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2016-03-28 22:30闫凤严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教养医学生量表

闫凤严

(郑州大学 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01)

医学生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闫凤严

(郑州大学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01)

目的:探讨医学生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特点,并进一步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SCL-90量表为调查工具.结果:(1)医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良好,重度人际关系困扰者较少.(2)医学生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其分值高于平均水平.(3)家庭教养方式得分趋于平均水平,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P<0.05).(4)人际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相关显著(P<0.05).(5)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相关显著(P<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显著.

医学生;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关注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加大.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精英,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然而调查发现,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均在10%~30%之间[1,2].已有研究表明,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在以往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相关调查中发现,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社会适应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在日常心理咨询中占近50%的比例[3].此外,家庭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汪雪连等人研究发现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可以持续到大学阶段,并且父母教养方式与医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黄车白等人对1000多名医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在正常的家庭结构中,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中,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对子女成熟的防御机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5].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际交往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大,人际关系状况不好的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样的,个体成熟后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状况同样会受到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群体,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平时课业繁重,交际面窄,探索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关系,提高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家庭教育方式,解决医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研究内容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际交往现状和家庭教养方式情况,分析研究医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家庭教养方式是否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1.2研究方法

1.2.1选取被试

随机抽取医学院(临床专业、护理专业、麻醉专业)大四学生共120名,不分性别.收回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1份,有效率是92.5%,男生81名,女生30名.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1.2.2研究工具

1.2.2.1SCL—90

SCL—90即症状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由90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的评分标准是5分制(从无=1,轻度=2,中度=3,偏重=4,严重=5),阳性项目为评分大于等于2的项目.量表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总分等于204分为有心理问题者,总分大于等于220分为有心理障碍者,总分大于等于234分为有严重心理障碍者.

1.2.2.2大学生人际关系诊断量表

该量表有28个问题,分为四个项目,分为交际与交友能力、待人接物能力与异性交往能力等四个方面,总分为0—8分者表示无人际困扰,总分9—14分者为轻度心理困扰,总分为15—28分者有重度心理困扰.本文中我们根据分数将其分为无、轻、重度心理困扰.

1.2.2.3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MBU有81个条目,分为中英两种版本.英文版本涉及父母15种教养行为:辱骂、剥夺、惩罚、羞辱、拒绝、过保护,过干涉、宽容、情感、行为取向、归罪、鼓励、偏爱同胞、偏爱被试和非特异性行为.对上述15个分量表进行主因素分析,抽取了四个因素,分别是:因子I是管束、行为取向和归罪行为,因子B是一个维度,一极是情感温暖和鼓励行为,另一极是爱的剥夺和拒绝行为,因子l是偏爱同胞或被试,N是过度保护.而中文版本则对81个条目进行主因素分析案后经因素旋转确定因素数目和条目的归属.父亲教养方式中分析出六个因素,母亲教养方式中分析出五个因素.

1.2.3施测方法

将SCL—90、大学生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及大学生学习压力问卷装订成册,采用团体测验的方法,由同一施测人员施测,下发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要求独立作答,避免外界干扰,填好问卷后当场收回.

1.2.4数据统计

将回收数据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2.1医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状况基本良好,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平均值为8.8108,表明人际关系状况基本良好.但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总的调查人数中,重度人际关系困扰的比例是18.92%,中度人际关系困扰的比例是27.02%,轻度人际关系困扰的比例是54.04%.

2.2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定标准,采用测试结果的总平均分分布情况来确定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医学生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M=23.8,SD=6.94)和抑郁情绪(M=32,SD=10.31),但其他方面仍能保持正常的心理水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综合诊断得分高的人,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也比较高,普遍高于平均水平.

2.3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结果

总的研究显示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基本为常模水平.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得分高的人,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得分较低,父亲的拒绝否认分数较高(M=8.9189,SD=2.29),且严厉程度高(M=17.91,SD=6.01),而母亲则不偏爱被试(M=10.02).

2.4三者之间的关系

2.4.1医学生人际关系与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对人际关系与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父亲情感温暖得分、严厉惩罚、拒绝与否认得分与人际关系相关非常显著,相关值r=0.539(P<0.01),对人际关系与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母亲教育方式与人际关系相关显著,相关值r达到0.412(P<0.01),其中母亲的情感温暖得分、拒绝否认以及惩罚与严厉等相关较高.

2.4.2医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对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的得分之间具有明显的显著性,相关值达到0.447,P〈0.01,其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各个因子之间也具有显著的相关.

2.4.3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2.4.3.1父亲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对父亲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父亲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相关.结果显示:父亲的惩罚严厉会对孩子的躯体化达到r=0.81的影响,同时父亲的拒绝与否认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达到r=0.591的影响.总之,父亲教养方式几乎影响到了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

2.4.3.2母亲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对母亲教养方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表明拒绝否认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达到r=0.545,惩罚严厉与其相关性达到r=0.628,其中,母亲情感温暖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达到r=0.447.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医学生人际关系属于中度人际关系困扰.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的对象是医学生.而医学生的学习压力是一般专业的学生所想像不到的.几乎每天他们都要面临着繁重的课程.早起晚归、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似乎又要重新体验.高中老师所讲的自由美好的大学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存在.所被告知的好好学习、不要挂科等话语无形之中又给他们增加了压力.有限的学校时间奉献于专业,那么同学之间的交流时间就会相应减少.不要挂科似乎成了他们的生活目标.同学或舍友关系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同时还有一个可能原因就是宽容别人的气量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医学生的心理可能会比较细,同学之间无意之中可能会有一点小小的冲突.发生冲突后,同学就会将对方的错误放大,甚至否定了整个人.但如果能够做到大气量,小的冲突就能很容易的得到解决.

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处于良好水平.这与大多数研究稍有不同.以往研究认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不容乐观[17-19].对此,研究者认为可能存在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发生量或质的改变,并在生活中恰如其分的运用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很好地调节自己的不适心理;第二是当今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被试选取的学校就曾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促进学生能够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素质.所以虽然医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但是校园活动的锻炼促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去很好地适应环境,并积极的去改变对自己不利的环境.第三是现在的医学院校越来越注重人文科学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也更加合理,因此在面对考试、就业等压力时,学生能够不断的去调适自己的不适心理.

从本文研究的结果来看,父母普遍能够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孩子,给予孩子温暖和关爱,使得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但还是有些不足的是,如本文所研究,有些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情感温暖得分较低,拒绝否认孩子的言行,认为只是给孩子提供一些物质基础就能达到做父母的要求了.在他们看来,“打是疼、骂是爱”,严厉和惩罚的教育方式相对于温暖的教育方式而言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殊不知那样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这远远不能使孩子达到现代人所要求的素质.如果父母在生活中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赞美和有效地沟通,而不是拒绝和否认孩子的言行,那么我们相信这将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本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是成正相关关系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际关系良好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更高.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6].本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综合诊断得分高的人,其在SCL-90上的得分也比较高.这说明了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具有相关性.人际关系得分高,代表着其与同学老师的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处于这个需要不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代,如果不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与同学产生的一点小的摩擦,又不能够通过沟通的方式去解决,那么可能会造成心理的不适,进而导致焦虑失眠等不良心理的产生.在生活中没有比较要好的朋友,在其遇到一点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或者是自己不能够亲自去解决某些事情时,在这样的时刻,若得不到来自他人的帮助,心理的不适可想而知.总之,若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遇到困难,心理健康状况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

4 结论

4.1父母养育方式与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相关.

4.2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有明显的相关性.

5 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介绍了家庭教养方式与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以后社会各界更加注重家庭教育方式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同时也为如何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培养更加美好的一代提供了基础.

不足的是,一是没有对人际关系所包含的三个因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只是得出了医学生人际状况的基本判断,因此应该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以更深一步的探究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机制,并找到具体的改进医学生人际关系的方法.二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家庭、学校、社会背景等,本文仅是选择其中的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我们应齐心协力继续加强该方面的研究.

〔1〕马建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12):57-59.

〔2〕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1-333.

〔3〕雪晴.应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3,16(6):30-31.

〔4〕汪雪连.父母教养方式与医学生自杀意念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2(11):1226-1228.

〔5〕黄车白,傅振荣.父母教养方式对医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 [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2,3(35):184-188.

〔6〕汪雪连,许能锋,张艺玲.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多维度联系 [J].现代预防医学,2007,15(34):2809-2811.

B844

A

1673-260X(2016)10-0065-03

2016-07-07

本文系郑州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课题名称:医学生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15C01101)

猜你喜欢
教养医学生量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教养方程式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