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阈中高校思政课多元互动教学研究

2016-03-28 14:26张晓茹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多元互动主体间性高校思政课

张晓茹

(莆田学院 思政部,福建 莆田 351100)



主体间性视阈中高校思政课多元互动教学研究

张晓茹

(莆田学院 思政部,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主体间性理念为高校思政课间性主体的彰显带来的理论指导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给互动教学模式带来的启示,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源泉。高校应充分认识社会转型价值整合与主体意识凸显的碰撞和“数字化生存”带来的冲击对思政课所产生的挑战,对思政课中“人的空场”的痼疾进行现实反思,着力实现话语系统的重构和多元互动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主体间性;高校思政课;多元互动;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兼具政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掌握系统的方法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而肇始于哲学领域的主体间性思想与立足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需求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出场语境: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中互动教学的机理生成

(一)从单子式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嬗变

在20世纪80年代,人的主体性是当时中国哲学领域着重关注与探索的显性前沿课题。但是在现代化的环境和语境中,主体性哲学逐渐受到了社会的质疑,其视阈下采用主客二分模式的单子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与局限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日益凸显。在单子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往往仅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而将学生作为客体。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成果无法直达学生内心深处,最终造成学生对思政课和思政教育失去兴趣。美国哲学家弗莱德·R.多尔迈指出,“由于主体性的局限性与弊端,这个理念正在逐渐失去能量,走向消亡”[1]。单子式主体性便是弗莱德提及的主体性的关键所指,而主体间性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单子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一词最早由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加以阐释。哈贝马斯在胡塞尔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指出主体间性既要合理保证个体行为者的总体性,又要给予行为者在总体性下足够的空间以体现个性化。随后,这一哲学思维被引用到思政教育体系当中,并得到广泛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是融洽相处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互相协作、联合影响客体而形成的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主要探索和解决如何使思政课教师作为一个主体,合理自如地与其他学生主体之间通过目的行为进行相互影响,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路径、方向等方面的整体鼎新与升华[2]。

(二)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互动模式的启示

1.互动是凸显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性因子

根据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张,主体与客体之间只能是能动与被动的单向关系,而不可能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关系,互动关系只可能存在于主体与主体之间。这个机理适用于思政教育领域,可以得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要形成互动关系,必然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联系;思政课教师作为一个主体,通过沟通与理解的渠道打开学生主体心灵的大门,实现学生的德智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教育互动的关键途径,是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精神的契合与灵肉的交流,蕴含着对所教授知识内涵的消化与对本体意义的领悟。这是因为受教育者所累积的知识并非只是通过教育者的教授获得,还包括受教育者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运用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手段,采取意义建构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受教育者的交流与探索而获取[3]。

2.语言符号系统在互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出,语言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语境中可以促成互动主体之间行为的合理化与言语主体的社会化[4]。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学习互动过程中,主体需要在共同的互动语境之下,通过必要的媒介进行相互沟通与理解,以寻求言语行为的关联,来实现主体之间和谐的特定联系。在此基础上,语言的功能促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被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以及文本之间在非物质层面的邂逅、冲撞、忖量、调解、交融、蜕变、革新。它不是一种专治的慑服与改造,而是民主的主体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博弈、协作与共赢。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真正好的教育者应该授予受教育者发现真理的技术,不好的教育者则直接为受教育提供真理本身[5]。

二、现实困境:现代高校思政课中的挑战与反思

(一)社会转型对高校思政课的挑战

1.转型期价值整合与主体意识凸显的碰撞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纷繁交错的社会元素相互渗透与作用,各种价值体系不断地受到冲击与颠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价值认同碎片化的问题,而现代性的价值旨归仍处于探寻阶段,这使得青年学生的精神发生断层现象,思政课对大学生的价值整合与引导遭受到更为激烈的挑战。在这个特殊时期,对洽商、宽容与参与的呼吁更为迫切。为了社会的良性发展与政治秩序的稳定,高校有必要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价值整合,但这并非易事,因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其张扬的个体性格、强烈的自主参与意识以及开放的自由崇尚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不断进行“知识充电”,利用互动参与式教学,融入博弈、碰撞与包容的价值体系,针对大学生的个性与思维特点,与学生共筑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阵地。

2.“数字化生存”带来的冲击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化生存”的社会,互联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对社会生活的每个畛域产生影响。互联网强大的搜索与传播功能赋予公众更多自在的选择空间,然而它也容易导致社会价值的碎片化,造成社会对主流意识的遗忘与对现实生活的迷失。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三个无法进入互联网的元素之一。而从互联网使用者的结构观察,大学生是上网时间最长、频率最高、言论最活跃的群体。青年学生自身的特点使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与主流意识相悖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这种非主流的亚文化既有可能解构、冲击传统的主流意识,也有可能被主流价值渗透、熏陶与交融而发生良性变化,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对传统话语体系进行理性思考,对陈旧的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如此才能在挑战中找到机遇,实现学生的正确价值回归[6]。

(二)高校思政课中“人的空场”的痼疾反思

1.缺少对“以人为本”的重视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通过一些规范来约束和管制学生,以达到使学生服从规范指令的目标。但是,当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传递的价值规范与学生自身的个性相剥离时,这些价值规范对于学生而言就变得抽象,无法给学生积极的力量去树立生命的信念,这无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人”这一本体的遮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缺乏对人为目的的建构教育及活动方式的重视,才造成了“人的空场”的教育问题。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应对人的尊严、价值、主体性、自由、人权等给予应有的尊重,这种尊重本身就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7]。

2.与生活世界脱节

目前,我国许多学者纷纷呼吁高校思政课应加强与现实的联系,而这些呼声是这些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取得的共识之一。我国传统高校思政课与现实社会相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过分注重对学生的知性教育。传统的高校思政课直接把经过压缩的道德规范、价值伦理传授给学生,通过单纯的讲授教学模式使课程趋于专业化、理论化,而非实践化、生活化地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感受。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被教育者在柯尔伯格语中被称为“高尚的道德袋”,他们根本不能感触到生命本体的韵律。其二,对受教育设想得过于理想。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试图塑造一个毫无缺陷人格主体的新世界,对受教育者寄予理想化的成长希望。因此,这种只作应然判断而与现实有所差距的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的现实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偏差,无法很好地实现理想的教学目的。

三、实现路径:主体间性思维下高校思政课多元互动教学的建构

(一)重构互动的话语系统

1.消释教育者的话语霸权

高校思政课中的话语权包括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权、学生的话语权、公共话语权等。在现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营造理想的话语环境,应着力消释高校教师的话语霸权,以对话、沟通方式逐渐替代控制的沟通方式,保障学生的话语权得到体现与尊重。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话语场域中,教育者往往善于言谈,却忽视了积极、主动地去开拓一条与学生互动与交流的话语通道。在这种情形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独白”的教学方式经常陷入价值式微的境地。因此,美国的班杜拉(A.Ban-dura)等学者就指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提出了自主主义德育理论。这个理论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应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权利与欲望差异,以话语分流机制为突破口,打开一条通往学生内心的认同与共鸣的话语创新道路。

2.加强主体间的话语沟通

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沟通与交流才能使对话主体之间的真实情感得以完全诠释,使互动主体之间的差异得以理解与包容,防止教育主体之间由于存在隔阂而陷入“话语沟壑”。但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在生活阅历、学问建树、兴趣趋向、追求价值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使得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话语也存在差异。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了解和重视自身与学生主体之间的话语差异,通过分析学生的内心话语结构与学生易于接受的对话表达方式,以互动的方式、平等自由的态度、真诚朴实的语言,给学生足够多的宽容、信任和言谈机会。师生、生生教育主体之间的话语互动与交锋,契合学生的本真诉求,有助于实现教育主体的精神觉解与品德提升。

(二)多纬度下创新多元教学模式

1.课堂纬度的主体间互动

(1)案例互动教学法

当代的高校思政课是一门融合了多种争议性政治元素、兼具意识性与实践性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围绕这些热点话题展开真诚而激烈的互动探讨。最典型的师生互动模式莫过于在1870年便被运用于哈佛大学的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案例互动教学法,case method)。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具体介绍时政案例,深度挖掘学生辩证、谨慎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在互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规范理论内化于学生的思维与行为应用之中。

(2)合作学习

约翰逊(D·W·Johnson)提出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被学者公认为近年来最经典的教学改革[8]。高校思政课可以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针对当代全球热点、中国时政、社会问题等与课程紧密联合的课题,在时政播报解说、情景模拟表演、议题辩论探讨等方式中选择一种或多种互动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演示。为了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愿景,小组中的策划者、展示者、纪录者会根据自身角色定位积极完成展示。其他同学可以向台上的小组成员提问与交流,最后由教师作总结与补充。这种互动教学模式既可以有效解决思政课大班讨论难以实现互动普遍性的问题,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

2.网络纬度的主体间互动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充斥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沟通与互动的重要场域。因此,高校思政课要想真正走近大学生,必须对网络这个平台加以合理、切实的利用。笔者建议,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有效平台,如公共邮箱、电子公告板(BBS)、思政课程QQ群、思政课程建设空间、博客等,在这些场域设置多个特色思政教育板块,将教学资源、案例讨论、社会调查任务直接公开展示给学生。在这些区域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无拘束地对话,间性主体之间可以针对平台中的作业、讨论、项目展开语言与精神对话。通过这个渠道,真正打通思政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壁垒,着重关注学生的情感、意识与个性,“润物无声”地将思想道德规范与主流价值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9]。

3.实践纬度的主体间互动

高校思政课需要扎根于现实社会生活,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行动,再由行动内化为信仰[10]。实践性互动教学可以突破剥离现实生活的瓶颈,赋予学生更加具象的体会和感受。然而出于空间、财力和安全等条件的考量,高校一直无法进行有效的社会实践教学。因此,高校应该运用灵活的方式解决这一困境。思政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内通过直接的体验、调查与思考,转换为调研报告。高校可以建立一些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譬如:推荐学生进入法院、检察院、监狱进行观摩与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一些工厂调研用工难等问题;重走红军路,到革命根据地感受先烈的爱国情怀;到山东曲阜孔子故居感受中华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社会实践教学通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载体,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认清国情,拷问和净化自身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55.

[2]闫艳.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内涵及其确立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07(10):25.

[3]约翰·桑切克.教育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327-341.

[4]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06.

[5]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9.

[6]郭小安.告别零碎,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走向系统化[C]∥洪明.碰撞·共鸣·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探索.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273-274.

[7]苏令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146-148.

[8]Vermette P,Four Fatal Flaws: Avoiding the Common Mistakes of Novice User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J].The High School Journal,1994(2):30-33.

[9]刘建华.师生交往论——交往视野中的现代师生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4-140.

[10]邢晓红.构建与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65.

[收稿日期]2016-01-05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A类课题“多元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探究”(JAS14981)。

[作者简介]张晓茹(1986- ),女,讲师,硕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5-0163-04

猜你喜欢
多元互动主体间性高校思政课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