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常态下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现状和思路

2016-03-23 20:58欧嘉烟林腾辉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工作

欧嘉烟 林腾辉

(1.宁德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福建 宁德 352100;2.宁德师范学院党政办,福建 宁德 352100)

浅析新常态下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现状和思路

欧嘉烟1林腾辉2

(1.宁德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福建 宁德 352100;2.宁德师范学院党政办,福建 宁德 352100)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促使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如何在新常态下,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教育,缓解学成与就业的矛盾,已然成为各高校一个重要课题,也越来越引起各方的关注。本文浅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新举措,以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思路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国家推动社会发展的战略深入影响大学校园,激起万千学子追求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2015年,李克强总理回复清华创业学子,赞其开拓创新、打破常规,鼓励向实践学习,丰富创客文化。大学生是我国最具有创新活力的社会群体,也是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何更加顺利地从书本走向实践,从校园走向社会,缩短迈向成功的弯路,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将肩负重任。

一、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项新课题和一种新理念,通过这种理论和实践结合灌输的平台增强大学生就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并在相当条件下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目前,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1.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定位和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并最终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理论和方法是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内涵。目前,创业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缓解就业压力,推进和谐社会的重要策略之一。

创业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认知不清晰,毕业生往往认为创业即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事业,从而使得创业教育过度凸显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第二,大学生的创业往往感性大于理性,没有充分认识到创业对于自身能力和各种素质的要求;第三,大学生对创业的难度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去做就能成功,导致一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计以对,不知所措;第四,创业教育缺乏系统的支持,教育环境、资金、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困扰创业教育工作的因素;第五,创业教育学科不完善,氛围不浓厚,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就业观念制约了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第六,创业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效果不够明显;第七,创业教育指导信息化程度不高;第八,创业实践性平台的缺乏,导致对实施创业教育带来可执行性的缺乏和模糊,导致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结果与最初的目标不匹配,导致学生创业激情受挫,难以满足学生的创业实践需求。

2.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1)设置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服务机构

目前,各高校针对毕业生就业设立的最常见的机构就是就业指导中心,通常而言,这一部门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开展就业和创业指导服务,收集相关就业信息,发布人才招聘通告,举办人才招聘会等,并寻求创业新模式,以帮助学生提升创业意识,尝试创业实践,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

目前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已经成为一个单独的部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很多地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依然仅仅属于学生工作部门的一个科室,专职人员配备不齐、经费保障投入不足,专职人员的工作思路还有待开拓、工作开展不够广泛深入,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等都会使得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变得绵软无力、成效甚微。

(2)开设大学生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2013年起已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开展,但是如何结合课堂和市场经济,并融合社会制度、毕业生自身的条件,让学生明确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没有专职的、有经验的教师作指导,往往由辅导员或其他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或其他课程的专任教师在从事这一课程的教学任务,缺乏经验、照本宣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尤显严重。相对而言,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有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的教师无疑是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最合适的人选,目前,大多数的教师是大学毕业直接从教,缺乏企业经历和实践经验,讲授创业教育课程,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吃透课程理论知识并使学生通俗易于接受,难度的确不小。除以上原因,目前从事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同时教授其它课程,并不专注将太多的精力投入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中,特别是对于一些政策模糊的认识,往往不能从本质提升学生创业意识。

(3)举办创业教育模拟系列活动

总体而言,毕业生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创业教育的开展模式也在逐步拓展,例如举办专家专题讲座、企业成功人士座谈、企业宣讲、团队规划指导、模拟创业策划等,依托校园活动,从中渗透职业理念,增强指导的有效性。

举办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模拟的系列活动,更有吸引力地使学生投入到职业规划和创业教育当中,然而目前大多数毕业生太过于依赖家庭或学校,或是对自己的学业和专业自信不够,或对社会心存恐惧,对于自己的人生和目标举棋不定,最后导致“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对于学校举办的创业教育活动兴致不高,大有事不关己的态度。另外,由于是模拟活动,还与现实的就业创业活动存在一定差距,缺乏部分过程的真实性、现实性。

(4)开展校企合作创业指导活动

积极探索和利用好校企合作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改革的必然。提高认识,完善校企合作体系,提高校企合作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活动对毕业生职业择业和创业的指导性;建设校企合作职业指导理论体系,更新观念,突出重点,有助于提升高校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活动的新高度。

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快速发展,各高校也越来越意识到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和校园的局限性,只有“推出去,请进来”才能真正让学生了解现代的企业和管理,感受企业文化的创新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力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校企合作和交流是双向的,作为高校本身,只有致力于双方合作的利益最大化和平等化,才能反过来加快企业推动高校的步伐。很多的地方高校因为受到局限,在与企业合作交流上,在决策咨询、技术支持、科学研发等方面迟步不前,反过来影响了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决心,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新时期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思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展创业教育工作,不仅是适应当前就业竞争形势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新经济常态下开展创业教育工作,应开拓思路,完善体系,保质保量,稳步前行。

1.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创业教育的重视度

完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强理论研究,与新时期经济发展各项政策相联系,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实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要切实结合地方特色,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加大创业教育研究的经费投入,切切实实的把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作为一门重要课题,把重视程度提高到一定高度。

2. 确立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效果

创业教育是教育活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压力提升应推动创业教育的普及化和深入化。但创业教育广泛开展的同时,也应看到创业群体的有限性和特殊性,应在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的同时采取部分针对性。对一部分创业思维活跃、创业潜质突出的优势群体,可进行单独引导,从而达到更完美的创业教育效果。

3.重视师资结构调整,提升创业教育质量

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缺乏,且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也由于没有实际的创业和投资经历,知识结构会不尽合理。在师资建设上高校可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目前辅导员也是创业教育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是具体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的实际操作者,拥有大量的学生案例实践经验,可以在创业教育工作中举一反三,通俗易懂地进行传授讲解。在创业教育的师资选择上,高校可以通过输送专职教师去地方或企业挂职、培训学习、企业锻炼等;也可以通过“外聘”形式,请社会成功人士、企业高管、政府人员等走进校园。

4.科学设置课程,完美结合创业与素质教育

科学合理的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大都仅限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与指导》两门课程上,且单纯地作为一门课程开展,并未真正地结合专业和纳入教学计划、学分体系,从而达不到理想效果。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要结合专业进行,还要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实践活动的改革和深入。理论与实践、课堂与校外结合,有特色地、科学地推动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高度融合。

5.组建学生创业团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学生的创业教育从过去的“岸上学游泳”转变为“游泳池中学游泳”。大力宣传和落实各级创业资助政策,鼓励更多的学生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开展创业,在建立学校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同时,把大学生创业实践融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改革中,在学校权限内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创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设立创业基金,打造“互联网+创业基地”和“众创空间”,引导学生成立创业团队或公司,先在校内创业“游泳池”学本领,再走向社会创业“大海”去竞争,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我校为例,近年来,在创业实践方面探索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模式:学校的部分楼房物业、校园绿化和快递业务等都交由学生创业团队经营和管理。学校以创业专项培训,创业贷款、创业鼓励金、创业导师全程指导等做法扶持大学生创业。目前部分学生创业团队(公司)还承接了社会业务,已经游入社会创业的大海。此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促进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校内创业“游泳池”的锻炼,也可以有效减少风险和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创业教育效果。

6.优化创业环境,规范保障制度

创业教育工作是个逐步完善的系统工程,不是高校教育单方面能完成的任务,更多的在于社会、家庭、政府的协助和通力合作。学校进行创业理论和创业意识、素质的培养,社会进行正确的宣传和引导,政府提供宽松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家庭方面情感的陪护和鼓励,才能从整体上提高高校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因此,完善相关的保障制度,优化创业环境,是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三、结束语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理念,也是新时期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号召,加大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力度,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保障机制,通过针对性的开展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指导、创业教育活动,全面提升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提高大学生素质,从而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

[1] 蒋黎妮.关于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6(3):1-3,7.

[2] 苗晓辉.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1):27-28.

[3] 蒋开东, 等.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54-58.

[4] 万荣根,等;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79-81.

[5] 高桂娟,等.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1):24-30.

[6] 李克强回信清华创客学子:将出台政策支持创客--文化--人民网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0505/c172318-26949635.html.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Modes of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Ou Jiayan, Lin Tenghui
(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 of Party and Administration,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Ningde 352100, China)

Since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was implemented, higher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by leaps and bounds.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students have been admitted into universities,thus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growing steadily every year. It is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graduates’ awarenes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study and employment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This has already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of various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Therefore, this paper is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uggesting new modes and new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Thinking modes

2016-05-31)

欧嘉烟(1983-),女,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大学生工作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大学生之歌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选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