,要选择适合对方并且是对方喜欢的。

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了解语言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学会把语言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恰当地应用到交流中去。

3.联觉实践(Post-listening),运用图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强调要让学生通过语篇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更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整体理解和学习,能用所学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图式的能力。

(1)课文跟读,无声字母的有声演绎

阅读时,着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掌握英语中的习惯用法,把握英语的语言规律,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语音语调的处理,强化语言图式。

(2)读图理解,有情有景的无痕融合

让学生通过对图的观察、理解、思考来理解语言所产生的情境,这些图不仅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激发兴趣。

(3)场景对话,有声有色的情理相生

因为课文当中没有关于Tim的对话,让学生想象Tim回来以后的对话,完整了故事结构,学生熟练循环地掌握了新句型,通过已建立的图式当堂巩固了课文中的对话,为下一步的拓展做了铺垫。

(4)时空拓展,有张有弛的素养习得

教师要求在圣诞节当天,用所学到的知识互赠礼物。为完成这一任务,小组成员不仅要激活新课所学的语言图式,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转换成相关语言运用能力,还需要主动建构新的图式。

四、结束语

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接受语音信息的过程,而是平时积累知识建立图式、听力理解时多方位激活已有图式的过程。在教学中, 教师更应着眼于学生相关图式的积累、构建与激活,帮助学生建立、架构新的图式,合理引导学生运用图式进行学习,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猜你喜欢
牛津图式语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宅假期
烧烤也疯狂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