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研究

2016-04-03 20:15罗苏亚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护理

罗苏亚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医学微免病理教研室,江苏 连云港 222002)

人文关怀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研究

罗苏亚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医学微免病理教研室,江苏 连云港 222002)

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是培养护士以人为中心,关心人、帮助人。人文关怀教育要自始至终贯穿于所有专业教育之中,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国内外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融入护理学生课堂实施关怀教育,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他们对他人关怀需求的敏感性和同理心,同时丰富了教学内涵,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护理;人文关怀;教学

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力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护。它不仅可以为患者提高需要的诊断治疗技术服务,而且可以为患者提供文化方面、情感方面、精神方面服务,达到最终满足患者身心健康的需求。

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包含4个行为层次(接受、反应、表现关怀行为、形成关怀价值观)和5个教学方面(呈现关怀、分享关怀、相互支持、胜任关怀和提高人文关怀成效)。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使得护生的思想得以净化、心态得以稳定、同时能够指导护生的言行举止,故而护生在关怀患者、理解患者、与患者沟通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这样护生满足了不同的患者对身心健康的需求。基于护理人文关怀教育这一特性,可以将人文关怀教育渗透在所有的护理专业教育之中,为医院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的综合素质的护士。

在实施人文关怀教育过程中,教师激发护生内心潜在的对患者的关爱、对患者处境的同情,培养护生对患者需要关怀服务的敏感性和对患者所处疾病状态的同理心等情感至关重要。教师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借助空洞的理论授课方式是很难做到的,故而国内外许多教师竭尽所能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运用在课堂教学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目前,人文关怀教育在基础护理学,妇产护理学,人体解剖学、儿科学、肿瘤教学等多学科中应用。

国外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融入护理学生课堂实施关怀教育,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1 叙事教学法应用于课堂

Shattell等在课堂中把学生组织起来分组,成立研究性小组运用叙事教学法,对患者进行访谈,尽可能详细地了解他们患病的感受和经历,认真记录访谈时的内容;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叙述,对被访谈患者的感受逐一进行认真的分析、解释和讨论,从而深入了解每个被访谈患者的想法和不同感受,找到内在规律,积累有效经验,为患者进一步提供他们所需的关怀和照护。在叙事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及患者都在一个相互平等、合作、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学习环境中,效果很好。Brown等通过另外角度,组织学生采取课堂讲故事、交流看电影感受、每天记日志等多种形式的叙事教育方法,从效果看,叙事教育对学生的关怀品质培养确实非常有效。

2 开展情景剧、创设人文关怀情境,开展模拟教学

Arveklev等认为护生社会实践能力有限,很难做到将人文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故而开展情景剧形式的实践经验学习可使护生的学习得以进一步提高[1]。Kempner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情景剧表演,让每个人来体验及表达人文关怀的真正内涵。Eggenberger等将人文关怀教学模拟框架从简介、相处、汇报等方面进行了构建,程序为:简介,就是在进行设计及模拟临床情境时,让每个学生要在操作之前进行重点介绍,着重于展示患者在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问题;相处,就是要求每个学生将关怀的每个基本要素,例如理解和耐心、诚实和信任、谦虚和希望以及信心等一起融合到模拟护理场景,并能够从以往的经验和人的整体性角度、伦理和审美的角度,认真分析和判断每个患者真正的不同需求;汇报,就是在操作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反思人文关怀的实践,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发现存在的问题,达到促进专业成长的目的。

3 创新人文关怀课程,组织结伴学习活动,增强学习交流机会,提高人文关怀能力

Lee-Hsieh等将组织关怀小组的教学策略渗透在文关怀课程中。关怀小组每组由6~8人组成,在关怀小组里学生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替别人着想从而学会怎么去关心别人。这种师生、生生之间沟通,形成关怀关系。有国外学者研究也得出结论,关怀小组的每位成员可以相互理解,相互了解彼此间的需求,创造一个能相互关爱、坦诚相待的环境,故而提高每个人的关怀能力。Van等在课程研究中以关怀小组为单位,采用比较法对小组实习和单个实习的学生进行关怀能力、判性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小组实习的学生一起实习起到相互带动的学习作用,并且随时可以对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协商,从而小组实习学生在评判性思维和关怀能力等方面优于单个实习的学生。

4 在教学中注重反思,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影响到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关怀力

在对护理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教学时,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关怀榜样作用;要经常与其他教师探讨自己的教学体会并对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要不断提醒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人文关怀时的的态度和行为,予以总结不断地修改直至完善。Lee-Hsieh等将反思教学方法运用在人文关怀课程中,需求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被关怀体验,作为教师经常反思总结自己的关怀榜样作用,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出关于关怀的领悟,日积月累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Beck等运用Meta分析方法总结出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关怀能力的培养最关键。

国内也将很多类似的教学方法混合融入多种课程的护理学生课堂,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4.1 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培养了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在护基的教学中,臧瑞瑞等在“以护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相结合模式授课,在课后将阅读一些医学文学作品、观看一些人文类电影作为拓展延伸,同时推荐听些人文类的音乐、讲座等,分层次、多角度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刘霖等在每次课课前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人文关怀类故事,课后将学生分成关怀小组,开展关怀实践活动,活动后总结出自己的关怀体会;并且教师经常让学生上网查阅关于人文关怀的资料,观看最新的人文类影视作品等方法相结合培养护生人文关怀力,最后得出结论护生人文关怀品质4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4.2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内科护理课堂上,孙曙青等“以学生为中心”为前提,“个性化实验教学”为主导,体验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得学生亲身体验人文关怀,并在课后的课堂评价中增加了对人文关怀能力的这一项目的评价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陈华在儿科护理学中通过课堂教师言传身教,医院见习、实习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提高了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安琪在儿科护理教学及临床实践中实施人文关怀培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激发护生内心的关爱意识,提高了护生的人文素质培养[2]。

4.3 在医学基础课解剖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邓雪华在解剖学教学中通过树立教师人文关怀理念,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生活中,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张黎等将人文关怀教育体现在解剖学的课程整个教学环节中,从而实现了“医德兼修”的教学目的,建立了解剖学专业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5 结 论

通过人文关怀教育在多种学科的教学中以各种方式、各种策略的渗透运用,培养了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增加了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最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学习了人文关怀教育的知识,完成了学会尊敬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体会爱心、关怀、理解、同情和移情的教学目标,提高了护生对病情的观察、疾病的认识、人文关怀的感悟、关怀行为的体验和实施等人文关怀的能力,为护理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文关怀教育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对他人关怀需求的敏感性和同理心,同时丰富了教学内涵,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Arveklev S H,Wigert H,Berg L,et al.The use and application of dramain nursing education-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Nurse EducToday,2015,35(7):12-17.

[2] 安 琪.培养儿科护理教学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措施分析[J].医学人文研究,2015,2(29):79-80.

本文编辑:鲁守琴

R712

A

ISSN.2096-2479.2016.10.023.02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