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究

2016-03-28 05:50侯桂华
船舶职业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党员

侯桂华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 125105)



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究

侯桂华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 125105)

摘要:学生党员是学校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培养的各类骨干和精英,增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进一步塑造学生党员政治灵魂的重要举措。新时期新形势下,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诸多的挑战,应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处理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与事实,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与精神境界,增强其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探究

学生党员是学校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培养的各类骨干和精英,增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进一步塑造学生党员政治灵魂的重要举措。新时期新形势下,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诸多的挑战,如何在诸多挑战中使广大学生党员能够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需要我们在多方面展开探索与研究。

1 帮助学生党员正确认识、处理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与事实

中国现在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克难时期:一方面,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改革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1.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为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在这种社会制度下,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将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人都将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党人将这种美好社会制度的实现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并且在自己的纲领和行动中加以体现。然而,现实社会离共产主义的要求差距甚远。于是,一些人便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产生了怀疑,甚至悲观地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不过是马克思的一种幻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这种认识在学生党员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必须帮助学生党员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行动。”这不仅告诉我们共产主义社会是能够实现的目标,而且告诉我们唯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实现。马克思正是基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科学研究,才最终得出人类社会必然要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论断。因此,对于学生党员来讲,不要被眼前的一时困难所吓倒,不要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否认理想的科学性;要认识到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恰恰需要一代代的共产党人不断地努力、实践与超越。广大的学生党员要相信:时间和实践会证明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理想与信念是科学的,是能够实现的。

1.2正确认识与处理众说纷纭的社会现象

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让世界成了“地球村”,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消息,都可能在一夜之间传遍地球。而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媒体、乃至不同的报道者,都会基于一定的立场与认识而给予不同的报道。对于听众、读者而言,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众说纷纭的社会现象,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觉悟。中国现在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时期,各种体制、机制的转换与改革在所难免,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极其广泛。而网络社会,一些别有用心者往往会利用网络进行各种虚假宣传和报道:正面的影响往往会遭遇到负面的宣传和报道,进而受到人们的质疑;负面的影响又往往会被无限度的扩大宣传和报道,使人恐惧。对于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学生党员不应该随波逐流,更不应该质疑,而应该将其作为自己学习、追求的榜样,以党员自身的力量影响身边的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社会上不符合事实的负面宣传和报道,学生党员要理性地分析与对待,并能够以自己的能力去发挥作用。

1.3正确认识组织上入党与思想上入党的区别

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而在诸多内容中,思想建设是关键,它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并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思想上入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建党特色。对此,毛泽东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有许多党员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新时期加强党员思想建设,既是老话题,又是新课题。思想上入党,实质上是解决党员的世界观问题。对于党员来讲,组织上入党是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是一生一世。两个词虽一字之差,意义和影响却大不相同。部分党员并不能正确理解组织上入党与思想上入党的区别,认为自己既然已经是党员了,就不用再考虑其他。因此应培养学生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组织上入党与思想上入党的区别。

2 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与精神境界

当前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甚至缺失的重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精神境界不达标。增强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与精神境界。

2.1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党员本质的体现。加强党员的理论修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特殊要求,而且是党员修养的首要内容和必备条件。对此,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李东友说:“就全党来说,我们是一个理论修养很高的党。但对于每个共产党员来说,则都需要加强理论修养。”知识才能和道德品质是人精神境界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辩证统一。对于学生党员来讲,这里的知识不仅包括他们在校期间所学的一切知识,还应包括中国共产党内在要求的知识体系,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对于这些理论,学生党员们或许并不陌生,问题是学的结果如何。如果只是表面上的学习,则知识永远不会成为信仰。因此,学习理论要有科学的方法,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2.2科学认识共产主义理想

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理想,在一些学生党员看来,是虚无缥缈和不可能实现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和判断,是因为一些学生党员还没有科学地认识、理解共产主义。我们今天所说的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而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二者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没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基础、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等基本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政治制度方面,都力求与共产主义的要求相符合,并为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做准备。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国家的社会制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国家会在社会发展中与共产主义逐渐接近。因此,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但在某种程度上,它更是一种现实。学生党员不能科学认识共产主义,便会陷入悲观的陷阱,精神上的懈怠乃至绝望,这是当前学生党员所面临的最大危险。

2.3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利益的追求逐渐公开化。然而,对于党员来讲,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学习生活中,使个人的理想、抱负和追求与党的宗旨相一致: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索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唯有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 建立科学可行的监督管理体系

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思想必然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适应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需要,还应该满足学生党员自身的现实需要与精神需求。因此,增强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应注重贴近学生党员的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党员的人文关怀,并将这些纳入到可监督管理的体系之中,教育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1加强学生党支部的管理

党章中规定:每个党员都要编入一个党支部或党小组参加党组织生活,通过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来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现实生活中,每位学生党员虽然属于某一个党支部或党小组,但参加党组织生活的机会很少,他们常常被忽视或遗忘,这就是现在学校党支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学校党支部的管理,让学生党员们意识到,自己成为党员后,不仅仅是交党费和举手表决这么简单,还需要定期向党进行思想汇报,不断提升自己。

3.2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在现行学校的管理体制中,针对学生的荣誉称号有“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班干”“优秀团员”等,从来没有“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因为“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在学校中只适用于教职工。与之相适应的惩罚也没有。如此一来,学生党员在完成组织上入党之后,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党组织的管理,也丧失了继续进取的动力。因此,针对学生党员,应该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督促、鼓励学生党员坚持自己的伟大理想与追求。尤其要在学生党员中树立先进的典型,用学生身边的典型去影响、感染更多的大学生。

3.3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

人的思想如何,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够得以体现。对于学生党员来说,其理想信念如何,也应该在行动中检验。通过学校定期开展相关活动,或者是学生党员在一定时期为自己规定行动计划,通过活动的开展情况及社会影响,来评价学生党员的思想情况。如每逢党的重大节日,可开展相关党史的演讲、竞赛、红歌演唱等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党性教育,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党员深入到基层,了解群众的思想、解决群众的困难,在实践中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不懈追求,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理想的伟大与科学。学生党员作为国家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唯有不断地增强自己服务国家的知识与技能、坚定自己的科学信仰,才能更好地担当重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覃红.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几个关系[N].光明日报,2012-04-23.

[3]雷虹.必须坚持“思想入党”的原则: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论述[J].怀化师专学报,1991(5):8-13.

[4]文岩.提高党员修养是党的建设德永久性课题[N].人民日报,2015-07-09.

[5]李东友,安秉信.理论修养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1(3):60-63.

[责任编辑:秦锦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28(2016)03-63-04

DOI:10.16850/j.cnki.21-1590/g4.2016.03.018

收稿日期:2016-03-15

作者简介:侯桂华(1974-),女,辽宁葫芦岛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哲学。日益凸显。因此,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总是有不同的现象、不同的声音与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要求相背离。这种背离对于思想上还不稳定、政治上还不坚定的学生党员来讲,无疑会造成不小的冲击。因此,增强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应该首先帮助学生党员正确认识、处理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与事实。

Path 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HOU Guihua
(Bohai Shipbuilding Vocational College,Xingcheng 125105,China)

Abstract:Student Party members are various types of backbone and elite trained by school for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s future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further shape student Party members'political soul.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the new period,student Party members'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faces many challenges.College should help them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deal with the related social phenomenon and fact,so as to enhance student Party members'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and mental state,and strengthen their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Key words:student Party member;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path research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党员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